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乾隆皇帝65歲所生公主是誰?細(xì)數(shù)乾隆的十個女兒

        2016-11-25 15:36: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乾隆帝共有10個女兒,其中有5個女兒早夭而未及冊封,年長的4個女兒成年后相繼出嫁,到了晚年只有最小的女兒和孝公主承歡膝下。身為乾隆帝最

        乾隆帝共有10個女兒,其中有5個女兒早夭而未及冊封,年長的4個女兒成年后相繼出嫁,到了晚年只有最小的女兒和孝公主承歡膝下。身為乾隆帝最寵愛的公主,和孝公主是名副其實的天子嬌女。在皇宮中,她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少女生涯。出嫁前皇父百般呵護(hù),出嫁后夫君公婆萬分疼惜,和孝公主可謂享盡人間幸福。然而由于政治婚姻而受政治風(fēng)云的變幻莫測所連累,伴隨著夫家的倒臺,家產(chǎn)被抄,獨(dú)靠一人之力撐住和家。下面就讓樂奀介紹一下這位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和孝公主吧!

        乾隆帝65歲高齡喜得皇十女

        乾隆帝作為“康乾盛世”的承繼者和維護(hù)者,當(dāng)然享有無上的權(quán)威。自然,乾隆極重視養(yǎng)生之道,希望能多享有這無上權(quán)威一些日子。

        不過,做為皇帝,清心寡欲這最基本的養(yǎng)生之道,乾隆帝是辦不到的。所謂“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薄@三個毛病,乾隆一樣不落,款款俱全,而且登峰造極。從我們現(xiàn)在能找到的太醫(yī)院札錄來看,乾隆的養(yǎng)生之道,除了騎射習(xí)武的鍛煉之外,就是食用藥餌。他每天都要噙服少許上好野山參(這跟他的祖父康熙帝不同,康熙帝對參類非但沒有好感甚至深惡痛絕),乾隆帝還常飲藥酒(這些酒的種類很多,其中有一種酒,制作過程中甚至還要埋在深山古松之下)。常服補(bǔ)品。在他常吃的小食中,很多食物的配方都是遵循養(yǎng)生的原則制作的,其中很多甚至是他親自配伍的——例如一種八珍糕,其中的八種成份,都是味道又好又強(qiáng)身祛病的東西(蓮子茯苓薏米之類)。

        作為他養(yǎng)生健身大有成就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在他六十五歲的時候(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后宮的惇妃汪氏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就是乾隆帝的十女兒固倫和孝公主。

        汪氏,十八歲入宮,封為“永常在”。在同時進(jìn)宮的少女里,汪氏算是出色的一個,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臨幸,封為“永貴人”,不久更得以晉封為惇嬪,正式成為皇帝的六宮粉黛之一。乾隆三十九年,并非寵妃的汪氏居然懷孕了,這令六十多歲的老皇帝大喜過望——從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皇十七子永璘出生以來,后宮便再沒響起嬰兒的啼聲。因此他久沒想到,自己和青壯年男子一樣,仍然還有讓女人孕育孩子的能力,那就是說,自己定能得享遐齡。作為一個花甲老人,六十五歲的乾隆不可避免地已經(jīng)開始畏懼死神的降臨。因此,汪氏有孕的消息讓乾隆所感到的欣喜,恐怕僅次于當(dāng)初即位為帝。

        皇十女生在乾隆四十年的正月初三,正是宮內(nèi)宮外都喜氣洋洋地過新年的時候。皇十女的誕生,代表著已過花甲的乾隆帝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他對公主寵愛有加。立下大功的汪氏惇嬪也馬上被冊封為妃。

        備受寵愛的天之嬌女

        和孝公主之所以得到乾隆帝的鐘愛,除了是幼女之外,還因為她長得很像乾隆帝,而且性情剛毅,酷愛身著男裝,跟隨乾隆帝出巡、打獵,騎射的功夫一點(diǎn)也不比男人差。

        乾隆帝對和孝公主呵護(hù)備至,她還沒有出嫁時,便賞賜她金頂轎,寵愛尤勝于其他公主。和孝公主13歲時,被冊封為固倫公主。按照清朝宮規(guī),只有皇后的嫡出女兒,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享受的待遇相當(dāng)于親王,妃嬪的女兒只能受封和碩公主,待遇等于郡王。而十公主居然能被破格封為固倫公主,可見乾隆對這個女兒的寵愛到了何等地步。乾隆帝甚至還曾對和孝公主說過:“如果你是個皇子,我一定會傳位給你?!?/p>

        這并不是不可能。乾隆一生有十七個兒子,可惜大多數(shù)都夭折了。元配皇后富察氏連生兩個嫡子,都沒有成年,庶長子永璜只活到二十三歲,皇三子永璋死時二十六歲。還有一位皇五子即五阿哥永琪(就是《還珠格格》里提到過的那個),是乾隆十七個兒子中最出色的,生母為愉貴妃,從小聰明穩(wěn)重,文武雙全,一表人材,是乾隆最賞識的,滿心要傳帝位于他,因此乾隆三十年時,就破格封他為和碩榮親王,誰知封親王的第二年永琪就病逝了,年僅二十六歲。到乾隆四十年的時候,乾隆的兒子只剩了七個,其中還有兩個過繼給了皇室宗親。剩下的五個乾隆也并不是完全滿意,正因如此,甚至曾經(jīng)有人猜測過,他會不會把皇位直接傳給已經(jīng)成年的孫輩,比如庶長子永璜的兒子綿恩,他年紀(jì)比后來的嘉慶帝永琰還要大些,而且文才武略十分超眾,稱為第一勇士,十九歲就掌管了大清國的頂尖兵力:火器營及建銳營。

        不難想象,假如惇妃此次生下的不是公主,而是皇子的話,不但她自己有成為貴妃、皇貴妃的機(jī)會,歷史都是大有可能改寫的。

        倚仗著女兒,惇妃恃寵而驕,性情也變得殘忍。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惇妃一怒之下,居然把一名宮女鞭笞致死而闖下了大禍。因為清宮的宮女制度與前朝不同,宮女都是在八旗自己的眷屬里挑選出來的;通過正式選秀入宮的女子,一般出身較高,得幸后便能直接封貴人(如后來的慈禧太后,第一個封號就是蘭貴人)。乾隆帝得知后不由勃然大怒,看在十公主的前途而手下留情,只是將她革去妃位,降為嬪級。然而出于對愛女和孝公主的愛護(hù),不久將她恢復(fù)了妃位。小小的女孩兒,挽救了母親及整個汪氏家族的前途和顏面。

        和孝公主不僅深受乾隆帝的寵愛,后宮妃子也對這個任性活潑的假小子十分疼愛,她給寂靜的后宮生活帶來了很多歡笑。

        門當(dāng)戶對下嫁和珅之子

        盡管和孝公主打小像個假小子,但畢竟是個公主。女子的最好歸宿是找一個如意郎君。乾隆帝已經(jīng)老了,他想趁自己還在世的時候,給和孝公主結(jié)一門好親事。什么樣的男人才能配得上他最疼愛的小公主呢?自然是最俊美最能干的男子。

        乾隆帝左思右想,首先想到了和珅,然而和珅比公主大了25歲,又是有妻室的,自然不合適。轉(zhuǎn)念一想和珅的長子,系其正妻馮氏所生,僅比公主小半個月。而且這個孩子與和珅長得一樣俊美,與公主剛好般配。在和孝公主六歲的時候,乾隆帝圈定了他為公主的未婚夫,并賜名為豐紳殷德。豐紳二字是滿語,意為福澤。公主十三歲的時候,乾隆帝開始為女兒籌備大婚的事宜,破格晉封她為“固倫和孝公主”。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十一月,十五歲的固倫和孝十公主出嫁了。乾隆送給女兒的陪嫁豐厚奢華,僅綾緞類的衣料就達(dá)到近兩千匹,可以堆滿一間倉庫?;楹?,十公主與豐紳殷德琴瑟和諧,感情倒也融洽恩愛。豐紳殷德因而被封為固倫額附,官至都統(tǒng)兼護(hù)軍統(tǒng)領(lǐng),內(nèi)務(wù)府大臣。

        夫家倒臺公主遭連累

        雖然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的結(jié)合是一樁政治婚姻,但兩口子確實是天造地配的一對。兩人琴瑟和諧,十分恩愛,經(jīng)常一同外出打獵。公主雖然是天之嬌女,但毫無矯縱之氣,對公婆敬愛有禮,十分關(guān)心額附的前途。

        然而,她的“丈人”(即公爹)和珅卻仗著自己成了皇帝的親家,更加地為所欲為起來;而豐紳殷德也是年少輕狂,仗勢放縱朝野。從小跟隨在乾隆身邊,深諳政事微妙的十公主意識到了平靜中潛藏的危險,正在向自己靠近,但是她對這一切都無能為力,只能時時提醒規(guī)勸丈夫,盡量不要參與公爹的事務(wù)。

        按照自己的承諾,乾隆在登基六十年的時候,將帝位傳給了第十五子永琰,是為嘉慶帝。嘉慶四年的正月初三,十公主剛滿二十四歲的這一天,她的父親、人生的保護(hù)傘乾隆皇帝去世了,享年八十九歲。

        乾隆帝剛?cè)ナ?,對和珅恨之入骨的嘉慶帝便向和家動手了。他當(dāng)天便下旨,革除和珅除軍政大權(quán)并將之軟禁起來了。正月初十,和珅就在乾隆的棺木前束手就擒。正月十八日,剛滿五十歲的和珅便在獄中收到了一條御賜的白帛,懸梁自盡了。隨之,和府被抄,家產(chǎn)被籍沒,朝臣建議剝奪豐紳殷德的爵位。嘉帝慶從小就特別疼愛這個小妹妹,但也從小就痛恨和珅。面對哭成淚人的妹妹,他思來想去,只得扶起她,答應(yīng)饒恕額駙并讓他留襲伯爵,并將和家一半家產(chǎn)歸還給公主和額附。

        和家頹態(tài)畢現(xiàn),靠著十公主的身份,苦苦地支撐著。不過豐紳殷德確是個人材,再加上他是十公主的丈夫,因此,三年后,嘉慶因破白蓮教而大封群臣時,沒有忘記他,將他晉升為公爵。和府似乎又出現(xiàn)了生機(jī)。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公主府里的長史奎福(即管家)因為私怨,向嘉慶帝打小報告,說豐紳殷德有心造反,而且對公主不敬。嘉慶帝經(jīng)過審理發(fā)現(xiàn),豐紳殷德造反純屬誣告,但國喪服內(nèi)侍妾生女確有其事。嘉慶怒火中燒,下旨將豐紳殷德所有的官職都革掉,令其閉門思過。豐紳殷德心灰意冷,開始對道教產(chǎn)生興趣,經(jīng)常與方士之輩探討養(yǎng)生之術(shù)。

        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嘉慶帝恢復(fù)豐紳殷德爵位并命他到烏里雅蘇臺任職。豐紳殷德在任上秉公執(zhí)法,頗有政績。但不久患上癆病。應(yīng)和孝公主請求,嘉慶帝許可豐紳殷德于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回京療養(yǎng),當(dāng)年5月,豐紳殷德病逝,年僅36歲。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曾育有一子,可惜不幸夭折,身后只留下妾室留下的兩個女兒。后來固倫和孝公主過繼一個兒子叫福恩,世襲了輕車都尉,嘉慶帝對豐紳殷德的后人還很照顧。

        豐紳殷德死后,和孝公主主持家政十余年,內(nèi)外整肅,得以小康。道光三年(1823)9月,和孝公主在孤苦冷清中去世,終年49歲。道光帝對皇姑的遭遇備感哀傷、深表同情,曾親臨公主墓前拜祭。

        乾隆皇帝的十個女兒 她們的名字都是什么?

        長女(1728—1729):母為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早殤,末封。

        次女:生于雍正九年(1731).母為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早殤,未封。

        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l—l 792):雍正九年(1721)五月二十四日生,母為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初封今位號。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嫁科爾沁博爾濟(jì)桿持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留住京師。乾隆五十七年(1792)六月二十八日卒,年62歲。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亦作色布騰巴爾珠爾),博爾濟(jì)古持氏(亦作博爾濟(jì)錦氏)。祖班第,為世祖端敏公主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于乾隆八年(1743)被封為科爾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1747)娶固倫和敬公主.成為額駙。乾隆十七年(1752)晉襲親王。乾隆二十年(1755)以功賜食雙體,增護(hù)衛(wèi)一倍。是年九月坐縱賊罪削爵嚴(yán)禁。乾隆二十三年(1758)復(fù)以軍功封親王。七月受傷還京。乾隆三十二年(1767)授理藩院尚書,旋即因病免任。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金川軍務(wù)參贊大臣,個久即被劾革職削爵,在家圈禁。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復(fù)固倫額駙,仍授金川軍務(wù)參贊大臣,七月加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乾隆四十年(1775)三月二十八日卒于軍次。四月詔還親王爵。謚為毅。

        四女和碩和嘉公主(1745——1767)生于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日,母為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今位號。三月嫁給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1767)九月初七日卒,年23歲。額駙福隆安(1746—1784),字珊林,乾隆十一年(1746)生。父傅恒,官至大學(xué)士.封一等忠勇公,為乾隆孝賢純皇后親弟。乾隆二十三年(1758)福隆安授和碩額駙,乾隆二十五年(1760)娶公主。是年七月襲父爵,封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書,兼軍機(jī)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月加太子太保。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二十四日卒,年39歲。謚為勤恪。

        五女(1753——l755):乾隆十八年(1753)六月二十三日生,母為皇后納喇氏。乾隆二十年(1755)四月二十二日殤。未封。

        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十七日生,母為忻貴妃戴佳氏。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二十六日殤,未封。

        七女固倫和靜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1756)七月十五日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封今位號。七月,嫁給拉旺多爾濟(jì)。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20歲。額駙拉旺多爾濟(jì)(?一1816),博爾濟(jì)吉特氏,額駙超勇親于策凌之孫。札薩克和碩親王成袞札布第七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封為世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娶固倫和靜公主,授固倫額駙,一般都叫他七額駙。乾隆二十六年(1771),襲封超勇親王。乾隆四十年授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尋兼都統(tǒng)。嘉慶八年(1803)閏二月,嘉慶帝乘輿行至順貞門時,侍衛(wèi)成德伏于門側(cè),突出行刺。侍衛(wèi)丹巴多爾濟(jì)急出抵御而受傷,幸好拉旺多爾濟(jì)將成德抱住,其他侍衛(wèi)一擁而上將成德擒獲殺死。嘉慶帝因其救駕有功賜御用補(bǔ)褂,洊充上書房總諳達(dá),并封其子巴彥濟(jì)噶勒為輔國公。據(jù)說還有一次隨嘉慶帝至木蘭圍場打圍,與熊搏斗,再次救駕,因此成了跛子。嘉慶二十一年(1816)因病乞歸,五月十六日即去世。

        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二月初七日生,母為忻貴妃戴佳氏。乾隆三十二年(1767)五月二十一日殤,年11歲。未封。

        九女和碩和恪公主(1758——l780):乾隆二十三年(1758)七月十四日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封今位號。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嫁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一月十九日卒,年23歲。額駙札蘭泰(?一1788),烏雅氏,父為協(xié)辦大學(xué)士,—等武毅謀勇公兆惠。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札蘭泰襲父爵,封一等武毅謀勇公。乾隆三十六年(1771)授散秩大臣。乾隆三十七年(1772)娶和碩和恪公主。乾隆五十三年(1738)三月十七日卒。

        十女固倫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三日生,母為敦妃汪氏。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指配和珅之子豐紳殷德。乾隆五十一年(1786)八月賜乘金頂轎。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封今位號。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嫁豐紳殷德。嘉慶四年(1799)正月和珅得罪,家被抄,嘉慶帝命留資贍養(yǎng)。嘉慶十五年(1810)豐紳殷德卒。公主亦于道光三年(1823)九月初十日去世,年49歲。固倫和孝公主為乾隆最小公主,素被弘歷喜愛。從未嫁即賜乘金頂轎及嘉慶時受和珅牽連而獨(dú)留資贍養(yǎng)便可說明。額駙豐紳殷德(1771一1810):字天爵,號潤圃。父和珅,鈕枯祿氏,官御前大臣、軍機(jī)大臣、戶部尚書、晉遷大學(xué)士封忠襄伯。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將十女指配,即賜名豐紳殷德。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成婚。乾隆五十五年(1790)授散鐵大臣。嘉慶四年(1799)和伏法,豐紳殷德以公主故免連坐,仍給伯爵,授散秩大臣。嘉慶七年(1802)十二月賜民公品級,嘉慶八年(1803)因事罷,尋授副都統(tǒng)。嘉慶十二年(1807)仍授伯爵品級。嘉慶十五年(1810)四月再晉公爵品級,旋于四月十七日卒,得年40歲。

        養(yǎng)女和碩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為和親王弘晝,母為福晉烏札庫氏。公主為弘晝長女,乾隆初撫養(yǎng)宮中,封和碩和婉公主。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嫁巴林博爾濟(jì)吉特氏德勒克。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十七日去世。額駙德勒克(?—一1794),博爾濟(jì)吉特氏??ね醐U沁長子。乾隆十五年(1750)娶公主。乾隆二十一年(1756)襲封巴林輔國公、在內(nèi)廷行走。乾隆四十八年(1783)晉貝子,尋晉理藩院額外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