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嘉慶帝神秘死亡 天譴還是謀殺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為了不讓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圣祖康熙帝,于是乾隆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颙琰,也就是嘉慶皇帝。嘉慶在眾皇子中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而且非常的忠厚老實,雍正皇帝在位期間,乾隆初年的時候就想要立嫡長子永璉為繼承人
但是永璉很快夭折,此后乾隆又想立皇后后來生的七子永琮作為儲君,誰知道乾隆將傳位永琮的詔書放到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沒過多久兩歲的永琮也夭折,此次兩次皇帝再也不敢將傳位詔書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了,在乾隆暮年之際,他就開始考慮傳位的問題,但是現(xiàn)在皇子們也有的已經(jīng)年紀很大,有的已經(jīng)先他而去,有的則是無心做皇帝,無奈之下,乾隆只得口頭傳位于嘉慶這位年輕的皇子,而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其實大清王朝到了乾隆后期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走向了衰敗,而且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也出現(xiàn),入不敷出,政治腐敗,在嘉慶上位之后一直想挽救日漸衰落的大清王朝,特別是在嘉慶四年的時候。
嘉慶親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了天下第一大貪官和珅,他從和珅的家里抄出了32000多兩黃金,地窖里面的200余萬兩白銀,1266頃土地,1001間房產(chǎn)以及金銀珠寶共計8億多兩,是當時清政府財政收入的十幾倍,嘉慶在賜死了和珅以后,和珅的全部家當充入國庫,但是這樣并沒有彌補當時清政府在制度上的漏洞,大清王朝也日漸出現(xiàn)了官僚制度上的弊端。不堪壓迫了老百姓揭竿而起,嘉慶帝也兩次被刺殺,在嘉慶八年,嘉慶帝在圓明園回宮的路上,一名男子出來行刺,被制服。行刺者是京師中的一名廚子,經(jīng)過了三堂會審,嘉慶帝寬仁將其凌遲處死。
還有一次遇刺是在嘉慶十八年,嘉慶皇帝在圍場狩獵,有一支天理教農(nóng)民起義軍,伺機想要攻占皇宮,推翻清政府,但是后來被皇次子旻寧攻了出去,而嘉慶帝隨后前往天壇,地壇祭拜祈福。嘉慶帝一生沒有什么大的作為,直到在嘉慶二十五年的時候
已經(jīng)六十一歲的嘉慶,從圓明園起駕,打算到承德避暑山莊的圍場進行狩獵,皇次子旻寧,皇四子瑞親王等護駕前往,人馬行了七天,因為天氣炎熱,加上一路奔波,嘉慶皇帝沒多久就病倒了,后來竟然不能說話了,太醫(yī)們沒有見過如此怪病,所有人束手無策之際,一天晚上時分,電閃雷鳴之際,嘉慶皇帝忽然死于煙波殿的龍床上,享年六十一歲。嘉慶皇帝的死非常的突然,以至于連棺材都沒有預備,隨后大臣將北京宮中的壽棺連夜運往承德。因為當時正大光明牌匾后沒有盛有御制的小盒子,而嘉慶皇帝身邊也沒有傳位的旨意,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二皇子旻寧登基為皇。
對于嘉慶皇帝的死因,因為公布的不及時,導致外界有很多的爭議,官方記載說是因為病而死,但是后人根據(jù)嘉慶皇帝臨死之前的狀況進行推測,嘉慶皇帝的突然辭世很有可能是年高體衰,加上七月天氣炎熱,導致了心腦血管疾病。而一些皇室后人的后傳,嘉慶皇帝是造雷劈,當場身亡。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嘉慶皇帝斷袖小太監(jiān),在山上尋歡,大雨而至,雷電交加,嘉慶當場身亡。不過這也只是一些傳說,在宮廷政史上沒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