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歷險記 揭秘“金銀島”上的寶藏
蘇格蘭作家斯蒂文森有一部十分暢銷的小說叫《金銀島》。在這篇小說里斯蒂文森講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探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吉姆在無意中間從死去的海盜船長比爾那里獲得了一張尋寶圖,于是他便與人結(jié)伴帶著這張地圖開始了驚險刺激的尋寶經(jīng)歷。驚心動魄的場面和故事人物間斗智斗勇的過程固然讓我們心潮澎湃,但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有意識留下的一個懸念,在結(jié)尾處作者暗示仍有一大批財寶隱藏在荒島的某一處。
其實《金銀島》是以真實的歷史背景為題材寫作的,書中荒島的原型據(jù)說是距離哥斯達黎加海岸480千米處海域中的一個叫科科斯的小島,這里曾是17世紀海盜們的休息站、中轉(zhuǎn)站,海盜們將掠奪的財寶在此裝卸、埋藏,眾多海盜和寶藏的傳說也為這個無名的小島憑空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有傳言稱這個島上至少埋有六處寶藏。而其中最吸引尋寶者的還是秘魯利馬的寶藏。
在1535年西班牙殖民頭子皮薩羅帶領(lǐng)著六十多人的騎兵占領(lǐng)秘魯?shù)?821年秘魯獨立這段漫長的時間里,利馬始終是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總督的駐地。在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期間,殖民軍大肆殺害印第安人,并從他們那里搜刮了大批的金銀飾物,聚斂到利馬,然后定期裝船運回西班牙。所以,利馬號稱富甲南美洲,甚至吹噓連大路都是由“金銀鋪砌而成”的。
但隨著拉美解放運動的爆發(fā),利馬的財寶也成了殖民者最擔(dān)心的巨大包袱。1820年南美解放者科克倫勛爵在海上擊潰了西班牙人的三桅戰(zhàn)艦“埃斯梅拉達”號和其他26艘戰(zhàn)艦。拉美民族解放運動領(lǐng)袖之一的圣馬丁將軍,很快就帶領(lǐng)部隊逼到了利馬城下。駐守在利馬城中的西班牙達官貴族們惶惶不可終日,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威風(fēng),他們紛紛準備逃離利馬。然而誰也不肯放棄多年來掠奪的財寶,至少也要把能帶走的東西盡量帶走。
但是,當(dāng)時只剩下一條海路可以逃出利馬,而可以橫渡大海去西班牙的就只剩下愛爾蘭船長湯普森的一條富麗堂皇的雙桅橫帆帆船“瑪麗·迪爾”號了。正巧,湯普森這時也正準備起錨避開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
于是,利馬的西班牙達官貴族們便不惜重金租下了“瑪麗·迪爾”號帆船。為了將利馬城中能帶走的貴重物品都裝上船,他們在戰(zhàn)況緊急的情況下整整搬運了兩天,可見財寶的數(shù)量之龐大,其中有屬于私人財產(chǎn)的古金幣、首飾、珠寶、金銀餐具,還有屬于教堂的各種圣物盒、金燭臺和祭祀用品,也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珍貴圖書、檔案和藝術(shù)珍品……
財富總是太容易蒙蔽人的眼睛,包括湯普森船長,在那些西班牙貴族忙著搬運財寶的時候,湯普森早已被不斷裝載的這些無法估價的財寶弄得神魂顛倒了。在“瑪麗·迪爾”號滿載著乘客和貴重物品起航后,湯普森船長便下定決心,不將此船開往目的地或者任何其他西班牙港口。這些原以為可以回老家再次過上奢侈生活的西班牙貴族怎么會料到自己已危在旦夕,而努力搬運的財寶,竟然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
湯普森駕駛著龐大的“瑪麗·迪爾”號徑直朝北駛?cè)ァR惶焱砩?,他終于在自己船員們的協(xié)助下把船上的乘客統(tǒng)統(tǒng)殺死后扔進了大海?!艾旣悺さ蠣枴碧枏拇吮愠闪艘凰颐逼鋵嵉暮1I船。經(jīng)過一番考慮后,湯普森決定將船開往海盜們的中轉(zhuǎn)站——科科斯島。幾個世紀以來,科科斯島都因其與世隔絕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對于擺脫海上監(jiān)控和追蹤十分有利,已成為南美洲海盜們的避風(fēng)港。
“瑪麗·迪爾”號靠岸后,湯普森小心翼翼地將船上的主要寶藏埋藏在島上,為了掩飾,他又命人毀掉了“瑪麗·迪爾”號帆船,并與船員們分乘小艇去了中美洲?;氐疥懙睾?,他們便謊稱自己的船隊在海上遇到了無法抗拒的狂風(fēng)暴雨,船觸礁沉沒了。
盡管湯普森大肆宣揚了很久,但最終他的海盜行為還是被識破了,他的同伙們在酷刑下供出了實情,并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在19世紀初,已經(jīng)有非常明確的國際規(guī)定表明要對那些從事?lián)尳倩顒拥暮1I處以死刑。然而,湯普森本人卻巧妙地溜走了,在這次脫險過程中他的財寶幫了很大的忙,他可能是用大量的金幣賄賂了有關(guān)人員才得以生存下來。
此后,他又輾轉(zhuǎn)去了加拿大、新愛爾蘭。而在此期間,他很可能回過科科斯島,并從中取走了一部分財寶。但是,由于他的行動并不是十分自由,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等種種原因,“瑪麗·迪爾”號船上的主要財寶并沒能被取走,而是依然被埋藏在了科科斯島上,但從“金銀島”上取回的少量財寶就足以維持湯普森富足的生活了。
在湯普森臨死前,也許是為了擺脫良心的譴責(zé),他向自己的好友基廷透露了科科斯島上的藏寶秘密,并給了基廷一份平面圖和有關(guān)藏寶位置的詳細資料。
基廷按照湯普森所說的,先后三次登上過科科斯島,并帶回了價值五億多法郎的財寶。但是“瑪麗·迪爾”號上的主要財寶卻始終沒能找到。后來,基廷又將科科斯島的秘密告訴了好友尼科拉·菲茨杰拉德海軍下士,也許是這位海軍下士實在太窮,沒能找到一條船去往科科斯島,只能守著財富的秘密過完了自己的余生。
菲茨杰拉德在臨死前,決定將自己知道的藏寶秘密告訴給曾經(jīng)救過自己性命的柯曾·蒙上尉。在委內(nèi)瑞拉的加拉加斯博物館里,珍藏著一份寶貴的原始文件,這是菲茨杰拉德于1835年寫給柯曾·豪上尉的埋藏在科科斯島上的“瑪麗·迪爾”號船的財產(chǎn)清單。這份清單是這樣寫的:“我們每隔四英尺在紅土層里放著貨物箱,第一只貨物箱內(nèi)有金錢緞錦用品,以及圣體盒、圣體顯供臺、圣餐杯和1244顆寶石。第二只貨物箱內(nèi)有兩個金圣物盒,重120磅,以及654顆黃玉、光玉髓和純綠寶石,12顆鉆石。
第三只貨物箱內(nèi)有三個澆鑄圣物盒,重160磅,里面有860顆紅寶石和其他各種寶石以及19顆鉆石。第四只貨物箱,內(nèi)有4000枚西班牙多布朗(西班牙古金幣)、5000枚墨西哥克朗(墨西哥古金幣),以及124把寶劍、64把匕首、120副肩帶和28個圓盾。第五只貨物箱,內(nèi)有八個銀匣子,3840顆已經(jīng)琢磨過的寶石,4265顆未經(jīng)琢磨的寶石,以及戒指。
在西北28英尺處,在黃沙底下8英尺處,有七只貨物箱,內(nèi)有22個金的和銀的大燭臺,重250磅,以及164顆紅寶石。在西邊26米處,在紅土底下10英尺處,有一尊2米高的帶童年耶穌像的圣母金塑像以及王冠和重780磅的寶石胸飾,嵌有1684顆寶石的金祭披。胸飾上有三顆4英寸大的純綠寶石,王冠上有六顆6英寸大的光玉髓寶石,還有鉆石十字架。”這就是湯普森埋藏在科科斯島上的財寶,這些財寶足以令世人咂舌,這也是現(xiàn)在所知的世界第二大寶藏。不過,柯曾·蒙上尉也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去成科科斯島。
就這樣,有關(guān)科科斯島上藏寶的資料年復(fù)一年地遺贈著、傳遞著,后來還被盜竊過、交換出售過。在澳大利亞悉尼的“海員和旅游者俱樂部”里,保存著一封菲茨杰拉德根據(jù)基廷提供的情況寫成的一份資料,描述了幾名探寶者潛入水中,卻一無所獲的經(jīng)過。這些記載雖然很詳細,但有著明顯的矛盾之處。有關(guān)藏寶地點的說法莫衷一是。
1927年,法國托尼·曼格爾船長從悉尼“海員和旅游者俱樂部”復(fù)制了這份資料。他帶著得到的這些資料,曾于1927年和1929年兩次前往科科斯島上尋過藏寶。托尼發(fā)現(xiàn),湯普森標出的有關(guān)藏寶位置的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湯普森是在1820年埋藏這筆財寶的,他當(dāng)時用的是一個八分儀。這種八分儀在1820年就被回收不再使用了,因為它測定的數(shù)據(jù)存在很大偏差。托尼根據(jù)1820年到1823年的航海儀表資料校正了湯普森的數(shù)據(jù)。托尼認為,湯普森的那筆財寶就埋在希望海灣南邊和石磨島西北邊的海底。托尼在那里還確實找到了一個在落潮時可以進入的洞穴!
然而,由于他“犯了一個不謹慎的錯誤,是獨自一人去科科斯島的”,在那個地方,水流特別急。正當(dāng)他在水下竭力排除洞外雜物時,越來越多的水涌到了洞口,差一點兒把他淹死。他拼命掙扎了半天總算回到了岸上。他以為“這是對藏寶尋找者的詛咒”,從此便再也不敢去那里冒險了。
隨后,1931年,一個叫貝爾曼的比利時人,根據(jù)托尼·曼格爾的資料,在希望海灣找到了一尊2米高的金圣母塑像。這尊金圣母塑像被貝爾曼帶到了紐約,并將它以11000美元的價格賣掉了。
湯普森的寶藏不像別的寶藏那樣總是讓人毫無收獲,它的確給一些人帶來了一點兒甜頭,因此人們十分確信在這個島上肯定存在著價值不菲的寶物。據(jù)有關(guān)歷史資料記載,島上除去湯普森的寶藏外很可能還埋藏著好幾筆總價值高達二百多億法郎的巨額財寶。這里不可能不成為尋寶者的天堂,當(dāng)然來到這兒的人還是最希望能發(fā)現(xiàn)湯普森的寶藏,畢竟這個號稱“世界第二大寶藏”的地方著實令人神往。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guān)科科斯島藏寶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并且每個都自稱是最可靠的材料,令人真假難辨。曾有很多人對這些所謂的可靠材料深信不疑,美國洛杉磯一個有錢的園藝家詹姆斯·福布斯就是這其中的一個,據(jù)說他擁有第三份平面藏寶圖,他也曾經(jīng)帶著現(xiàn)代化的先進器材五次去過科科斯島探寶,但遺憾的是每次都一無所獲。到底這些藏寶圖哪些才是真的?還沒等人們有機會一一驗證,1978年,哥斯達黎加政府就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理由,將科科斯島封閉了,并嚴禁任何人在此島進行挖掘。從此科科斯島便成為尋寶者心目中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人們只能拿著手中的尋寶圖望“島”興嘆。
一個世紀以來科科斯島一直是夢想發(fā)財者的天堂,但眾多手捧尋寶圖的人懷著虔誠的心來到這里,又總是無功而返。我們禁不住想問問,湯普森船長的寶藏到底還在不在科科斯島上呢?或許它們?nèi)匀辉谛u的某個神秘角落里等待著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