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的一生 歷史上的劉恒是怎么死的
我們都認識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他有一個妃子叫薄姬,薄姬被劉邦寵幸了一晚便懷上了劉恒,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子,歷史上稱之為漢文帝。那么,他有著怎樣的一生?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漢文帝劉恒的一生
先來說說漢文帝劉恒是怎么來的。話說她的母親薄姬身為劉邦的姬妾,沒有戚夫人那樣的美貌,也沒有呂后那樣的心計,自然不得寵。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邦憐憫薄姬,寵幸了她一晚,沒想到,就這一晚,薄姬懷上了劉邦的第四子,也就是劉恒。但是自從那晚以后,劉邦似乎就把薄姬忘得一干二凈,再也沒有寵幸過薄姬,所以后人都說薄姬生來就有上天賦予的任務(wù)——生天子。
前196年,劉邦平定了陳豨的叛亂,就立了8歲的劉恒為代王,蜀地晉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境內(nèi)。任代王期間,其母薄姬也離開皇宮一同前往,薄姬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撫育兒子的大任中。劉邦死后,呂后掌權(quán),開始陷害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而薄姬母子因為遠離京都,就躲過了一劫。
呂后死后,呂氏勢力欲發(fā)動政變,奪取皇位。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一起消滅了呂氏勢力,然后大臣們商議誰來繼承皇位。最后,大臣都覺得寬厚仁慈的代王較為合適,所以就派使者去晉陽接劉恒登基。劉恒一開始見到使者,反而起了疑心,他是部下也覺得這是個陰謀。
但是想了想,還是向長安進發(fā)了。一路上,劉恒小心翼翼,深怕中計,三番五次派人去長安探聽虛實,最后,忠于在眾大臣的擁戴下順利的登上了皇位。
在漢文帝之前,高祖、惠帝和呂后都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而文帝即位后,做了進一步的拓展,如輕徭薄賦,讓百姓能在前面的幾次戰(zhàn)爭中緩口氣,從而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的“文景之治”。
漢文帝非常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賞賜農(nóng)民,鼓勵農(nóng)民積極生產(chǎn),還開放了原來國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山林的開發(fā)和鹽鐵業(yè)的發(fā)展。不僅如此,文帝也對刑法做了改革,從而使得獄事簡省,百姓所受的壓迫大大減輕。
文帝為了減輕軍隊的負擔(dān),對邊境少數(shù)民族也采取不輕易動兵的態(tài)度,還與匈奴定下了和親之約,盡力維持邊境穩(wěn)定,以免煩擾百姓。
據(jù)《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由于國內(nèi)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災(zāi),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大倉里的糧食由于陳陳相因,致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糧倉有余財,京師的錢財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边@里描述的就是文景之治,這都和文帝個人的勵精圖治和他“修養(yǎng)生息”的政策密不可分,讓文景之治成為了當(dāng)時社會的盛世。
歷史上的劉恒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157年6月,劉恒病重,自知將不久于人世,就召見了太子劉啟:“周勃之子周亞夫在緊要關(guān)頭可以作為依靠,日后如果發(fā)生變亂,你盡可放手,讓他統(tǒng)帥軍隊?!睆浟糁H,不忘為子留下錦囊妙計,鞏固兒子的地位。
過了不久,劉恒就病死于未央宮,享年只有46歲,葬于霸陵。文帝還跟其他皇帝不一樣,不講究派頭和排場,他在臨終前公布遺詔:“死者天地之理”,不必過哀,不許“厚葬”,不許動用車馬和陳列兵器,治喪期盡量縮短;治喪期間,不得禁止百姓結(jié)婚、祭祀、飲酒和吃肉。
這樣的思想,這樣的政績,得到了史學(xué)家的贊譽,稱之為漢朝事情最出色的皇帝之一,而且,他也得到了“盜賊”的尊重,西漢漠南的時候,赤眉軍攻入了長安,當(dāng)時西漢的皇陵大多遭到了破壞,可是奇怪的是,只有文帝的霸陵得到了保護??梢姰?dāng)時文帝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