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忽必烈的失誤 后世元朝皇帝無法有效的統(tǒng)治草原

        2017-03-08 10:03: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個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魯禾帖尼。據(jù)說他是成吉思汗最鐘愛的孫子。從小,忽必烈就同父親拖雷一起

        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個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魯禾帖尼。據(jù)說他是成吉思汗最鐘愛的孫子。從小,忽必烈就同父親拖雷一起征戰(zhàn)沙場,父親去世時他才17歲。

        盡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繼承權(quán)的分配問題,子女們也遵循了他的遺囑,但是到成吉思汗孫子輩掌權(quán)的時代,蒙古國已經(jīng)變得四分五裂。

        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臺汗死后,其妻子昭慈皇后統(tǒng)治了一段時間,后來她的兒子貴由繼承了王位。貴由汗死后,其遺孀欽淑皇后宣布攝政。

        1251年蒙哥當選為蒙古國大汗,他是拖雷和唆魯禾帖尼之子。

        1260年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兄弟之間展開對王位的激烈爭奪。其中最小的弟弟名叫阿里不哥(稱為蒙古草原上的“家族守護者”),他有著身為金帳汗國的汗王哥哥拔都,以及馳騁北方草原的侄子海都的支持。王位的下一位繼承者本是忽必烈,但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反對忽必烈執(zhí)政,認為他過于“漢化”,行為舉止不夠“蒙古化”。

        1260年,忽必烈與宋朝停戰(zhàn),揮兵西北向其弟阿里不哥的駐地哈爾和林進軍。忽必烈大軍攻下哈爾和林后,利用該城同阿里不哥軍隊作戰(zhàn)。終于在 1264 年,迫使阿里不哥對哥哥忽必烈臣服。忽必烈對弟弟進行了大赦,還為其分配了土地,但是忽必烈并沒有放過那些在阿里不哥身邊鼓動其造反的人。忽必烈的侄子海都拒絕歸順,其后30年間一直伺機襲擾中原邊境。

        1271,改“大蒙古”國號為元,1272年遷都元大都(今北京)。隨后即舉兵南下,直至1279年滅南宋。

        元時期地圖,除元朝本土以外還有四大汗國,即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利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聽命于元朝皇帝,但實際上各自為政。

        忽必烈雖被譽為明君,但事實上,他也為元朝后來的衰落埋下隱患。其實,他自己也預見到了蒙古的分裂。俄國的別兒哥從未承認忽必烈的最高權(quán)力地位,始終保持自己所占領(lǐng)土的獨立地位。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獨立的伊兒汗王朝。

        北方的大草原上,海都也保持著他的獨立統(tǒng)治。因此,雖然在忽必烈治下中國的發(fā)展達到了新的頂峰,但不久之后,漢人仍然推翻其繼承者的政權(quán),建立了后來的大明王朝。

        1294年2月,忽必烈逝世。從此以后,再沒有任何一位蒙古統(tǒng)治者能達到他的高度。而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相關(guān)記述也使得忽必烈成為了蒙古專制君主制度下的絕佳代表。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