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的帝王們短命的秘密 真相嚇人一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表面上中國皇帝權力巨大,榮耀無比,實際上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有以下事實為證:第一,在中國社會中,皇帝的平均壽命最短,健康狀態(tài)最差。有人作過一個統(tǒng)計,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二百零九人。這二百零九人,平均壽命僅為三十九點二歲。有人指出,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不過三十五歲,因此,皇帝的平均壽命并不低。可是,三十五歲的平均壽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事實上,古代人均壽命之低主要是由于極高的初生兒死亡率造成的。如果去除這個因素,人口學家推算,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五十七歲。眾所周知,生下來就死掉的人不可能成為皇帝。因此,五十七減去三十九點二,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要低近十八歲。
除去非正常死亡因素,皇帝的健康水平低是造成皇帝整體壽命低下的重要原因。宋明兩代政治秩序較好,皇帝大都是善終而死,然而平均壽命仍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兩宋十八位皇帝,平均壽命四十四點六歲。明代十六位皇帝,平均年齡四十二歲。在明代十六帝中,只有五個皇帝壽命高過均齡,其余十一帝皆低于均齡:從宣德帝到正德帝這祖孫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寰,其中的成化帝也僅僅是剛過了四十歲。然而明光宗登上皇位僅一個月,因為多幸了幾個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體的虛弱可想而知。
第二,皇帝群體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國歷代王朝,包括江山一統(tǒng)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六百一十一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三百三十九人;不得善終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二百七十二人。非正常死亡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遠高于其他社會群體。
第三,皇帝這個群體的整體生命質量較差,生存壓力巨大,因此出現(xiàn)人格異常、心理變態(tài)甚至精神分裂的概率較常人高許多。翻開二十四史的本紀部分,那些一開始使我們驚愕、惡心,后來使我們麻木、厭煩的發(fā)瘋變態(tài)行為實在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近四分之一的帝王傳記中,記錄有人格異常、心理變態(tài)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現(xiàn):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前廢帝劉子業(yè),極為荒淫殘暴。他討厭功臣劉義恭,就“砍掉劉義恭肢體,剖開他的肚子,挑取他的眼睛,用蜜腌漬,謂之‘鬼目粽’”。
他把叔父湘東王劉彧裸體養(yǎng)于坑中,要他從木槽取食,并稱呼他為“豬王”:“嘗以木槽盛飯,并雜食攪之,掘地為坑,實以泥水,裸彧內(nèi)坑中,使以口就槽食之,用以歡矣?!鼻皬U帝如此,后廢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后廢帝劉昱兇暴異常,外出游玩,遇到擋路者,無論是人是畜,都命侍從格殺勿論,這使得都城建康,白天戶戶大門緊閉,道路絕跡。他命令身邊侍衛(wèi)隨時手執(zhí)針、錘、鑿、鋸等刑具,臣下稍有忤逆,就施以擊腦袋、剖腹心等酷刑,每天受刑者常有幾十人,他以此為樂,一天不見有人流血就悶悶不樂。這些行為無疑不能用“紈绔”定義,這兩個人所患的是精神分裂癥。
北魏道武帝拓跋患的是躁郁癥:“或者數(shù)日不食,或者達旦不寐,追計平生成敗得失,獨語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記其舊惡,輒殺之;其余或顏色變動,或鼻息不調,或步趨失節(jié),或言辭差繆,皆以為懷惡在心,發(fā)形于外,往往以手擊殺之,死者皆陳天安殿前。”或者數(shù)日不食,或者數(shù)夜不睡,精神憂悶不安,有時一晚上自言自語,好像對身旁別人看不見的鬼物說話。他上朝時喜怒無常,追思朝臣舊惡前怨,大加殺害。見到大臣臉色有異,或呼吸不調,或言辭失措,就大叫而起,親自毆打擊死在大殿之上,尸體都一字排開擺放于天安殿前。還有人食欲異常。前面提到的“豬王”劉彧,后來僥幸活了下來并當了皇帝,史稱宋明帝。此人習慣用暴飲暴食來緩解精神緊張。他吃用蜂蜜腌漬的鱁鮧,一次可以吃幾升;吃烤豬肉,一次能吃兩百塊。(《宋書》)
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病狀則是病理性激情。他懷疑其寵妃薛氏與大臣私通,親自砍下薛氏的頭,將之藏在懷中赴宴。酒席中,他拿出薛氏的頭放在盤子里,在座眾人大驚失色。他叫人取來薛氏的遺體,當眾肢解,取出薛氏的髀骨,制成一把琵琶,邊彈奏,邊飲酒,邊哭泣,嘆息“佳人難再得”,傷痛不已。
最后,他披頭散發(fā),哭著將薛氏下葬,用的是隆重的嬪妃之禮。與這些變態(tài)行為相比,北齊后主高緯愛當乞丐,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捕老鼠、睡懶覺、驅百姓,明代萬歷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洪武皇帝濫殺功臣,嘉靖皇帝偏執(zhí),天啟皇帝沉溺于木匠活兒,都算不上駭人聽聞了。
第四,歷代皇帝中,事業(yè)成功者,也就是說較好地履行了自己職責的只占一小部分,基本符合儒家道德規(guī)范的“圣君”更是鳳毛麟角。為后世所紀念和景仰的歷代成功帝王加起來不過十數(shù)名,而庸主、昏君、暴君則比比皆是,占到百分之九十還多。由于皇帝這個職業(yè)挑戰(zhàn)性過大,這個階層中的人,在工作中要體會成功感最難,體會到的挫折感卻最多。大部分皇帝在這個職位上是“混”過一生的,因為他們的才能、精力、學識不足以統(tǒng)治如此復雜而遼闊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