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流浪記 富春山居圖為何被一分為二
曾經(jīng)有兩幅《富春山居圖》擺在乾隆皇帝面前,他深思熟慮了一整天,最終把假的當(dāng)成了真的。乾隆喜歡在畫上題字,在偽造的《富春山居圖》上題了55處,真《富春山居圖》因此幸免。
名畫的誕生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是一位相當(dāng)慷慨大方的畫家,對至交好友,更是從不惜力,這幅足有三丈的畫就是他慷慨送給朋友“無用師”鄭樗的小禮物。
按照黃公望在畫卷上的長題,這畫可是從至正七年(1347年)一直畫了三年,直到至正十年(1350年)還沒畫完。為了向朋友保證這幅畫他不會欠著不給或者轉(zhuǎn)手給了別人,在畫還沒完成前,黃公望就把這幅畫許給了鄭樗。
這一年黃公望都已經(jīng)79歲了,距離他仙逝還有4年的時間。而這幅畫據(jù)說直到他去世的那年才全部畫完。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偉大友誼。
鄭樗是個方仲永之流的人物,《書史會要》說他早年“初學(xué)《孫叔敖碑》,一時稱善,后乃流入宋季陋習(xí),無足觀者?!彼运麤]有在畫上留下“無足觀”的筆墨,倒是件幸事。
但在“無用師”之后,百年間此畫不知所蹤,現(xiàn)今畫上的題跋和印鑒中也沒顯示出這段時間內(nèi)這幅畫究竟落在誰手,直到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才再一次浮出水面,這也是這幅畫傳奇色彩上的第一筆。這一筆,是由一個人和一件不那么愉快的事加上的。
黃公望
這一年黃公望都已經(jīng)79歲了,距離他仙逝還有4年的時間。而這幅畫據(jù)說直到他去世的那年才全部畫完。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偉大友誼。
鄭樗是個方仲永之流的人物,《書史會要》說他早年“初學(xué)《孫叔敖碑》,一時稱善,后乃流入宋季陋習(xí),無足觀者?!彼运麤]有在畫上留下“無足觀”的筆墨,倒是件幸事。
但在“無用師”之后,百年間此畫不知所蹤,現(xiàn)今畫上的題跋和印鑒中也沒顯示出這段時間內(nèi)這幅畫究竟落在誰手,直到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才再一次浮出水面,這也是這幅畫傳奇色彩上的第一筆。這一筆,是由一個人和一件不那么愉快的事加上的。
沈周的臨摹品
這個人就是沈周,與唐寅、文徵明和仇英并稱“明四家”。相比起唐寅和仇英以風(fēng)流故事和春宮艷畫流芳百世,沈周可絕對是個老實(shí)人。
沈周之所以為《富春山居圖》留下傳奇,是因?yàn)榫尤挥腥顺弥蛑苣眠@幅畫請朋友題字的機(jī)會把它偷走了。而偷走這幅畫的人,就是這個人的兒子。(“請題其上,遂為其子干沒”)
沈周后來在市面上看到這個人的兒子把畫拿出來賣,但是這個老實(shí)人太窮,買不起,就天天想著,終于決定自己按照印象默記臨摹一遍(“余貧,又不能為直以復(fù)之,徒系于思爾。即其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
對一個窮畫家來說,這是紀(jì)念失去摯愛的最好方式。沈周把這段事情作為題記題在自己臨摹的《富春山居圖》上,這是這位傷心老人(這年沈周已經(jīng)60歲了)唯一的紀(jì)念,即使朋友的兒子偷了這畫,老實(shí)的沈周仍然給對方留足了面子,沒有把他的名字點(diǎn)出來。
不過皇天不負(fù)有心人,這幅畫又被沈周的一位朋友樊舜舉購得,具體從誰手里得來的,史無明載。這個樊舜舉在當(dāng)時以清廉著稱,憑明代官員的那點(diǎn)兒俸祿,他是無論如何湊不起買畫的錢的。
當(dāng)樊可能半是同情、半是炫耀地向沈周展示《富春山居圖》時,后者還是相當(dāng)激動,很快應(yīng)允在這幅失而復(fù)見的畫上做了題跋,還很大方地把自己的臨本也送給了樊。于是沈周一幅《富春山居圖》也沒落下,而樊一箭雙雕得了兩幅稀世珍寶。
沈周的臨摹作品在1996年的北京瀚海公司春季拍賣會上,以880萬的巨額成交價賣給故宮博物院。
在董其昌手中幸存
樊舜舉之后,這幅畫又歸安紹芳所有。這位收藏家當(dāng)時正在忙著打官司為父伸冤,所以只在畫上留了兩枚印章,根本顧不上好好兒對后人講講他是如何得到這幅畫的。1591年,安紹芳在最后一場科舉考試中被刷了下來。不久,他的妻子和母親又相繼去世,安紹芳就這樣哀慟而死。
隨后,在1570年,這幅畫又歸了談志伊所得,他倒很有雅興,找來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兒子、著名的收藏家文彭為這幅畫寫了題跋。又招呼了當(dāng)時名噪一時的詩書盟主王穉登和文徵明的得意門生周天球觀畫贊嘆。
1596年,這幅畫又到了董其昌手中。這可是晚明最知名的集書畫收藏一體的大家,名聲不在沈周之下,不過大抵是因?yàn)槎洳?a href="http://www.sykybg.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太優(yōu)渥,沒像黃公望、沈周一樣過過清苦生活,所以他故作高潔的書畫總給人一種隱隱的嬌貴之氣。
董其昌有錢有勢(他最高官職是南京禮部尚書,又和史上太監(jiān)魏忠賢的黨羽保持著曖昧關(guān)系),所以這幅畫很是安穩(wěn)地躺在董家超過200幢亭臺樓閣組成的超級豪宅里。
不過,這位書畫大師的人品實(shí)在不敢恭維。1615年10月,一個叫陸兆芳的小士紳家的使女綠英被董其昌奸淫得逞,藏嬌于白龍?zhí)丁白o(hù)珠閣”。綠英后來乘隙逃回泖口,董其昌唆使其子帶領(lǐng)家奴一百多人前往陸家莊,劫走綠英,地方官府不敢辦案。
一名叫范昶的學(xué)生將董其昌的惡行編成評書到處傳唱,結(jié)果董其昌的家奴又將范昶暴打致死,并且威脅他的家屬不許惹是生非,當(dāng)范家提出抗議時,董其昌的打手將范家80歲的老太太推到河里。
這種惡行,再加上董氏一家長期以來的霸道行為,當(dāng)然激起了民憤。1616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人們喊著“若要柴米強(qiáng)(強(qiáng),方言,指廉價),先殺董其昌”的口號,沖進(jìn)董家豪宅,將一切砸毀焚燒,董其昌的大量收藏被付之一炬,這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慘烈的幾幕劇之一。
此畫作為董其昌的摯愛,一定被他帶在身邊,小心寶藏,看得死死的,不然也不會在那場劫難中僥幸兔脫。
名畫一分為二
為了解決家庭危機(jī),董其昌將《富春山居圖》抵押給了吳達(dá)可。吳達(dá)可收藏了《富春山居圖》以后,在畫卷每段紙的接縫處都蓋了自己的防偽印章,以防止某個不肖子孫將畫割裂賣掉,但即使如此,他還是沒有提防他那個書畫狂熱愛好者的兒子吳洪裕的狂熱行為。
吳洪裕對《富春山居圖》愛到不行,他特意蓋了個“富春軒”專門收藏這幅畫。不過他實(shí)在對這幅畫看得太緊,緊到了溺愛的程度:“與之周旋數(shù)十載,置之枕籍,以臥以起;陳之座右,以食以飲;倦為之爽,悶為之歡,醉為之醒?!?/p>
不過吳洪裕還是很對得起這幅畫的,1644年明朝覆滅,吳洪裕逃難時身上沒帶別的東西,只帶了《富春山居圖》,他是鐵了心要和這幅畫同生共死了。所以在7年后,當(dāng)他臨終時,他才做出如此瘋狂的決定,要將這幅畫燒到“那邊”供自己繼續(xù)把玩愛撫。
于是,就在他的病床前,當(dāng)著他的面,先將初唐書法大家智永和尚的千字文真跡焚毀了。第二天一早,吳洪裕親眼看著家人把《富春山居圖》放進(jìn)火盆里,不過因?yàn)榛馃饋硖珶?,他把臉剛背過去一刻,他的從子吳靜安就用另一幅畫把它換出來了,可惜已經(jīng)焚毀了起首的一部分,整幅畫斷成了一大一小兩截。
斷成兩截的《富春山居圖》,小的那截被重新裝裱,被稱為《剩山圖》;大的那截繼續(xù)以《富春山居圖》為名存在。
乾隆認(rèn)假為真
分成兩段的《富春山居圖》繼續(xù)著自己的傳奇之旅。在吳洪裕之后,它輾轉(zhuǎn)于多位江南名家之手,包括張范我、季因是、高士奇、王鴻緒還有揚(yáng)州巨商安岐。不知道是不是這幅畫被吳洪??駸嶂饑樦耍偸羌辈豢赡偷貜牟丶沂种忻撋?,轉(zhuǎn)到另一個人手中。
1746年,《富春山居圖》到了一個相當(dāng)特殊的人手里,這個人便是自詡文人天子的乾隆皇帝。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哪位皇帝像乾隆一樣幸運(yùn)而長壽,安享了超過一個甲子的太平時光,他89歲的高壽也使他可以不斷地搜羅各地的珍奇書畫。這樣附庸風(fēng)雅的君主是絕對不會放過收藏這一項(xiàng)的。
就像吳洪裕為《富春山居圖》蓋了一間“富春軒”一樣,這位皇帝也為自己最愛的收藏建了一個“三希堂”,所謂的“三?!?,是指在乾隆皇帝眼中引以為傲的三件稀世珍寶: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xiàn)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yuǎn)帖》。
也許是假貨見得太多的緣故,當(dāng)真品《富春山居圖》到達(dá)乾隆皇帝手中時,這位行家皇帝早已傾心于另一幅先入宮的《富春山居圖》了。因?yàn)槟欠陡淮荷骄訄D》的題跋寫的是黃公望送給一個名叫“子明隱君”的人的,所以,它又被命名為“子明卷”,而真跡則因?yàn)槭撬徒o無用師鄭樗的,所以又被命名為“無用師卷”。
當(dāng)兩幅幾乎一模一樣的畫同時出現(xiàn)在乾隆皇帝面前時,這位君主也頗不自信地懷疑過一會兒,還找了懂畫的大臣,包括先前見過“無用師卷”的大臣沈德潛。
皇帝苦苦琢磨了一天,每個人,包括沈德潛都在等待著皇帝的“英明圣裁”。直到晚上,已經(jīng)冒了一天冷汗的臣子們終于等到了皇帝的最終判決:那幅先入宮的“子明卷”是真的,而后入宮的“無用師卷”是假的,只不過畫得也不錯,所以為了展示天子的胸懷寬廣,也一并留下了。
在一片稱頌圣明當(dāng)中,乾隆皇帝命沈德潛將他的欽定鑒定意見寫在那幅假畫上,沈德潛明知其偽,還是很開心地寫了一首頌圣詩,不過這位大臣很是留了個心眼兒,把鑒定的責(zé)任完全推到乾隆皇帝身上。
既然一錯不妨再錯,乾隆真心將那幅假畫當(dāng)做了真品愛撫寶藏,乾隆盡管眼力不如吳洪裕,但是對《富春山居圖》的奇特愛好則不亞于這位前輩。而他喜愛這些書畫的一個方式就是想方設(shè)法地用自己配不上這些名畫的詩文來糟蹋畫家精心設(shè)計(jì)的留白。
對那幅偽造的《富春山居圖》,乾隆皇帝一共提了55處,凡是山水樹石,逮著個空白,他就要把他浮艷的詩文和俗麗的書法填進(jìn)去,直到最后實(shí)在沒地方再題了,他只能寫上他最后的題字:“以后展玩不復(fù)題識矣?!?/p>
真品《富春山居圖》則安安心心地躺在一個終日不見陽光的庫房里,做著它的春秋大夢。
在以后的上百年歲月里,除了偶爾被后世帝王拿出來蓋個“某某御覽之寶”以外,就徹底清凈了。直到半個世紀(jì)前,它重新被請出來,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玻璃展柜里,接受游客贊嘆目光的沐浴,再也不用擔(dān)心和人同吃、同臥、被火燒或者被題上一大堆字的厄運(yùn)了。真正的瑰寶本身已經(jīng)說明了它的高貴,無需多余的贊嘆。
相關(guān)文章
推薦閱讀
- 1元朝大儒耶律楚材 一舉開創(chuàng)了尊儒重文的局面
- 2古代戰(zhàn)爭也有暗器 游牧民族對宋戰(zhàn)爭用“輪圈”
- 3八大胡同到底是哪八條胡同?出過哪些女中豪杰
- 4918事變幕后密聞 張學(xué)良放棄錦州錯失翻盤機(jī)會
- 5清代官員被革職后如何復(fù)出 只要沒死就有機(jī)會
- 6義和團(tuán)員為逃避八國聯(lián)軍報(bào)復(fù) 一夜之間加入洋教
- 7李鴻章支持維新變法?李鴻章為何會保護(hù)維新黨人
- 8名妓柳如是為何選擇上吊自殺?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 9劉備入川為什么不用諸葛亮隨行?為建國做準(zhǔn)備
- 10漢代“公務(wù)員”的俸祿 宮女的年俸可養(yǎng)活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