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趙高顛覆秦朝真的是為報血海深仇嗎?
趙高是趙國的宗室的遠親(也有說是秦國宗室的遠親),家族敗落后流亡到秦國。趙高的母親因為觸犯刑法,導致身體部分殘缺,后面被收入隱宮——秦朝專門收容刑滿釋放的囚犯的地方。趙高兄弟都是在這里出生的。
秦始皇看趙高為人勤奮,就讓他任中車府令,管皇帝的車馬,并且還讓趙高教胡亥斷案。趙高本就是個察言觀色、逢迎獻媚的高手,很快就讓秦始皇和公子胡亥對他另眼相看,即使趙高又一次犯下重罪,蒙毅剛正不阿想要處置,還是被趙高用花言巧語哄了秦始皇,不僅沒有治罪,反而官復原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倒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他雖怕死,但也知道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是立儲。秦始皇將公子們都比較了一番,覺得公子扶蘇堪當大任,于是召來趙高,讓他傳旨扶蘇,讓扶蘇將上郡的事交給蒙恬,然后回咸陽主持始皇的典葬大禮,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肯定了公子扶蘇繼任的資格。
可趙高私自藏匿詔書,并聯(lián)合李斯壓下了始皇駕崩的消息。趙高帶著詔書見胡亥,慫恿胡亥篡位。趙高利用李斯的弱點,逼得李斯聯(lián)合胡亥篡位,并捏造詔書,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賜死公子扶蘇和蒙恬。
后胡亥登基為秦二世,在趙高的攛掇下,荒淫于后宮,李斯被害之后,趙高可謂是秦國真正的皇帝,直到劉邦攻打秦國,趙高被胡亥懷疑,他反而逼死胡亥,扶持子嬰,結果卻死于子嬰之手,并株連三族。
趙高是哪里人
趙高是哪里人,有兩個說法,一說他是秦國宗室遠親,后被秦始皇重用;另一說法是他本為趙國貴族之后,趙高被滅后,成為奴隸,后因為熟悉秦朝的獄法而被秦始皇任命為中車府令。
不過很多人更容易接受趙高本為趙國人的說法,因為趙高被秦始皇重用后,可謂是顛覆了秦國的天下,而以趙高睿智的頭腦,不難看出他的行為是對一個王朝的顛覆,所以有人認為趙高之所以這么做事為了報仇。
那趙高和秦朝有什么仇呢?如果趙高是趙國貴族的后人就能說得通了。趙國是秦國之后的另一比較強盛的國家,秦始皇意圖統(tǒng)一六國,派白起攻打趙國,并在長平之戰(zhàn)后將趙高的四十萬軍隊生生活埋。被稱為殺神白起。
而這四十萬人中,有趙高的父親和兄長,所以趙高和秦朝有著國仇家恨,這樣他在秦始皇死后,偽造詔書,害死大公子扶蘇和蒙恬,扶持昏庸無能的胡亥登基便能說的過去。
而之后,他更是慫恿胡亥推行暴政,秦朝上下民不聊生,各地暴亂四起,而趙高隱瞞胡亥,說這些起義并不能成氣候,直到楚國軍隊擊退秦國軍隊,更是降服名將章邯之后,趙高才無法繼續(xù)隱瞞下去。
不過這時候他也只是想謀朝篡位,而不是保家衛(wèi)國,所以他逼死胡亥,意欲登基,只是百官不從罷了。所以也有詩人稱贊趙高,在被秦朝迫害的萬萬人中,只有趙高敢于復仇,并且成功的報仇。
趙高的故事
趙高,可謂是眾所周知,他最為別人鄙夷的是他的指鹿為馬。不過趙高最后的下場也沒有多好,在他逼死胡亥,登基不成轉(zhuǎn)而扶持子嬰之后,被子嬰斬殺于殿中,可謂是咎由自取。
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出巡折返的途中,一個叫沙丘的地方,趙高扶持昏庸的胡亥登基后,掌管朝中大權,只是他目無法紀,攛掇胡亥亂行苛政,搞得民不聊生,所以朝堂上自然有看不過眼的人。于是為了試探朝堂上哪些官員不站在他這一邊,也試探秦二世對他的信任程度,他搞出了指鹿為馬的事:
有一天,趙高牽著一頭鹿上朝,對胡亥說是新得了一匹好馬,想要進獻給陛下賞玩。胡亥雖昏庸,也不至于鹿馬不分,便疑惑的問明明是一頭鹿,何以說是馬?趙高笑語,明明是一頭千里馬,陛下怎么以為是鹿。
胡亥再次質(zhì)疑,既是馬,為何頭上長角?趙高這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滿朝文武:“陛下既然不信微臣,何不問問眾位朝臣?”
在趙高的威脅下,一部分唯唯諾諾不敢言語,一部分人或許本就和趙高有所牽連或者迫于淫威,直說這明明是千里良駒。當然更有一部分人,看不慣趙高目無法紀,說出了實話,不過這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罷了。
胡亥見大部分人都說是馬,也不再糾纏于這個問題,而退朝之后,趙高無所不用其極,將那些敢于說出真話的朝臣打壓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