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年間白蓮教襲擊皇宮事件概況 其結果如何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正在外地進行視察的嘉慶皇帝,突然得到了一個令他驚訝不已的消息——皇宮竟然遭到了白蓮教徒的襲擊,而且還差點兒攻進了后宮。
自古以來,皇宮大內(nèi)都是皇家禁地,其防衛(wèi)級別之高,也是其它地方所不能夠比擬的。如果沒有相關的腰牌、文牒等證件,任何人都是進不去的。甚至于,老百姓在皇宮門口看一眼都是犯忌諱的。
然而,清朝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作為皇家重地的紫禁城,竟然遭到了一伙白蓮教徒的武裝襲擊,而且如入無人之境。
原來,當天上午,幾十名白蓮教徒武裝分子,在頭領陳爽的帶領下,從紫禁城的內(nèi)右門突然沖了進去,而且一直沖到了紫禁城的核心地帶——養(yǎng)心殿。
要知道,養(yǎng)心殿那可是皇帝平日里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因為自從雍正黃帝開始,養(yǎng)心殿就是皇帝的寢宮,之后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居住在此。
紫禁城上千名皇家侍衛(wèi)和御林軍,竟然讓幾十名“恐怖分子”沖擊到了皇帝的寢宮。不要說在外人看來,就連嘉慶皇帝自己都覺得極為荒唐,簡直就是打了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而且是很響的那種。
然而,這幫白蓮教徒們沖擊到養(yǎng)心殿后,卻并沒有停止住自己的腳步,而且繼續(xù)往里沖。
再往里,可就是皇帝的后宮了。如果真的讓他們沖進去的話,估計嘉慶皇帝這個皇帝也別干了,干脆辭職的了——堂堂大清國的皇帝,如果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還不如死了算了。
還好,就在這緊要關頭,嘉慶皇帝的皇次子旻寧(即后來的道光皇帝)發(fā)現(xiàn)了這一突發(fā)狀況。然而,此時他的身邊并沒有侍衛(wèi)在身,僅僅有一位同樣為皇室成員的綿志。
非常幸運的是,此時他們兩人好像是剛剛練習完獵槍回來,手中都拿著一把獵槍。危急時刻,他們也顧不得去喊人,旻寧舉槍就打,當場就打死了一個白蓮教徒。
然而,馬上他就有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好的情況——只見有三個白蓮教徒已經(jīng)爬上了宮內(nèi)月華門的城墻,正在墻上用旗幟進行指揮。他再次舉槍把其擊斃(槍法確實不錯,看來平日里多學一門技術是沒有壞處的)。
聽到槍聲后,宮中侍衛(wèi)的侍衛(wèi)們急忙趕到,一陣刀砍、槍擊之后,白蓮教徒們?nèi)勘徽D殺。
通過此次事件,皇次子旻寧在嘉慶皇帝心中的分量猛然提升了很多(“大內(nèi)平定,實皇次子之力也”——嘉慶皇帝罪己詔),很快就被封為智親王(不僅有勇,而且有謀,臨危不亂)。而且,這也是他后來被封為皇太子、并能夠登上皇位的重要政治資本。
在處理掉一批守衛(wèi)不當?shù)膶m中將領后,嘉慶皇帝于數(shù)日后,向天下頒布了自己的道歉信——罪己詔。
罪己詔中,嘉慶皇帝稱此次事件是“漢唐宋明之所未有”的恥辱事件。而且,他也承認此事件事出有因,是老百姓對國家積怨過深的原因。
但他同時也表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地方的封疆大吏們玩忽職守的結果。對于事關民生的大問題,自己已經(jīng)反復向他們強調(diào)過,相關事宜說的口干舌燥、筆都寫禿了。然而,他們卻并不買自己的賬,左耳進,右耳出(雖經(jīng)再三誥誡,舌敝筆禿,終不足以動諸臣之聽)。
那么,對于官員們玩忽職守的情況,嘉慶皇帝又是怎么處理的呢——“朕惟返躬修省耳”。意思是說:我只有自己好好去反省。
清仁宗嘉慶皇帝果然是個仁慈的老實人,面對官員們的失職,他不僅沒有處理他們,反而消極對待,把最后的責任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嘉慶皇帝的此舉,也造成了很多官員今后面對自己的失職和瀆職,有了一種有恃無恐的態(tài)度。
當然,內(nèi)外責任都找到了,自己也道歉了,該剿滅的亂黨還是要剿滅的。畢竟祖宗的江山如果要是毀在了自己的手中,自己是沒法去地下見老祖宗的。
于是,嘉慶皇帝當即就命欽差大臣那彥成痛并到河南去剿滅白蓮教的老巢。
幾日后,白蓮教的首領林青被生擒。幾日后,連同當初于白蓮教通風報信的太監(jiān)劉進享等人一同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