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舞蹈 鄂溫克族美麗的天鵝舞
2016-05-27 19:27: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斡日切”鄂溫克語意為“天鵝”。斡日切舞是鄂溫克族民間娛樂性的舞蹈。傳說,清朝中葉鄂溫克官兵1000。
多人受派遣來呼倫貝爾戍守。在一
“斡日切”鄂溫克語意為“天鵝”。斡日切舞是鄂溫克族民間娛樂性的舞蹈。傳說,清朝中葉鄂溫克官兵1000。
多人受派遣來呼倫貝爾戍守。在一次戰(zhàn)斗中,鄂溫克兵丁被圍困。在十分危急時刻,遠(yuǎn)處突然傳來一陣震耳的“給咕”、“給咕”的聲音,大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
敵軍誤以為鄂溫克官兵的援軍開到,遂撤兵。原來是成群的天鵝遮天蔽日地飛過來了,使鄂溫克官兵轉(zhuǎn)危為安。
為了表達(dá)對吉祥之鳥“斡日切”的感恩和愛戴之情,鄂溫克人常在節(jié)慶佳日身著盛裝,肩披白布似天鵝翅膀,頭頂一塊紅布似天鵝冠,伸展雙手上下擺動似天鵝飛翔起落。
斡日切舞人數(shù)不限,男女均可參加。
一般是二人對舞,其他人圍觀助興,到了高潮時男女可一起下場,多人齊舞,女子居多。每場一開始,以唱為主,曲調(diào)悠揚緩慢、委婉動聽,隨著曲拍滑步慢舞;繼而以舞為主,歌曲轉(zhuǎn)為歡快,舞步隨之加大。舞步大多顛腳。
齊舞時,男女站成里外兩圈,面向里(男外圈女里圈),左右伸展雙肩,雙肘下壓,腕部抬起與手平行,手心向下。隨著節(jié)奏一拍一次拉軟腕。腳為腿步,男圈左轉(zhuǎn),女圈右轉(zhuǎn),并可里外兩圈交錯。
當(dāng)交錯時雙手由旁至前到頭上,再從頭上到前,配合著男“口古”,女“給”交替呼叫。其呼聲,恰似“天鵝”從高空降落時的聲音,十分逼真,動作優(yōu)美,形式獨特,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