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孫科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孫科為何不如父親孫中山

        2017-03-07 12:15: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孫科作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唯一的子嗣,他一生的表現(xiàn)被認為平庸無奇,因為沒有什么大的政績和學術可以名揚天下。他甚至被一些國民黨元老拿來和

        孫科作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唯一的子嗣,他一生的表現(xiàn)被認為平庸無奇,因為沒有什么大的政績和學術可以名揚天下。他甚至被一些國民黨元老拿來和蜀漢后主劉禪相提并論,稱其為“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孫科,字建華,號哲生,1891年10月20日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是孫中山和其原配盧慕貞結婚六年后所生。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后,孫科跟隨祖母和母親、妹妹,漂洋過海來到了美國檀香山,投奔伯父孫眉。孫科師從黃端祥學習古典國學,五年的學習為孫科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

        十歲的時候,孫科在伯父的幫助下進入西方學校學習。讀中學的時候,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的父親孫中山也不忘對兒子的教導,從英國寄了一套“人人文庫”叢書給他,這套一百多冊的英文文學書籍,都是名家所著的小說、劇本等。

        孫中山在信中告誡兒子,要想使英文進步快,光靠學校的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閱讀文學名著,久而久之,自然會進步。這些洋溢著濃濃父愛的諄諄教導,時至今日看來仍不過時。除此之外,孫科在中學畢業(yè)時,孫中山還親自幫他挑選學校。

        孫中山和孫科

        嶄露頭角

        1907年,孫科在檀香山加入了父親締造的組織同盟會。之后,孫科兼任了《自由新報》《大聲周報》《少年中國農報》等革命報刊的編譯工作。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孫科曾一度回國,協(xié)助父親工作。

        孫中山辭職后,孫科又來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繼續(xù)深造,主修文科,兼修理科。在美期間,孫科還與相愛了多年的表妹陳淑英修成正果,喜結連理。學習之余,孫科經常受邀講述中國的革命問題,同時還經常為《民生報》編譯俄國革命新聞,以及撰寫國際問題的社論,在讀者之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除此之外,孫科還經常參加社交活動。1914年,孫中山的戰(zhàn)友黃興訪美期間,孫科承擔了翻譯工作。后來孫科回國,擔任了廣東省省長所轄下的廣州市政廳廳長(其實就是相當于廣州市長,但是當時不設市長)。

        孫科能夠被委以重任,不是靠他老子孫中山的光環(huán),而且當時孫中山認為孫科還太年輕,不能委以重任,所以說孫科的任命更主要的是他的確具有一些別人所不具備的才能。不然肯定為人詬病,更會像時下的某些官二代那樣,老子是兒子的通行證,兒子是老子的墓志銘。孫科主政期間,以雷厲風行著稱。

        在任期間,孫科組織審定了廣州組織條例,“明定市政廳下設公安、工務、財政、教育、衛(wèi)生、公用六局”,其中“公安”與“公用”兩局名稱為孫科首創(chuàng),后來被沿用到各個地方,而“公安”一局名稱更是沿用至今。不過當時“公安”所涵蓋的范圍比現(xiàn)在要廣,囊括了警察、自衛(wèi)、消防等。

        后來廣州市政體制改革,廣州改為特別市,孫科擔任首任市長。這一任命充分肯定了孫科之前在廣州市政廳長任上所做的工作,也從側面說明了孫科之所以被委以重任并非是靠孫中山的光環(huán),而孫科也絕非無能之輩。孫科接任后,繼續(xù)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致力于帶領廣州走向近代化。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孫科還致力于提高市民的素質,興辦各種學校,有時還親自去上課。除此之外,他還邀請汪精衛(wèi)、胡漢民等國民黨名流來講課。當孫中山的革命軍出現(xiàn)經濟困難時,還是孫科在廣州為其籌集資金,予以大力支持,因而廣州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重要陣地。

        孫科曾為籌集糧餉竭盡全力,然而有人卻控告他貪污斂財,這種傳言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孫中山聽說后焦慮不安,胡漢民勸慰孫中山道:“除非不做官,做官就免不了招致謗怨。若非哲生盡力,大本營每年的軍需如何張羅?我看哲生對市府經管錢銀,不會有問題,他市長任內連換了三次財政局長。”孫中山聽了胡漢民的分析后,才稍稍釋懷。

        然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孫科亦是如此。1923年,孫科因為籌集軍餉的問題遭到孫中山的責罵。孫科心中以為是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是在挑撥他與父親的不和,一怒之下,孫科用手中的拐杖朝胡漢民打去,胡漢民躲了過去,卻因手杖打到了玻璃上驚動了孫中山。

        孫中山盛怒之下,拔出衛(wèi)士的駁殼槍瞄向孫科,幸而有李烈鈞等人的勸阻,孫科才躲過一劫。估計孫中山大義滅親是假,裝腔作秀是真。他就料到了會有人攔著才這樣,要是沒人攔著,他也真下不去手。您說是嗎?

        這次事件的確錯在孫科,胡漢民是奉了孫中山的命令派人到廣州孫科那里要錢的,孫科不給也就罷了,還撕毀了手令。后來孫中山急于知道軍餉動向,責問胡漢民,無奈之下,只好如實相報。

        不曾想卻遭致孫科的嫉恨,要知道當時選孫科主政廣州時,胡漢民是大力支持的。后來孫科出現(xiàn)貪污風波,也是胡漢民向孫中山勸慰的。所以說孫科這一點做得很不厚道。

        反對蔣介石獨裁

        北伐之時,蔣介石羽翼日漸豐滿,1927年4月8日在南京另起爐灶,組建了所謂的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并且開展殘忍地捕殺共產黨人的清黨行動。而在國民黨一方,寧漢分裂使得許多國民黨人坐臥不安,試圖促成寧漢合流。孫科就是其中撮合兩方最為賣力的一個。

        孫科是孫中山的子嗣,的確是十分適合的人選,因為各方均表示遵循總理遺志,標榜自己是總理的忠實信徒。7月15日,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與共產黨決裂,發(fā)動了歷史上和蔣介石“四·一二”齊名的“七·一五政變”。

        隨后汪精衛(wèi)表示愿意與南京國民政府“和平統(tǒng)一”,時值蔣介石宣布下野,最終促成寧漢合流。不久在1928年6月15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實現(xiàn)了中國形式上的完全統(tǒng)一。

        在政治主張上,孫科曾經是“以黨治國”的鐵桿粉絲,但是,隨著后來國內外形式的變化,他逐漸看清黨治的弊端、政權的腐敗,轉向欣賞英美的民主制度。在國民黨內,他最先提出結束黨治,盡快實現(xiàn)憲政的主張,尤其到了抗戰(zhàn)后期,孫科積極呼吁實現(xiàn)多黨民主政治。

        1928年以后,蔣介石歷任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杖娝玖?、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1931年,因為憲法問題,時任國民政府委員及立法院院長的廣東派人士胡漢民遭到蔣介石的扣押,囚在南京湯山,制造了所謂的“湯山事件”。

        這一舉動立即招致廣東籍黨政軍人士的不滿,并且迅速形成一股猛烈的反蔣浪潮,紛紛要求蔣介石下臺滾蛋。這時候蔣介石就想到了去巴結孫科,于是派國民黨大佬吳稚暉等人去拉攏他。但是,孫科不想跟蔣介石在一塊玩兒,后來設計脫身。

        南下后,孫科和陳濟棠、李宗仁一干人等聯(lián)名通電全國向蔣介石逼宮,限其四十八個小時內立馬滾下臺來。為了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他們還組建了廣州國民政府,孫科四處游走演說:“蔣介石獨裁,中央的一切權力,均為老蔣一人所包辦……蔣介石是個疫鼠,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將其鏟除。”

        這一事件以蔣介石妥協(xié)為最終結果。胡漢民在11月15日被釋放,蔣介石被迫第二次下野,林森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但由于受到宋子文的牽制,孫科在就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辭去了行政院長一職,由汪精衛(wèi)接任。因而孫科也成為國民政府歷史上最短命的內閣。

        孫科并不滿足于這一結果,他的目的是要放棄黨治實施憲政。但是,蔣介石并不愿意這樣。最后迫于外界種種壓力,蔣介石不得不接受孫科這一提議,聲稱:“國民黨責任為訓政完成以后,實現(xiàn)憲政歸權于全民?!?/p>

        清貧桑榆

        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垮臺之后,孫科并沒有馬上去臺灣。1949年3月8日的時候,孫科辭去了行政院長的職務,到香港暫居。四年之后,又移居美國,而移居美國的盤纏是靠賣掉房子湊足的。孫科夫婦到達美國后,幾乎是閑居美國,沒有固定的收入。

        孫科先是在兩個女兒家中寄居,靠她們來養(yǎng)活。兩三年之后,孫科又蟄居在次子孫治強家中。孫科夫婦在與次子共同生活期間,全家分工做家務。孫科負責各個房間的清潔,包括衛(wèi)生間;夫人陳淑英負責廚房的清潔工作;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以及戶外的清潔工作;孫治強的夫人負責照顧兒女以及瑣碎的家務事。由此可以看出,孫科夫婦并不是白吃白住。

        孫科后來遷居他處,為了節(jié)省日常開支,種菜、做飯全都是自己身體力行,生活十分清苦。當時有人曾描述他的生活:“一幢簡陋的平房,沒有仆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十分富足,到處都是書籍。”

        是的,孫科的精神生活是十分富足的,誠如他自勉的那樣:“養(yǎng)浩然氣,讀有用書?!碑斎贿@也有賴于孫中山對其早年的良好教育。在當時國民黨那個物欲橫流、骯臟齷齪的組織里,很少人能有這樣的修為了。他也算是國民黨人士里少有的“看看書”的。

        1965年是孫中山的百年誕辰,加之孫科之前動了手術,他決定回到臺灣。1965年10月29日回到臺灣后,孫科夫婦受到諸多好友的宴請,也曾受蔣介石邀請出任總統(tǒng)府資政的閑差和無實權的考試院長一職。

        1973年9月13日,孫科因心肌梗塞在臺北榮民總醫(yī)院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孫科雖久居高位,卻和父親孫中山一樣“不蓄私財”,所以并沒有留下什么寶貴的遺產。雖然自己的父親頂著耀眼的光環(huán),但是他卻很少打著父親的旗號做事,并且潔身自好,并不像有些官員那樣齷齪不堪。

        盡管孫科的貢獻遠不及孫中山,但他也絕非什么一切靠老子的無能之輩。只是因為孫中山的能耐太大了,后人難以企及,這在歷史上并不鮮見,孫科做得已經很不錯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在民族危難時刻,保留民族氣節(jié),顧全民族大局,但也因其直率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總體來說,孫科還是很值得當今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們學習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