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是個怎樣的人 桀驁不馴也是溫情之人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jìn)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yuǎn)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功勞很多而且桀驁不馴,這是很多人熟知的他。但他的另一面——他也是個溫情之人。
小編跟大家解讀下這兩方面的年羹堯分別是怎么樣的:
自幼桀驁不馴
年羹堯七八歲時,其父出任湖北巡撫,年羹堯便隨父到了武昌。一天,父親出門了,年羹堯突然心血來潮,要乘船去游黃鶴樓。而這時刮起了大風(fēng),江中浪涌如山。家人百般阻攔,他就是不聽。家人無奈,只得帶著他乘著小船,破浪而行。船在江中顛簸傾側(cè),好幾次差一點翻掉。到了黃鶴樓后,年羹堯左顧右盼,甚為自得。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風(fēng)卻刮得更大了,年羹堯竟命令渡江回去。家人們知道無法勸阻這個犟脾氣的小主人,只得冒險而回。
有人問他為什么一定要冒生命的危險去玩耍,年羹堯回答:“我如果有無窮之后福,則必有上天保佑,有驚而無險;如果沒有什么后福,何不就此葬身于魚腹,以了結(jié)此生呢?
看重同年情誼
成為朝廷重臣之后,年羹堯驕橫跋扈,目無朝貴,傲視公侯,卻很看重同年之誼。
雍正元年(1723年),年羹堯平定青海后返回北京時,身穿黃馬褂,足跨紫騮馬,徑直馳向城門。王公大臣們都恭恭敬敬地在郊外跪拜迎接,年羹堯卻看也不看一眼。唯獨大臣史貽直長揖而不拜。年羹堯一見大驚,連忙翻身下馬,握著他的手說:“這不是我的同年嗎?”原來他倆都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進(jìn)士的。年羹堯又親手將史貽直扶上馬,二人并轡進(jìn)入彰儀門。
為愛妾安排后路
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將軍,不久又被罰去看守杭州的涌金門。老百姓中無論砍柴的、賣菜的,進(jìn)城出城時,都遠(yuǎn)遠(yuǎn)地避開,寧愿多繞遠(yuǎn)路,也不敢從涌金門出入,互相告誡“年大將軍坐在那兒呢”!可見他余威尚在。唯獨有個老秀才,每天一早一晚都從涌金門出入,而且每次見到年羹堯時,都拱手作揖,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一天,年羹堯?qū)⒗闲悴艈局辽磉?,說:“我犯了重罪,必然沒有活路了。我看先生頗為忠厚,有一愛妾想托付給先生?!崩闲悴胚B忙推辭,年羹堯卻一再懇請。秀才道:“我家一貧如洗,只怕不能養(yǎng)活夫人,所以不敢接受啊。”年羹堯卻說:“這個你不必?fù)?dān)憂,我明天就叫她到你家去?!崩闲悴呸植贿^他,只得依允。
第二天晚上,果然有人將一乘便轎抬到了老秀才家門前。美貌的年妾從轎中出來,隨身只帶了一張有兩個抽屜的書桌,其他則一無所有。老秀才深恨自己沒有能力供養(yǎng)她,年妾卻于半夜時分悄悄地安慰他:“你不必?fù)?dān)憂,我的抽屜里都是金玉珠寶。
后來,老秀才將這些金玉珠寶陸續(xù)變賣,建起房屋,買了田地,和年妾過上了安穩(wěn)的土豪生活。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