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明朝“奪門之變”為何會輕易成功?疑點重重

        2017-05-11 21:40:2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奪門之變表面上雖沒有武門之變來的那樣兇殘,但其爭斗激烈程度也不遜于午門之變。明代宗在極短時間內(nèi)登上皇位,逼得英宗妻兒退居冷宮并廢英

        奪門之變表面上雖沒有武門之變來的那樣兇殘,但其爭斗激烈程度也不遜于午門之變。明代宗在極短時間內(nèi)登上皇位,逼得英宗妻兒退居冷宮并廢英宗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位。明朝景泰三年,明代宗朱祁鈺在接回因“土木之變”中被瓦剌俘虜?shù)拿饔⒆谥炱铈?zhèn)之后,將英宗的皇太子朱見深貶為沂王,以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代為東宮皇儲,引起朝中大臣紛議。不料不足一年,朱見濟病逝,大臣們因此多番要求重立朱見深為皇儲,但屢次遭到代宗拒絕。

        景泰八年正月,代宗突然病重,皇儲問題再次被提上議程。據(jù)《明史記事本末》記載,這年正月十六日,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會同群臣商議,決定聯(lián)名上奏請復立朱見深為太子。定議之后眾臣見天色已晚,決議次日清晨代宗臨朝之時,再遞交奏疏。不料這一夜風云突變,形勢的發(fā)展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暮色降臨后,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會合都督張軏、太監(jiān)曹吉祥、御史楊善以及老將王驥等趁夜色率領大隊京營兵向皇城進發(fā)。四更時分,石亨因職取到鑰匙打開長安門,張軏借口抵御瓦剌保護皇城騙過城門守軍,順利率領部眾進入皇城。

        ▲明代宗朱祁鈺(1428年—1457年),漢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朱祁鈺在位八年間,知人善任,啟用于謙等正直之人,使得江山社稷轉(zhuǎn)危為安,可謂英明之主。

        此時烏云密布,夜色驟濃,伸手不見五指,眾人驚慌,徐有貞以精通天象之名安撫眾人大事必濟。石亨等人安下心來,趁夜黑順利抵達明英宗居住的南宮,士眾用巨木撞擊宮門,宮墻震坍后將驚慌失措的明英宗架起直奔大內(nèi)。

        此時烏云散盡,月明星稀,又順利迎取英宗,士氣大漲,眾人順利簇擁著英宗從東華門進入到舉行君臣朝會的奉天門。一路上守門士兵、殿內(nèi)武士因見英宗逃出南宮,驚慌失措而不敢阻攔,英宗就這樣兵不血刃的再次登上奉天殿寶座。隨即“鳴鐘鼓、啟諸門”,召群臣覲見時,百官見龍椅上竟是英宗,驚慌失措之余也只能跪倒參拜。

        明英宗復位之后,便大肆封賞石亨、徐有貞等擁戴之人,將在病中的代宗廢為郕王,逮捕處死時任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并貶斥代宗朝于謙提拔和迎合代宗之意的文武褚臣,政變到此取得完全勝利,史稱“奪門之變”。

        疑點重重

        此次政變過分容易,改朝換代這等大事竟無死傷流血,而且政變原因史書上僅僅一筆帶過,但細細深究有眾多疑點有待深究。

        其一是主謀石亨為何要發(fā)動政變?代宗對其一直恩寵有加,甚至在病重時讓其代為祭祀,石亨寵渥優(yōu)待到如此地步竟背叛代宗,同時起事如此草率為何能一舉成功?

        其二是明英宗喪師被俘,國體顏面盡失,能安全返京已屬僥幸,再登寶殿幾無可能,為何在政變之后幾無一人反對,奇怪的是根本無人替代宗反擊,就連于謙等代宗重臣都是跪倒參拜?

        其三也是最令人詫異的是于謙自“土木堡之變”后聲望隆重,深得代宗信任,此后執(zhí)掌兵部八年,六部之事均有介入,爪牙四布,為何在政變前后謀策之時毫無知覺?

        石亨蓄謀政變還得從保衛(wèi)京師說起。土木堡之變后,當時的郕王在群臣簇擁下登基,以主戰(zhàn)派兵部尚書于謙為首,整頓吏治,籌調(diào)軍備,將國家機器調(diào)動起來。將二十萬余二線入衛(wèi)布防軍交由石亨等八位將軍指揮,列陣于京城九門外于也先激戰(zhàn)。在擊退瓦剌迎回英宗后,石亨因功大被封為武清侯,后又奉詔佩鎮(zhèn)朔大將軍印,加封太師,浩然已成武將之首。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zhèn)(1427—1464),漢族,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同樣經(jīng)此一役,于謙的聲望達到頂點,力保代宗上位而得到全權信任,甚至代宗想提拔某人都會私下詢問他的意見。于謙此時雖僅為兵部尚書,可常介入六部之事,內(nèi)外兵事政務幾乎均出于一手,事實上已經(jīng)形同宰相。但于謙此人性情剛烈,重節(jié)輕利而又依靠代宗信任,朝中諸官都受其壓制不敢有私心。石亨雖為武將之首,也受代宗信賴,但始終處于于謙之下,受到于謙節(jié)制。

        德勝門一戰(zhàn)擊敗瓦剌后,石亨得到世襲侯爵后,因知自己功不如于謙而內(nèi)心有愧,便上書推薦于謙之子。石亨本想投桃報李,熟料于謙不近人情,不僅僅全部推辭還在代宗面前數(shù)落了他一番,此舉令石亨極其憤怒。

        景泰三年十二月,于謙主持選京師三大營十萬人編為五團營,后又再增兵五萬,合稱十團營。之前三大營由石亨主掌,獨立于兵部之外,改為團營后雖仍以其為提督,可是團營已屬兵部掌控,石亨就必須得受到于謙的節(jié)制。

        因此石亨雖受代宗感激和信任,但這些都是排在于謙之后,而于謙作為上司過于剛直嚴苛,石亨處處受壓對于謙是又恨又怕。但于謙深受代宗信賴,御史言官多次彈劾都被代宗壓下。

        就連在“奪門之變”后代宗問左右是否是于謙起事,因為滿朝文武之中有權有能力發(fā)動政變的只有于謙,所以石亨想在代宗朝躋身于謙之上,擁有更大的政治權力已是不可能。

        景泰八年,代宗出巡郊外,病重不起,由石亨代為祭祀。石亨見狀覺得時機已到,便聯(lián)合都督張軏、太監(jiān)曹吉祥、御史徐有貞等密謀迎立英宗,并將此事告之孫太后。這些人都與于謙有過節(jié),主謀徐有貞此前因提議南遷被于謙駁斥而臉面盡失,隨后又求于謙提拔但被代宗壓下,因此對于謙最為仇恨。

        都督張軏、太監(jiān)曹吉祥以及已經(jīng)賦閑在家的老將王驥等都與于謙在工作上有過節(jié)受到壓制,妄圖借此良機爭取更大的政治權力,因此都積極投入到英宗復辟之中來,王驥七十余歲還親自率領子孫跟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