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小國兩次入侵大清 政府還向其求和
翻開當今的世界地圖,在中國的西南角,有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國家--尼泊爾。尼泊爾總面積14萬平方千米,人口2900萬,人均年收入僅240美元,是世界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
尼泊爾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歷史上先后經歷四大王朝,最后一個王朝--沙阿王朝,于2008年國會成立時宣告終結。有意思的是,尼泊爾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的國家,其國民90%信奉印度教,但是佛教的發(fā)源地卻是在尼泊爾,釋迦牟尼就出生在尼泊爾。
作為中國的鄰邦,尼泊爾與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淵源,尼泊爾是中印之間僧侶商貿往來的必經之路,法顯、玄奘都曾到過尼泊爾。總體來說,歷史上中尼關系還是比較友好的。然而也有例外。18世紀末期,尼泊爾這個彈丸小國,竟兩次傾全國之力入侵大清,企圖侵吞西藏。
尼泊爾有亞洲瑞士之稱,境內雪山很漂亮
18世紀上半葉,尼泊爾境內分成幾個并存的部落,他們分別都向清朝納貢,被清朝稱為“巴勒布”。中葉之后,廓爾喀人異軍突起,他們英勇善戰(zhàn),漸漸擊敗各大部落,于1769年,建立了統(tǒng)一的尼泊爾王國(沙阿王國),建都陽布(今加德滿都)。
廓爾喀人非常能打,四處征戰(zhàn)擴展王國版圖,最大時,達到現(xiàn)在尼泊爾面積的三倍大小,漸漸的,一系列的勝利,令他們有點膨脹了,開始忘了自己是誰,他們居然打起了它旁邊的那個巨大的清朝的主意…
插一段說明,廓爾喀人有多能打呢?在世界史上,有一支強悍的雇傭兵力量--廓爾喀雇傭軍,這還得從1814年說起,1814年英國企圖侵略尼泊爾,尼泊爾人奮起反擊,12000千廓爾喀人為主的尼泊爾軍面對30000裝備精良的英軍。
毫不退縮,給了英軍以重創(chuàng),英國人從此記住了英勇的廓爾喀人,第二年就開始招募廓爾喀人組成雇傭軍,此后廓爾喀雇傭軍幾乎參與了近現(xiàn)代歷史上所有與英國有關的戰(zhàn)爭。
19世紀后期,廓爾喀雇傭軍參與鎮(zhèn)壓印度獨立運動,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有超過20萬廓爾喀人代表英軍走向戰(zhàn)場。甚至在21世紀,他們仍然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戰(zhàn)斗,英國至今還有3700人的廓爾喀雇傭軍。
由于幾個世紀一來,吃苦耐勞,忠誠聽話,驍勇善戰(zhàn),廓爾喀雇傭軍成為全球雇傭軍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有意思的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解放軍也曾與廓爾喀交過手。
1962年,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在一次戰(zhàn)斗中,我軍遇到印度的廓爾喀雇傭軍,戰(zhàn)斗打的異常艱苦,后來我軍艱難取得勝利,在攻克陣地后,我軍為表示對廓爾喀雇傭軍的尊敬,厚葬了戰(zhàn)死的廓爾喀人…
廓爾喀雇傭軍和他們的廓爾喀軍刀
憑借著強大的廓爾喀人,沙阿王朝開始垂涎中國西藏地區(qū)。1780年,六世班禪在北京圓寂,班禪的哥哥帶著班禪的靈柩回西藏安葬。乾隆皇帝最好面兒,賞賜了“無慮數(shù)十萬金”,這個消息傳到貧窮的尼泊爾,國王饞的直流口水。
1788年,經過多年籌備,廓爾喀軍共1萬多人出兵西藏,先后占領西藏的聶拉爾,宗喀,濟嚨等地。由于西藏守備兵力薄弱,又疏于操練,廓爾喀軍一路勢如破竹。乾隆得知后,派成都將領鄂輝領兵3000入藏,認命巴忠為欽差,接管藏內事宜。然而,巴忠還沒到西藏,西藏地方政府由于害怕事情鬧大,乾隆怪罪,私下派人和沙阿國王議和。雙方約定,西藏地方用銀兩贖回廓爾喀軍占領的西藏諸地。每年西藏向沙阿王國賠款3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