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的黃天蕩之戰(zhàn)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殲滅戰(zhàn)
關于一次戰(zhàn)役的勝負,很多時候會存在爭議。尤其是在雙方都有斬獲的時候,更是各有各的說法,甚至交戰(zhàn)兩方在戰(zhàn)后都會舉行慶功宴。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為沒有一方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或者說,雙方的戰(zhàn)略目標都達到了。
例如史上有名的黃天蕩之戰(zhàn),就眾說紛紜。《宋史》和《金史》都認為此役韓世忠先勝后敗,《宋史》如此記載:“世忠以八千人拒兀術十萬之眾,凡四十八日而敗?!倍督鹗贰芬舱J為韓世忠的水師幾乎被全殲,他自己僅僅撈了條性命,“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然而,在民間,乃至《說岳全傳》都將黃天蕩之戰(zhàn)描繪成一次“大捷”,尤其是韓世忠夫人梁紅玉親自擊鼓激勵宋軍奮勇殺敵一段更是千古傳唱。
要判斷韓世忠在黃天蕩之戰(zhàn)中的成敗,我們還得看看此次戰(zhàn)役的始末,雙方的戰(zhàn)略目的,戰(zhàn)術效果以及對歷史的影響。首先,韓世忠在此次戰(zhàn)役中占據(jù)主動地位,而金軍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公元1129年冬,金兀術十萬大軍南下,一路摧毀南宋的防御戰(zhàn)線,更一舉拿下南京,突襲杭州,暢通無阻地攻入南宋的政治中心。宋高宗向金軍哀求“見哀而赦己”,一度逃跑到海上。
就在南宋上下一片手忙腳亂的時候,韓世忠卻抓到了趁機消滅敵人的良機。他覺得金兵此次南下其鋒芒難以持久,可以趁機截斷其北上撤退的道路,給予殲滅性的打擊。于是,在第二年元宵節(jié),他一方面假裝若無其事地參加燈會,另一方面卻悄悄布置水陸重兵,集結在金兵將來北撤的必經(jīng)之處——鎮(zhèn)江,前中后三路都有布置。后來金兵在北撤時果然屢次陷入韓世忠部隊的包圍,而且始終是被宋軍攆著走??梢?,韓世忠在戰(zhàn)役中基本上把握了追擊的主動權。
其次,金兀術的部隊在撤退時,在韓世忠的追擊下,完全喪失了當初進攻時的鋒芒,連吃敗仗,連金兀術本人都差點當了宋軍的俘虜。例如在焦山寺,金兀術登高勘探地形,卻差點被韓世忠所俘,幸虧他跑得快。金兀術屢次向韓世忠哀求,愿意歸還所有的擄掠品,以求得韓世忠放他一條生路,“請盡歸所掠以假道”,都被韓世忠嚴詞拒絕。
在宋軍與金兵交鋒當中,金兵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兀術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戰(zhàn)且行”,這分明是宋軍對金軍的一次追擊戰(zhàn)。從鎮(zhèn)江攆到黃天蕩,又攆到南京附近的江面,在追擊的過程中,金兵大量死傷,金兀術的女婿也被俘虜。如果戰(zhàn)爭停留在這個階段,宋軍可謂完勝。
然而金軍的應急能力也非同一般,雖然他們是北方軍隊,但是很快在一夜之間挖通了三十里長的河道,還用重金獲得當?shù)厝说狞c子,將輕型戰(zhàn)艇加重,把握當?shù)氐奶鞖馓攸c,有風的時候就不出動,無風的時候才出動,因為宋軍的戰(zhàn)艦龐大,必須有風才能行駛。戰(zhàn)局在這里發(fā)生逆轉,金軍用火箭射擊宋軍的風篷,“以火箭射之,煙焰蔽天,師隨大潰”。韓世忠組織的包圍戰(zhàn)于此失敗,金軍突圍而出。
但我們似乎不能據(jù)此說宋軍失敗,最多只能說殲滅戰(zhàn)沒有成功,讓敵人逃跑了,或者說將殲滅戰(zhàn)打成了遭遇戰(zhàn);從金軍方面而言,他們并沒有重創(chuàng)宋軍,最多也就是突圍成功,在整體失敗的基礎上,有了一次勝利的突圍戰(zhàn),而且他們最后也是疲憊不堪地逃回北方。
如果從戰(zhàn)略意義而言,宋軍一路圍追堵截金軍,將其攆回北方,是一次勝利的追擊戰(zhàn),只可惜沒有提升戰(zhàn)果,全殲敵軍,況且韓世忠的部隊只有八千人,圍困十萬金兵四十八日,這樣的戰(zhàn)果對于振奮南宋軍民的抗敵決心,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令金兵從此不敢大舉南下,“然金人自是亦不敢復渡江矣”,有力地震懾了敵人,穩(wěn)固了南宋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