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實的黃飛鴻 認(rèn)識十三姨因被當(dāng)眾打耳光
黃飛鴻(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黃錫祥,字達(dá)云,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嶺南武術(shù)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jì)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yī)。1924年8月,廣州商團(tuán)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趁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fā)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jīng)營數(shù)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于戰(zhàn)火。黃飛鴻經(jīng)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終年78歲。黃飛鴻身后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提起黃飛鴻,人們很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武俠片中那個功夫超群、行俠仗義的大俠。以他為題材的影視劇已經(jīng)超過百部,2001年這個記錄進(jìn)入了《吉尼斯世界紀(jì)錄大全》。然而影視劇中有關(guān)黃飛鴻的事情大多是虛構(gòu)的,編得玄而又玄。本文記錄的是幾件黃飛鴻的真事,讀后也許你會對他有不同的了解。
神秘“無影腳”
很多影視劇中,黃飛鴻成名江湖的“無影腳”厲害非凡。觀眾都認(rèn)為“無影腳”是黃飛鴻獨創(chuàng),其實歷史上黃飛鴻還是從其他武師那里學(xué)習(xí)的“無影腳”呢。
黃飛鴻在佛山開武館小有名氣后,有位叫宋輝鏜的拳師找上門來,硬要與他切磋武藝。黃飛鴻推卻不了,一場特別的比武就這樣開始了!
因不知對方底細(xì),黃飛鴻先以防守為主,以伏虎拳迎戰(zhàn)。兩三個回合之后,黃飛鴻轉(zhuǎn)守為攻,他用“工”字伏虎拳連破宋輝鏜的蝶掌。宋輝鏜一聲喊:“看拳!”連續(xù)不斷出拳,左右開弓,令黃飛鴻眼花繚亂。正當(dāng)黃飛鴻為防對方鐵拳而招架時,冷不防中了宋輝鏜的飛來之腿。連退幾步后,黃飛鴻叫了聲:“好厲害!這叫什么功夫?”
“見笑了,這叫‘無影腳’!”宋回答道。
“好一個‘無影腳’,真是來得無影無蹤!”黃飛鴻誠懇地說,“宋師傅的‘無影腳’真是太神奇了,如果你愿意的話,我愿拜你為師學(xué)‘無影腳’,不知宋師傅意下如何?”
宋輝鏜打斷黃飛鴻的話,“咱們武藝不相上下,我怎能做你的師傅呢?此話欠妥,黃師傅不必如此謙虛。”其實武功不相上下固然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宋輝鏜沒說出來,這就是“無影腳”被他視為至寶,因為這是他從他妻子那里學(xué)來的,是他克敵制勝的絕招,他不愿輕易傳人。
“宋師傅,你是不愿教我這一絕技吧?”
黃飛鴻天性耿直,說話沒遮攔,直接點到宋輝鏜的要害。宋輝鏜有點不好意思,趕忙說:“既然是來切磋交流,怎么會這樣小家子氣呢!我還想學(xué)黃師傅的絕招呢!”宋輝鏜的話倒也是實話,他忍不住想學(xué)黃飛鴻的鐵線拳和伏虎拳絕技。于是他提出以“絕”易“絕”,彼此互相傳授秘技:“我教你‘無影腳’,你教我鐵線拳、伏虎拳,怎么樣?”
雖然以一易二,在一般人看來不劃算,黃飛鴻聽宋這么一說還是大喜過望,立即答應(yīng)下來。從此,“無影腳”在黃飛鴻那里得到發(fā)揚(yáng)光大,在江湖上名噪一時。
香港斗洋犬
1876年,有個西方人帶著一只巨大兇猛的狼犬來到香港,在香港的大街小巷貼滿了廣告,自稱這只大狼狗能與人搏斗,如果愿意接受與狼犬比試,贏了可得50港幣的獎勵,輸了只需出5港元的費(fèi)用。旅港華人見洋人帶著洋狗來挑釁,紛紛上臺與狼狗搏斗,結(jié)果好幾人被狼狗抓傷咬傷,敗下陣來。
黃飛鴻應(yīng)邀來香港攻擂。觀看了一天他人與洋犬搏斗后,第二天他即上臺。已了解此狼狗攻擊特點的黃飛鴻沉著應(yīng)戰(zhàn),狼狗雖猛撲了許多次,黃飛鴻只是騰躍躲避而已,也不反攻。
觀眾都以為黃飛鴻害怕狼狗的兇猛,都替他捏了把汗。其實黃飛鴻哪里是怕這條狼狗,他處處以退為進(jìn),忽左忽右,是要讓狼狗消耗體力,借此先亂犬性。果然狼狗攻擊無果后累得直喘大氣,黃飛鴻見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便側(cè)身向前移步,狼狗張著大口露著利齒猛撲過來,想咬黃飛鴻的腳踝,黃飛鴻縱步疾走,身體作猴行之狀。等狼狗撲向他的一剎那,他突然用兩手合掌向狼狗頭上用力拍了兩下巴掌。狼狗聽到響聲,仰起頭往上看,黃飛鴻趁機(jī)用“點子腳”出擊,飛腳如風(fēng)又急又猛,一下子踢中了狼狗的背脊。這一腳又準(zhǔn)又狠,把狼狗的脊梁骨踢斷了!只見狼狗倒在地上,不停地哀號,聲音非常凄厲。
按照事先簽訂的協(xié)議,黃飛鴻上前向洋鬼子要回5港元押金,同時要對方付給他50港元的獲勝獎金。這個洋鬼子竟依仗著自己人高馬大,提出無理要求:“我的狗輸了,但我人沒輸,你若想要獎金,必須打敗我才行?!秉S飛鴻對洋鬼子說:“比武要講信義,既然你我要比試,就必須再立協(xié)議,找出公證人?!毖蠊碜訜o奈,只好畫押簽字。
洋鬼子自以為身體健壯又懂一點拳術(shù),雙方較量剛一開始,他就舉拳直打黃飛鴻胸前。黃飛鴻見這“番鬼”來勢兇猛,硬來不是那么容易,便騰挪閃躲,瞅準(zhǔn)機(jī)會,用腳插入對手馬步內(nèi),再用“勾彈腳法”,用力一彈一撬,兩手再向他身體猛推,上下夾攻,打得洋鬼子狼狽不堪。猝不及防的洋鬼子重重地摔在地上。
洋鬼子摔得不輕,在地上動彈不得,示意手下人趕緊付錢給黃飛鴻。黃飛鴻打敗洋犬洋人的第二天,香港各大報刊用套紅標(biāo)題,報道了這個特大喜訊。黃飛鴻被港人譽(yù)為“民族英雄”。
真假“十三姨”
在有關(guān)黃飛鴻的電影中,十三姨的形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說十三姨是香港少女陸阿寬,也有人說“十三姨就是黃飛鴻的第四個妻子莫桂蘭”。其實十三姨是虛構(gòu)出來的,阿寬與莫桂蘭都不是十三姨,不過黃飛鴻與她倆相識卻都充滿了戲劇性。
在香港大笪地的市場,黃飛鴻碰見一惡霸強(qiáng)占小販彭玉的攤位,他就出來主持正義痛打了惡霸。次日,十幾個持刀握棍人前來找黃飛鴻尋仇,雙方打得難解難分。黃飛鴻見對方人多勢眾,就且戰(zhàn)且退,在一個小巷邊,一個少女從窗口探頭張望,向他示意,讓他上樓避難。黃飛鴻身子騰空一躍,借勢跳上二樓,迅速從窗口進(jìn)了屋內(nèi)。眾流氓尋不到黃飛鴻,也就作鳥獸散了。
獲救后黃飛鴻問過姑娘尊姓大名,獲知她叫陸阿寬,便再三致謝。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事后寫了致謝信并買了禮物托人帶去香港,讓黃飛鴻在港的徒弟陸正剛上門致謝。后來陸正剛還認(rèn)了陸阿寬為誼妹,阿寬后來定期到陸的武館學(xué)武。陸阿寬顯然不是徐克導(dǎo)演的黃飛鴻電影中那個打著小洋傘,還會教黃飛鴻說“愛老虎油”(I LOVE YOU)的十三姨。
黃飛鴻一生中有四位妻子。第一個妻子羅氏婚后才三個月就病故了,其他兩位妻子也只共同生活了幾年就病亡。有一次黃飛鴻應(yīng)邀來到佛山疊溶鄉(xiāng)舞獅演武,表演時不慎將布鞋踢飛了。由于他腳勁大,飛出的布鞋直奔臺下的觀眾,竟不偏不倚打中村姑莫桂蘭的前額。據(jù)說來看表演前,莫桂蘭曾與村中二嬸開玩笑打賭,如果她敢上臺摑黃飛鴻巴掌,二嬸就給她幾兩銀子。正找不到機(jī)會的莫桂蘭乘機(jī)快步奔到臺上,她一手拿著黃飛鴻踢飛的布鞋,另一只手一巴掌打在黃飛鴻臉上。
莫桂蘭“怒氣沖沖”地說:“你算什么名拳師,將鞋打到別人頭上。如果是手中的武器脫手,豈不要傷及無辜?”黃飛鴻被她說得心服口服。不打不相識,1915年,時年59歲的黃飛鴻與小他整整40歲的莫桂蘭喜結(jié)良緣,此后這對志同道合的恩愛夫婦相依為命。莫桂蘭也通武藝,是個超凡脫俗的女中豪杰,黃飛鴻去世后,她重開寶芝林藥店,并把黃飛鴻的武藝發(fā)揚(yáng)光大。但莫桂蘭并沒有留過洋,與十三姨的故事也有出入,不過她敢愛敢恨的性格倒和十三姨有幾分神似。
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黃飛鴻隨劉永福將軍赴臺灣抗擊日軍,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可惜記錄他這方面的資料實在太少。武藝與人品俱佳的黃飛鴻,當(dāng)時與霍元甲并稱為“南北雙俠”,被后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