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黃巢起義是唐末時期的一場農民自發(fā)組織的起義運動,當時唐朝已經漸漸走到了尾期,而那時候朝政混亂民不聊生,其實那時候發(fā)生了不少次農民起義,然而其中影響范圍最為深遠、經歷時間最長、遍布范圍最為廣闊的還是要說黃巢起義。黃巢起義是唐末時期的起義運動,那么黃巢起義時間是什么時候呢?
其實黃巢起義時間是在公元878年到宮院884年之間發(fā)生的,歷經了六年時間才最終得以結束,從這個黃巢起義時間可以看出這次運動是發(fā)生在王仙芝領導的起義運動之后的,所以很多人也將這次事件歸納為王仙芝的后續(xù),黃巢起義經歷了如此長的時間,范圍波及到了唐朝的大半個江山,雖然說最終并沒有取得成功,可是卻還是讓唐朝末期的國力大大減退。
另外在黃巢起義時間前后也發(fā)生過許多次的戰(zhàn)爭,只不過這些起義活動都不如黃巢起義更為厲害和著名而已。從七世紀開始一直到十四世紀,這么長的時期之內農民起義活動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但是從規(guī)模來說只有唐朝末期的起義活動更具規(guī)模,而黃巢起義時間處在這個時期之間,算是影響范圍最為深遠的起義。從黃巢起義時間開始直到884年結束,中間經過了六年,農民組織的軍隊在黃巢的帶領下占領了山東。廣州等許多地區(qū),對于唐朝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打擊,致使唐朝更加迅速的滅亡了。
黃巢起義原因
黃巢起義是發(fā)生在唐朝末年時期的一次農民自發(fā)的起義戰(zhàn)爭,這次起義可以說是后來農民起義行為的開端,在同一時期其實也發(fā)生了許多的農民起義活動,然而這些活動中還要說黃巢起義最為特殊,除了影響范圍和持續(xù)時間外,黃巢起義也做出了許多之前從未出現的事情。黃巢起義的影響范圍也是非常廣泛的,而對于黃巢起義原因也是很多人都了解的,那么黃巢起義原因是什么呢?
黃巢起義是在唐朝末期發(fā)生的,那么黃巢起義的原因一定和當時的社會有著重大關聯,那么黃巢起義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唐朝末期的時候,唐僖宗上位之后政治變得更加昏庸和黑暗,那時候國家財政方面的虧空十分嚴重,而很多地區(qū)都遭受了重大的災害,糧食不夠吃的現象普遍存在。農民們?yōu)榱松嬷缓脤⒁安恕淦さ榷甲鳛槌漯嚨氖挛?。然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政府居然不但沒有減少任何的賦稅,反而想要從百姓的身上剝奪更多的財富,可以說這種情況就是黃巢起義原因中極為重要的一點。
政府的黑暗讓百姓已經不堪重負了,很多憤怒又走投無路的農民群眾聚集在一起進行了抗爭,這時候王仙芝也發(fā)起了起義活動。而在這期間黃巢也帶領著上千名無法生存的農民加入了其中??梢哉f黃巢起義原因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政府的無能和昏庸,百姓遭受災害已經十分痛苦了,可是政府和朝廷不但沒有進行安撫和解決,反而從皇帝到百官都依舊無視百姓的生死,甚至想要從他們身上得到更多,這樣看來黃巢起義原因也是十分明顯了。
黃巢起義路線
在唐朝末年時期災害不斷,而朝廷的統治又變得非常腐朽昏庸,這樣一來便發(fā)生了許多的起義活動。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可以看出黃巢起義是當時那個時期所有起義活動中所到地最多、范圍最廣的一次一起活動,這一點從黃巢起義路線就可以看出。那么黃巢起義路線是怎樣的呢?
黃巢起義路線還要從最開始起義的地方說起,當年黃巢首先進攻的地方就是山東,可是山東臨沂這個地方卻久久無法攻破,為了保存實力黃巢開始向河南進發(fā),并且很快就沿路攻克了禹縣等八個縣城,之后向河南的汝州進軍。之后的黃巢起義路線是和其他起義軍的部下一起出發(fā)的,并且開始向黃淮流域進行作戰(zhàn),目的是攻克長江下游一帶的地區(qū)。到了公元878黃巢軍開始向河南其他縣城發(fā)起攻擊,并且很快就占據了河南很多城池,在這一年的十二月份從福建又開始進攻廣州,并且受到了廣州當地人民的協助。
雖然在南方也取得了不少的功績,但是因為當地的氣候十分濕熱,并不能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北方人適應,很快就有很多人死于瘴疫,于是在部下的建議之下黃巢起義路線發(fā)生轉變開始準備回歸北方。然而唐朝軍隊得知了這個消息后很快決定進行阻擊,在湖南地區(qū)唐朝軍隊被打的毫無還擊之力。直到公元880年起義軍才都過了長江,并且與第二月穿越了淮河。黃巢起義路線直到后來進入長安后建立政權這才算穩(wěn)定下來。
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
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都是發(fā)生在唐朝時期的起義戰(zhàn)爭,盡管二者都是為了推翻當朝統治者,可是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卻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這兩次戰(zhàn)爭對唐朝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安史之亂讓唐朝許多方面都發(fā)生轉變,并且開始進入衰退時期。那么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有著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安史之亂是因為當朝的叛臣想要奪取王位而發(fā)動的政治上的叛亂,領導階級是大臣安祿山等人,他們了解國家的現狀,并且還打著鮮明的口號,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有指導的一次政變。而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就不同了。黃巢起義是由農民自發(fā)組織的一次起義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不管是領導還是主體力量都是以農民為主,并沒有什么先進的理論指導,只是因為農民生存環(huán)境惡劣,所以才發(fā)動了這場起義活動。從這方面來說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除此之外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還有著很多不同點,在安史之亂發(fā)生的時候社會還是比較平穩(wěn)的,安祿山的目的十分的明顯就是要奪得政權,所以他進攻的路線也十分明了,雖然最后的結果依舊是唐朝戰(zhàn)勝了,但是卻在這個過程中對其造成了重大打擊。而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發(fā)生的時候情況不同,黃巢起義前百姓流離失所,就連依仗的土地也沒有了,他們的生活十分的困難,再加上朝廷內部的黑暗,這才致使黃巢起義發(fā)生,由此看來黃巢起義和安史之亂有著本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