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藝術 門巴族傳統(tǒng)木碗是什么樣的
2016-05-24 18:29: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關于木碗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 藏區(qū)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門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將泥碗摔碎了。聰明的木匠臨
關于木碗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 藏區(qū)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門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將泥碗摔碎了。聰明的木匠臨時加工了一只大木勺使用。后來,人們覺得這木勺輕便,耐用,逐漸也就產(chǎn)生了木碗并進入了人們的家庭。
制作木碗不是簡單的事。一要上山選材,以節(jié)大、疙瘩多的樹為佳;二是風干,造出的樹節(jié)、樹段風干十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三是制坯;四是細磨,這一工序要求精工細作,做到四周厚薄勻稱,劃線準確,碗底平穩(wěn);最后是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區(qū)一種加魚草擠汁涂抹碗壁內(nèi)外,成為桔黃色,使木碗美觀、色鮮。
除了工藝精良之外,門巴族木碗之所以能受到喜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涂抹木碗用的染料多是純天然的。制作木碗,要選用質(zhì)地堅硬的桐樹、桑樹或樺樹的樹干、樹節(jié)或樹疙瘩做原料,經(jīng)過切削刮制而成。精細 的木碗,要經(jīng)過五、六道工序,紋路清晰,厚薄均勻,再涂上鮮紅的染料,令人愛不釋手。
據(jù)說用這種木碗喝酥油茶,茶的香氣濃郁撲鼻,且攜帶輕巧方便,深受藏民喜愛。門隅北端的麻瑪村,是聞名的“木碗之鄉(xiāng)”。老藝人噶爾拜白馬制作的木碗,遐邇聞名。
集市上,這種小巧玲瓏的木碗,常被外地人帶回家鄉(xiāng),作為工藝品珍藏。現(xiàn)在,木碗制作已成為當?shù)亻T巴族群眾創(chuàng)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門巴木碗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工序復雜,造型美觀,是門巴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