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貨幣介紹 五代十國錢幣種類及價值
2016-12-13 13:46: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唐朝末年,籓鎮(zhèn)之禍、宦官之亂、黃巢起義、朋黨之爭讓強大的唐帝國終于崩潰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國,是中國繼春秋戰(zhàn)國、三國、南北朝之后的
唐朝末年,籓鎮(zhèn)之禍、宦官之亂、黃巢起義、朋黨之爭讓強大的唐帝國終于崩潰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國,是中國繼春秋戰(zhàn)國、三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據(jù)時期。在五代十國這段較為特殊的歷史時期里,幾乎每一個曾經(jīng)獨立過的政權(quán)都發(fā)行過自己的貨幣。五代十國的錢幣種類極多,但流存下來的非常少。
比如后梁開平年間鑄“開平通寶”大錢和“開平元寶”,后唐有“天成元寶”,后晉有“天福元寶”,后漢“漢元通寶”,等等。
而“應圣元寶”是當時的北燕鑄造的錢幣。五代十國時期的貨幣,總結(jié)起來有兩大特點:一是大額錢幣盛行。唐朝除了在短期內(nèi)發(fā)行過大額錢幣外,一直使用的都是小平錢。
而五代十國的錢幣多為當十、當百或是當千的大錢。二是這個時期的鑄幣大部分采用的是“鐵”這種最為普通的金屬,因此鐵錢的流通量比較大,同時這個時期鑄幣的質(zhì)量也不是很高。
由于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quán)更替極為頻繁,每個政權(quán)的存在時間都很短,因此這個時期的很多錢幣都傳世極少,成為錢幣界的珍品。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在建立了“北燕”之后,開始大量鑄錢。劉守光在應天元年鑄造了“應天元寶”、“應圣元寶”等流通錢幣。其中“應天元寶”背萬、“應圣元寶”背拾或是背百,這兩種都是大錢,字體為楷書,傳世極少,是極為珍稀的古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