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五義》的作者 三俠五義是由誰創(chuàng)作的
石玉昆〔清〕清代滿清貴族子弟,愛好子弟書,大約出生于清代乾隆末期,是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的子弟書說唱人,人稱“石先生”或者“石三爺”,大約去世于同治時期。善講《包公案》整理成書《三俠五義》一百二十回。被后人譽為“單弦之祖”。
石玉昆,生平事跡不詳,,字振之,號問竹主人,天津人。大約出生在乾隆末期,也有研究者推斷“石氏的生年,最遲也應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前”。主要生活在嘉慶、道光年間,當時也有人稱其為石先生或石三爺。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關(guān)石玉昆的記載多集中在其成名之后。生活在乾隆至道光時期的富查貴慶曾有一首專門吟頌石玉昆的詩, 其詩序云:“石生玉昆, 工柳敬亭之技, 有盛名者近二十年?!睋?jù)披露這首詩的吳英華、吳紹英介紹 ,“從這首詩在詩集中的排列順序看, 它當作于道光十七年以前”。依據(jù)這一推斷,可以看出石玉昆至少在道光初年即已成名。
實際上, 石玉昆成名的時間可能還要更早些, 在道光四年(1824年)的慶升平班戲目中, 有不少《三俠五義》的重要關(guān)目,如《瓊林宴》、《三俠五義》、《遇后》、《花蝴蝶》、《烏盆記》、《陳林抱盒》、《拷寇承御》等。劉世德、鄧紹基撰文認為有九出,但由于有些故事在此前的戲曲中已有流傳, 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出自《三俠五義》, 不過《三俠五義》、《花蝴蝶》系由此而來,這是沒有問題的?!度齻b五義》為石玉昆所首創(chuàng), 學界意見比較一致, 沒有疑問。戲曲從此取材,必定是在《三俠五義》有相當廣泛的流傳之后。按照清代說唱行業(yè)的一般規(guī)律, 他在成名之前肯定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徒訓練。這樣, 即使石玉昆天賦很高, 成名很早,其成名時至少也得有二三十歲。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說的:“此功此名絕非登臺三年兩載的新手可成。退一步說, 即使他二十歲成名,其生年亦當在嘉慶五年(1800)前后?!惫P者認為這一推斷是可信的。因此, 即使保守一些估算, 石玉昆出生在乾隆末期。也有研究者推斷“石氏的生年,最遲也應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前”, 這個推斷大體也是合乎實際的。
石玉昆所創(chuàng)作的《三俠五義》,被譽為中國武俠小說鼻祖,在中國文學史上發(fā)生了重大影響?!度齻b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120回,首刊于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