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聯(lián)金滅遼為什么竟然把自己也給滅了呢?
北宋末年,女真部落強勢崛起,不斷進攻遼國,讓遼國在軍事上節(jié)節(jié)敗退,喪失了大片土地。最初北宋并沒有參與進去,北宋和遼國的關系一直很友好,但后來,北宋卻和金國聯(lián)合起來,滅掉遼國。不過,在滅掉遼國的同時,也把自己推到了絕路上,發(fā)生了靖康之難,金兵俘獲欽徽二帝,占去宋朝的半壁江山。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實,北宋挑起和遼國的戰(zhàn)爭,純屬個人原因。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童貫為副使,出使遼國。
童貫在北宋朝廷是一個叱咤風云的人物,他擔任樞密使,剛和西夏打了一仗,略有小勝,收復了一些失地。同時由于深受徽宗寵信,地位非常高。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他算得上是絕無僅有的宦官,實現(xiàn)了幾個最——
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外國的宦官……
不過,雖然國內一言九鼎,地位很高,但是,他改不了作為宦官的身份,到遼國后,立刻遭到遼國君臣的嘲笑說:你們怎么派個一個太監(jiān)來呢?難道南朝就這么缺人才呀?
童貫受了嘲笑,當時雖然只能唯唯諾諾,但是這口惡氣他如何能消!回國后,他便對徽宗說,燕云十六州的人如何懷念祖國,讓徽宗出兵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同時,他把燕人馬植引薦給徽宗,向徽宗獻上“聯(lián)金滅遼”之策。
收復燕云十六州,這可以說是北宋君臣的“百年夢想”。宋太祖沒實現(xiàn),宋太宗試圖收復,卻打了敗仗,自己也差點被打死,宋真宗被逼和遼國簽訂“城下之盟”,被迫花錢買平安??梢哉f,自從雍熙北伐失敗后,這個夢想就變成了癡人說夢,再也沒人敢再提起。
對西夏用兵上的小勝,讓徽宗自大起來,一種想建功立業(yè),超過祖先的雄心壯志在他心中蓬勃升起。所以一聽童貫的鼓動與馬植的獻策,立馬沖動起來,賜馬植國姓“趙”,改名“良嗣”,派人與金國聯(lián)系,商討聯(lián)合伐遼的事宜。
不過,雄心雖在,表現(xiàn)卻很糟糕。先是在談結盟條件的時候,一天到晚只顧吃喝玩樂的徽宗根本沒做細致的思考,他寫給金國的信中只提到收回燕京及所轄州郡,而不是收回燕云十六州。當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錯誤,去信修改的時候,金國態(tài)度十分強硬,堅決不同意。這為后來兩國交惡埋下隱患。
實際上,金國原本也沒打算和北宋結盟。因為這時候,他們已經(jīng)拿下遼國都城,遼天祚帝逃入夾山,耶律淳被擁立為天錫皇帝,支撐著殘局。金國只要再鼓一把勁,就可把遼國拿下來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垂死的遼國,北宋在和他們的戰(zhàn)爭中還屢戰(zhàn)屢敗,兩次攻打燕京都以死傷慘重結束,最后連燕京也是金人拿下來的。
宋軍之所以會失敗,根本的原因是宋遼邊境地區(qū)百年不識兵戈,軍紀嚴重松弛,防御工事破敗不堪,而武將也沒有什么能人,再加上童貫獨斷專行,又不懂軍事,瞎指揮。再一點,童貫給徽宗說的,燕云十六州的老百姓如何思念故國仰望朝廷,其實這樣的話完全是白瞎。這里的老百姓,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及遼的漢化統(tǒng)治,早已和當?shù)厝巳跒橐惑w。他們對“王師”挑起戰(zhàn)爭不是簞食壺漿歡迎,而是憎惡,是對戰(zhàn)火破壞自己家園的仇視。
既不會打仗,又沒有群眾基礎,戰(zhàn)爭還能打贏嗎?
這場戰(zhàn)爭,北宋不但一點好處沒撈到,還把熙豐變法以來所積攢的那些財富消耗殆盡。更可怕的是,軍事上的腐敗,讓他們過早地把自己的軍事實力暴露在金人面前。金國在滅亡遼國后,毫不猶豫順勢南下,把北宋也滅了。如此場景,讓咱們依稀想起宋太宗滅北漢后,也想順勢收復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同樣是順勢,其差別之巨,真讓人感嘆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