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軍閥全是兄弟:結義只是一種手段
對蔣介石而言,對絕大多數(shù)結拜弟兄都只是利用和控制,而無什么真正的“兄弟情分”。結拜兄弟只是為了建立并維持小圈子,達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已。
時而舉杯把盞、稱兄道弟,發(fā)誓要共患難,同生死,情義何其大?時而刀槍相向,大打出手,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仇恨何其深?
“當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老百姓對這類把戲看得最為透徹。怎能如他們所表白的那樣,只是“誤會”和“被蒙騙”?
有用時信誓旦旦,似乎情同手足;無用時,棄之如敝屣,甚至反目為仇,仿佛不共戴天,是蔣介石對待結盟弟兄的慣用伎倆。
1927年初,蔣介石為了拉攏李宗仁、馮玉祥充當北伐的先鋒,先后與二人結拜為兄弟。蔣介石與李宗仁互換的蘭譜上寫著四句誓詞:“誼屬同志,情比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庇纱丝梢姡舜藭r已結成了生死與共的小圈子,似乎不是兄弟已情同兄弟了。但曾幾何時,誓詞仍在耳畔回響,蔣桂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蔣介石既想利用桂系的力量北伐,又不愿桂系占領更多的地盤,因而為爭奪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qū),蔣介石與李宗仁這二位還在稱兄道弟的盟兄弟,竟拉開架勢,大打出手了。所謂的“兄弟情分”早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灰飛煙滅了。
樣,對于曾經(jīng)發(fā)動“首都革命”驅逐清廢帝出故宮、占據(jù)西北、虎視中原的馮玉祥,蔣介石也以與之結拜為兄弟相籠絡,以鼓動其充當“二次北伐”的先鋒。蔣介石寫給馮玉祥的手書上這樣寫道:“安危同仗,同苦同嘗,??菔癄€,死生不渝。”同樣也結成了生死小圈子。但墨跡未干,蔣馮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蔣介石與馮玉祥為爭奪中原控制權,展開了一場空前規(guī)模的血戰(zhàn)。善于見風使舵的閻錫山和被蔣介石所利用的張學良也先后加入到了這場被稱為中原大戰(zhàn)的軍閥混戰(zhàn)之中。各方總參戰(zhàn)兵力達100多萬,戰(zhàn)火燒遍20多個省,是一場空前的民族大浩劫,其規(guī)模竟超過了世界大戰(zhàn)的一些著名戰(zhàn)役。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參戰(zhàn)各方,除閻錫山之外,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與蔣介石都是結拜盟兄弟。
一切為了自己的圈子,結拜兄弟只不過是互相利用和排擠的遮羞布而已。
曾經(jīng)有一幅名為《軍閥圖》的漫畫形象地畫出了軍閥們貌合神離、勾心斗角的種種丑態(tài):蔣介石一手拿著美元,一手舉著長槍;馮玉祥一手捧窩窩頭,一手舉大刀;閻錫山戴著瓜皮小帽和老花鏡,一直在低頭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張學良一手牽著洋狗,一手摟著美女的腰。
這真是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軍閥“兄弟”爭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