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孜別克族服飾 烏孜別克族男子服飾啥樣
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舞蹈,優(yōu)美輕快。樂器大都為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婦女善刺繡,喜歡在衣邊、床單、枕頭和花帽上繡刺各種圖案,十分精美。烏孜別克族的傳統(tǒng)服飾具體體現(xiàn)了烏孜別克族獨特的審美觀點。以其華麗精美、別致美觀的服飾為中國服飾文化增添了瑰麗的姿彩。
烏孜別克族男子夏季喜歡穿綢制的套頭短袖襯衣,襯衣的領口、袖口和前襟開口用紅、綠、藍相間的絲線繡成各種美麗的彩色圖案花邊。春秋兩季,穿長過膝蓋的長裕袢,腰束綢段或棉布制成的三角形繡花腰帶。冬天穿毛衣、毛褲、羊皮襖等。烏孜別克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
男子的傳統(tǒng)服裝是一種長度過膝的長衣,長衣有兩種款式,一種為直領、開襟、無衽,在門襟、領邊、袖口上繡有花邊。衣服上有花色圖案,十分美觀;另一種為斜領、右衽的長衣,類似維吾爾族的“裕袢”。腰束三角形的繡花腰帶,一般年輕人的腰帶色彩都很艷麗,所穿襯衣的領邊、袖口、前襟開口處都繡著紅、綠、藍相間的彩色花邊圖案,老年人卻愛穿黑色長衣,腰帶的顏色也偏于淡雅。烏孜別克族對長衣的布料十分講究,過去多用“伯克賽木綢”(一種質地厚軟的綢料)或金絲絨,現(xiàn)在也用各種質地優(yōu)良的毛料。
烏孜別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為主。面食以馕最為常見,其做法與維吾爾族烤馕方法大同小異,民間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在面粉內加牛奶、清油(植物油)、羊油或酥油烤成的馕稱為油馕,在馕中加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拌成餡烤成的馕稱為肉馕。除油馕和肉馕外,還有窩窩馕、片馕等數(shù)種。
大米多用來做抓飯。烏孜別克族抓飯的制作方法基本一致;制作素抓飯不加肉,但要加入適量的葡萄干、杏干等干果,香甜可口,故又稱甜抓飯。肉食以牛、羊、馬肉為主,喜食抓肉、烤肉和土豆燉肉(烏孜別克族語稱“庫爾達克”)和一種用蛋清、白糖制成的甜食“尼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