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熱衷于剖腹自殺?真相讓人震驚
大家在影視劇里一定見過日本人剖腹自殺的片段吧?有人可能認(rèn)為那不是真的,是電視劇胡編亂造的。那么今天阿斌就為大家揭秘剖腹自殺的真正面目。
被俘可恥,戰(zhàn)死光榮
對于日本人來說,戰(zhàn)爭中投降是十分可恥的,戰(zhàn)爭中即使軍人受傷或者失去知覺被俘虜,他將來活著回到日本,也沒辦法做人,對親人朋友來說,他已經(jīng)是一具尸體。
正是因為這樣,日本的自殺率出奇的高,一旦戰(zhàn)敗,有的士兵扣動扳機(jī),用子彈打穿自己的腦袋;有的會拉響手榴彈,把自己炸的血肉橫飛。但對于他們來說,最體面最為人稱道的死法,就是剖腹自殺。
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最早的剖腹,是永祚元年(公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后用刀尖挑出內(nèi)臟扔向官軍。
剖腹在日本的盛行,是從鐮倉幕府時期開始的,大部分是因為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也有的是因恥于被俘而剖腹。
那么武士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種殘忍而痛苦的方式呢?
現(xiàn)在普遍認(rèn)為,古時候的許多國家和民族都認(rèn)為人的靈魂是在肚腹中的;因此,在有必要展示自己的靈魂,表示自己對國家的忠心時,武士會采取剖腹的方式以示眾人。
有正規(guī)的儀式和方法
切腹也是十分講究的。切腹的人叫做“切腹人”,旁邊還有一個助手負(fù)責(zé)在其最痛苦的時候降其斬首,叫做“介錯人”(介錯人一般是切腹人的親友)。
剖腹一般有三種方式:其一,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成為十字形,達(dá)到心臟。其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的咽喉。其三,腹部橫切一刀后,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
而且,切腹人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忍住痛苦不能出聲,他們要保持清晰的意識,按照儀式自殺。
臨死時,他們還要做到三點:第一,只要身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果仰面朝天,就算失儀;第二,腹上的刀痕不許皺折;第三,自殺用的武器必須放置妥當(dāng),不能任其散亂。
剖腹自殺大概就是如此了,有沒有被日本人的殘忍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