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讓戰(zhàn)國著名改革家商鞅告訴你 真正的獨裁

        2017-03-10 13:25: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提起我國古代的哲學(xué),大家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儒、釋、道三家。的確,這三家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算是融進(jìn)中華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其中,儒

        提起我國古代的哲學(xué),大家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儒、釋、道三家。的確,這三家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算是融進(jìn)中華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其中,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釋家(即佛家)避世。一般的順序是,剛開始都入世,希望建功立業(yè);受到挫折后,有些人就轉(zhuǎn)入了內(nèi)心,變得出世;如果受得挫折比較巨大,就突然大徹大悟,看破紅塵,直接遁入佛家了。

        其實,除了這三家之外,對中國的世俗生活影響巨大的,還有法家。尤其是對于政治的影響力來說,法家甚至凌駕在儒、釋、道三家之上。中國古代的那些政治家——尤其是建立事功的那些人,大都是“外儒內(nèi)法”。“儒”是皮,“法”才是骨頭。

        法家的核心就三個字:法、術(shù)、勢。雖然只有三個字,但內(nèi)涵極其豐富,都可以寫一本書了。如果要簡單地理解一下,“法”就是嚴(yán)刑,“術(shù)”就是權(quán)謀,“勢”就是威權(quán)。這三個東西,利用的都是人性中的“趨利避害”,都是立竿見影的快效藥,所以,歷來深受野心勃勃的帝王喜愛,尤其在亂世,更是風(fēng)行于世。

        戰(zhàn)國時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與管仲、韓非、李斯等牛人,有理論、有事功,共同扛起了法家的大旗。

        商鞅的本名是公孫鞅。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都叫他商鞅呢?因為他通過著名的“商鞅變法”,為秦國立下了大功,被封在了“商於”這個地方,故名商鞅。另外,商鞅還有一個名字是衛(wèi)鞅,因為他是衛(wèi)國人。

        商鞅雖然是衛(wèi)國人,但他在衛(wèi)國沒有受到重用,先是到魏國給國相當(dāng)幕僚,后來魏國國相死了,他又跑到秦國去。當(dāng)時的秦國國君秦孝公,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他對商鞅的那套強國理論極其感興趣。二人一拍即合,開始了振興秦國的大變革。

        商鞅變法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先軍主義,或者說得嚴(yán)苛一點,就是軍國主義。他要把整個國家的民眾都發(fā)動起來,一切工作都圍繞著軍隊。在商鞅的制度設(shè)計中,民眾要么就是軍人,要么就是為軍人提供糧食的農(nóng)民,算是后勤兵。與之相對的,就是國家對于軍功的異乎尋常的獎賞。

        總之,在商鞅時代的秦國,屌絲完全可以逆襲,而且逆襲的唯一通道就是上戰(zhàn)場殺敵,多殺敵人,建立軍功。這種刺激是巨大的,因此秦國士兵的戰(zhàn)斗力十分驚人。

        不過,商鞅的改革必然會觸動既得利益階層,比如那些靠著祖先的蔭庇,而坐享其成的所謂貴族。這些人生命寶貴,當(dāng)然不舍得到戰(zhàn)場上去送命,因此就難以建立軍功,因此就越來越被邊緣化。

        他們找到秦孝公,玩命地說商鞅的壞話,反對商鞅的改革。秦孝公把這些雜音告訴了商鞅,商鞅擺出一副“豎子不足與謀”的姿態(tài),告訴秦孝公:要做大事,不必與這些庸人討論,只需要成功后與這些貨色分享成果就行了,那時候他們就會閉嘴。

        秦孝公心懷大志,也很有眼光,他堅決地支持商鞅。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堅持,商鞅的改革大見成效,秦國的國力強盛了,領(lǐng)土擴大了,跟其他六國打麻將,都得看秦國的眼色出牌了。

        這時候,原來反對商鞅的那些貴族們,開始轉(zhuǎn)變口風(fēng)了,他們開始吹捧商鞅,到處說商鞅的改革措施多么高明。

        可是商鞅呢,稟明秦孝公,把這些人全都治罪。理由是:他們都是亂法的壞人。

        當(dāng)然,商鞅并不是為了報復(fù)。他的格局不至于那么小。他之所以這么做,是要告訴天下人:對于我的改革,你們既不能說“不好”,也不能說“好”,你們只需要執(zhí)行就可以了,沒有說三道四的資格。

        瞧瞧,這才是真正的獨裁啊。全都閉嘴,不準(zhǔn)說話。和那些喜歡聽好話的獨裁者相比,商鞅的獨裁,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因為,別人于他,并不是人,只是工具。工具哪有說話的權(quán)利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