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曾國藩是如何滅掉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的
1862年5月底,總指揮曾國藩帶著九弟曾國荃進圍天京。曾國藩將自己的指揮部設置在雨花臺,命令彭玉麟率水師駛進河口,堵死天京城的水路出口。坐鎮(zhèn)蘇州的忠王李秀成會同侍王李世賢、護王陳坤書等十三王領軍四十萬,號稱六十萬,三路來救。天京城外,遂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幾十萬人互相廝殺,每日都有上千人離開人世。曾國藩的湘軍極是兇悍,頂著太平軍的如海如潮的攻勢,血拼了五個多月。到了十一月,天氣越來越寒冷。
誠如曾國藩的幕僚王闿運所說:“太平軍向來罕打慘烈的肉搏戰(zhàn),平時不過倚仗大炮的聲勢震嚇對手,等對手稍微恐懼,便發(fā)動沖鋒。而且,太平軍的將領驕橫不得人心,自己又惜命怕死,總體來說,后期的太平軍沒什么優(yōu)秀將領,軍隊全是烏合之眾,作戰(zhàn)力遠不能與金田起事之初相比!”果然,李秀成眼見解圍無望,匆匆于26日下令撤軍,轉而進軍長江北岸,希望借此調動湘軍,以減輕天京的壓力。
可是,李秀成所部太平軍,經過天京城下長長幾個月的廝殺,已成疲兵,竟然沒能攻克一座安徽以北的城池,遑論牽制天京城下的湘軍?而李秀成遠離了自己的基地蘇州,戈登的“常勝軍”即從常熟殺出,連克昆山、太倉、陽新、江陰,于1862年底占領了蘇州。
蘇州既失,天京遂成孤城。李秀成只好停止北伐,殺入天京,苦勸洪秀全棄城遠走,他日徐圖再起。已經過慣了帝王生活的洪秀全拒絕接受現實,切責李秀成說:“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于水!”
洪秀全不走,等待他的將是坐困待斃的結局。但是,洪秀全命好,天京尚未失守,他已于該年6月1日壽終正寢離開人世。洪秀全已經升天拜會上帝,眾人便于6月6日擁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登基”。洪天貴時年16歲,是為幼天王。
1864年7月19日,湘軍一鼓作氣,用炸藥炸裂了天京城墻,洶涌而入。李秀成率千余將士死護幼天王出逃。由于湘軍的濠壘層層疊疊,在一連串的左沖右突過后,君臣走散。李秀成英雄失路,于一座破廟中被俘。幼天王則在將士護衛(wèi)下輾轉到達了浙江湖州,與堵王黃文金、輔王楊輔清、干王洪仁玕等人會合。這時候的太平軍,已如晨曉殘星,光景難再。清軍進圍湖州,太平軍支撐不住,四散奔逃。這次,護衛(wèi)幼天王出逃的是干王洪仁玕。
洪仁玕和幼天王一路竄遁,到了江西東南部石城的楊家排,中了清軍的埋伏。洪仁玕和尊王劉慶漢、昭王黃文英等人被擒殺于南昌。幼天王孤身逃脫,在荒山老林中胡亂游走,最后,也于10月25日被清軍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