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原因 違背諾言的代價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lǐng)導(dǎo)的大澤鄉(xiāng)起義,點燃了推翻秦王朝的熊熊烈火,揭開了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的序幕。毛澤東說過:“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nóng)民的階級斗爭、農(nóng)民的起義和農(nóng)民的戰(zhàn)爭,才是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
陳勝、吳廣建立的張楚政權(quán)只存在了六個月,對于他們起義失敗的原因,司馬遷曾做過總結(jié)。毛澤東在讀《史記·陳涉世家》的批注中也指出,陳勝、吳廣有“二誤”:一是違背“茍富貴,無相忘”的諾言,殺死舊時伙伴,導(dǎo)致眾叛親離;二是信用朱房胡武,賞罰失當(dāng),導(dǎo)致諸將不愿為他們效力。
農(nóng)民起義成敗啟示錄
利用扶蘇項燕影響
揭竿而起四方豪杰紛紛響應(yīng)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吳廣,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秦政府征發(fā)閭左900名貧苦壯丁去漁陽(今北京密云西南)守邊,陳勝、吳廣也在這支戍卒隊伍中,并被任命為屯長。
這支隊伍在途經(jīng)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時遇到大雨,道路不通,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秦法規(guī)定:“失期當(dāng)斬”,這900戍卒面臨著死刑的威脅。陳勝、吳廣私下商量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說:“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眳菑V同意陳勝的看法,但兩人還有些猶豫,便找人卜了一卦,卜卦者猜出他們的心思,說:“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聽了很高興,又暗自琢磨“卜之鬼”是什么意思,后來恍然大悟:“此教我先威眾耳。”
于是他們在帛上書寫“陳勝王”三個紅字,置魚腹中,戍卒買魚得書,傳為怪異。陳勝又讓吳廣夜里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里,點起篝火,裝狐貍聲呼叫:“大楚興,陳勝王?!笔鋫兌急粐樀妹倾と?。第二天早上,戍卒們交頭接耳,談?wù)撟蛞拱l(fā)生的怪事,對陳勝指指點點,另眼相看。
眼看著起義的時機已成熟,陳勝、吳廣決定先除掉押送他們的將尉?!皡菑V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他在將尉喝醉時故意激怒將尉,讓他打自己,以便挑起士卒的義憤,那將尉果然中了圈套,拿起軍棍就打吳廣,還拔劍威脅他,吳廣一躍而起,奪劍殺了那個將尉,陳勝在一旁幫忙,把另一將尉也殺了。緊接著,他們把戍卒們召集起來,號召大家反抗暴秦,在大澤鄉(xiāng)舉起了“伐無道,誅暴秦”的旗幟。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率領(lǐng)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xiāng),接著攻下蘄縣,分兵東進,主力則向西進攻,連下今豫東、皖北數(shù)縣,當(dāng)他們推進到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是一支數(shù)萬人的聲勢浩大的隊伍了。由于陳勝、吳廣打著扶蘇和項燕的旗號,四方豪杰紛紛響應(yīng),許多郡縣的農(nóng)民殺掉長吏,投入起義軍,特別是舊楚國境內(nèi),“數(shù)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shù)”。
不聽張耳陳余忠言
過早稱王力量孤單內(nèi)部分裂
起義軍占領(lǐng)陳縣后,陳勝召集陳縣的父老豪杰商量,眾父老豪杰都說:“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之社稷,功宜為王”。此時在社會上頗有名望的游士張耳、陳余也來到陳縣,陳勝征求他們的意見。
張耳、陳余說:“愿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后,自為樹黨,為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強,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jù)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yè)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钡悇偌庇诜Q王,不聽張耳、陳余的意見,自立為“張楚王”,兵分三路伐秦。一路由“假王”吳廣率領(lǐng),西擊滎陽;一路由武臣、張耳、陳余率領(lǐng),北進趙地;一路由周市率領(lǐng),攻打魏地。
結(jié)果吳廣軍在滎陽被阻,李斯之子李由堅守滎陽,吳廣久攻不下,陳勝又加派周文率軍西擊秦。周文軍很快發(fā)展到車千乘,卒數(shù)十萬人,長驅(qū)至關(guān)中的戲(今陜西臨潼境內(nèi)),直逼秦都城咸陽。秦二世慌了,征發(fā)修驪山陵墓的刑徒為兵,命少府章邯率兵應(yīng)戰(zhàn),大破周文數(shù)十萬大軍,周文自殺。
武臣很快就占領(lǐng)了舊趙都城邯鄲,張耳、陳余埋怨陳勝不采納他們的意見,又不封他們?yōu)閷④?,只封他們?yōu)樾N?,勸武臣自立為趙王。陳勝大怒,欲誅武臣等人家室,這時上柱國房君勸說道:“秦未亡而誅趙王將相家屬,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标悇僦缓妹銖娪枰猿姓J(rèn),并命武臣率兵支援周文。但武臣抗命不救周文,導(dǎo)致周文孤立無援,被秦軍打敗。武臣又派韓廣掠取燕地,韓廣在燕地貴族的慫恿下,也自立為燕王。
周市進軍到舊魏和舊齊境內(nèi),到達狄縣后,狄人田儋殺了狄縣令,自立為齊王,率軍反擊周市。周市在魏地立魏舊貴族魏咎為魏王,自為魏丞相。由于武臣等人稱王后各打各的算盤,起義軍內(nèi)部不和,形成分裂局面。
章邯見起義軍力量分散,趁機各個擊破,在打敗周文后,又東擊滎陽。秦軍未到,攻打滎陽的起義軍已發(fā)生內(nèi)亂,因吳廣驕傲自滿,又不懂軍事,被部將田臧殺死。隨后,田臧率領(lǐng)精兵迎擊章邯,結(jié)果一戰(zhàn)敗死。章邯隨后進攻陳縣,起義軍屢戰(zhàn)屢敗。陳勝退到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被其車夫莊賈殺害。陳勝死后,埋在碭縣,被后人謚為隱王。
吸取陳勝吳廣教訓(xùn)
項梁從民望立楚懷王孫為王
陳勝建立的張楚政權(quán)雖然只存在了六個月,但他點燃的反抗暴秦的熊熊烈火不但沒有熄滅,而且越燒越旺。舊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項梁侄子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反秦,不久項梁率領(lǐng)八千子弟渡江北上,連戰(zhàn)獲勝,隊伍迅速擴大到六七萬人。在沛縣當(dāng)亭長的劉邦率領(lǐng)刑徒襲擊沛令起事,后歸入項梁軍中。
陳勝被殺的消息傳來后,項梁召集諸將商量反秦對策。年已70的老者范增對項梁說:“陳勝敗,固當(dāng)。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耜悇偈资?,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南,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fù)立楚之后也。”于是項梁順從民意,立楚懷王之孫為楚王,自號為武信君,繼續(xù)與秦軍戰(zhàn)斗。
后來,項梁在定陶敗死,章邯率秦軍渡河擊趙,和秦將王離率領(lǐng)的大軍包圍了由張耳和趙王駐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鄉(xiāng))。楚王派上將軍宋義、次將項羽救趙,派劉邦收陳勝、項梁散卒西進關(guān)中伐秦。
宋義北至安陽,見秦軍兵強,逗留不進,項羽殺宋義,引兵渡河,破釜沉舟,每人只帶三天的糧食,與秦軍決戰(zhàn),結(jié)果九戰(zhàn)九勝,大破秦軍,解了巨鹿之圍。項羽威名大振,被推為諸侯上將軍。不久,章邯怕被趙高陷害,率二十萬秦軍向項羽投降。
在秦軍主力與項羽決戰(zhàn)之際,乘虛西進的劉邦迂回進入武關(guān),到達咸陽附近的霸上。此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不敢稱帝,稱秦王,在公元前207年十月向劉邦投降,秦王朝的統(tǒng)治終于被推翻。五年后,劉邦打敗項羽,統(tǒng)一中國,稱帝建立大漢王朝。
對陳勝這位反秦的先驅(qū)者,劉邦始終念念不忘,他即位后專門派三十戶人家為陳勝守墓。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為陳勝立傳,并把《陳涉世家》列在《孔子世家》之后、漢初諸世家之前,以表達對陳勝歷史功績的充分肯定。
陳勝失誤一:
妄殺故人 不敬妻父
陳勝、吳廣建立的張楚政權(quán)為何只存在了六個月?司馬遷在《陳涉世家》中曾做過總結(jié)。毛澤東在讀《陳涉世家》的批注中,也指出陳勝、吳廣有“二誤”。
陳勝的“一誤”是違背了“茍富貴,無相忘”的諾言,把舊時的伙伴殺了。《陳涉世家》記載,當(dāng)陳勝起義前還是一個雇農(nóng)時,有一次對伙伴們說:“茍富貴,無相忘”。到了他稱王建都陳縣的時候,一位以前和他一起干農(nóng)活的伙伴聞訊前來找他,這個人來到陳勝的宮殿前,拍門大叫:“我要見陳涉!”守門的值勤官要把他綁起來,這個人說自己是陳涉的好朋友,值勤官才饒了他,但不給他通報。這時陳勝正好出來了,于是這個人攔著車子大聲呼叫陳涉。陳勝聽見叫聲,便停車召見他,并一起回到宮里,以故人之禮接待了他。這個人因而得以經(jīng)常出入宮中,他說話口沒遮攔,有時說一些陳勝為雇農(nóng)時的貧困往事。有人對陳勝說:“您的那位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您的威嚴(yán)?!标悇俾犃舜笈?,下令把他殺了。陳勝其他的老熟人見情況不妙,都悄悄地走了,從此沒有熟人敢親近陳勝。
陳勝對不起老朋友,對親戚也不敬。其妻之父來見他的時候,他以一般賓客的禮儀對待他,見面時“長揖不拜”。其妻之父怒道:“怙亂僭號,而傲長者,不能久矣!”憤而不辭而去。
陳勝失誤二:
偏信朱胡 賞罰失當(dāng)
陳勝的“二誤”是信用奸佞,賞罰不當(dāng)。陳勝稱王后,任用朱房為掌管人事的官員,任用胡武為糾察群下過失的官員。朱房和胡武作威作福,對在外面作戰(zhàn)的將領(lǐng),凡不順從他們命令的,隨意治罪;對他們不喜歡的人,未經(jīng)司法部門審理便擅自作出處罰。而陳勝對這兩個人十分信任,即使有將領(lǐng)提出申訴,他也不理。
眾將領(lǐng)拼命為他攻城掠地,結(jié)果“多以讒毀得罪誅”。在陳勝未稱王時,葛嬰率兵進攻蘄縣以東地區(qū),至東城時立襄強為楚王。葛嬰后來聽說陳勝已自立為王,便把襄強殺了。當(dāng)他回陳縣匯報時,陳勝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殺了。張耳、陳余也擔(dān)心有功被殺,才慫恿武臣自立為趙王。
司馬遷說,因陳勝信用朱房胡武,“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p>
歷史評價
陳勝名言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涉世家》記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勝名言二: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大澤鄉(xiāng)起義時,陳勝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他對900名戍卒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