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前該做哪些準備 真的有講究
做腸鏡是發(fā)現(xiàn)腸道問題的重要方法 ,然而許多人一聽到“腸鏡”二字就會感到害怕。不少人在第一次做腸鏡時還會遇到諸多意想不到的麻煩,甚至會被醫(yī)生要求重新做腸道準備后,再次檢查。
哪些人需要行腸鏡檢查?
如果以下這些癥狀持續(xù)兩周或兩周以上,即應去醫(yī)院檢查;
①排便習慣改變:經(jīng)常腹瀉或便秘;和以前相比,糞便形狀改變或變細;
②黏液血便: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色血液和黏液;
③里急后重感:總是感覺大便沒有排完,但排便卻又排不出便;
④持續(xù)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⑤貧血經(jīng)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
那么準備做腸鏡檢查要做哪些準備呢?
【檢查前】
1.飲食:檢查前2日進低渣飲食,檢查前1日晚餐進半流質(zhì)少渣飲食,如稀飯等(不建議喝牛奶,避免脹氣),不吃蔬菜及西瓜等帶籽水果。
2.腸道清潔:腸鏡檢查的成敗,腸道的清潔度是關鍵,口腹瀉藥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和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1)導瀉方法:檢查前1日晚口服果導2片,檢查當日上午10:00需先口服硫酸鎂導瀉(請護士指導泡硫酸鎂粉方法),半小時后再開始口服溫開水兌糖鹽水共2000~2500ml,服用后,可適當多走動活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
2)有極少部分患者在腸道準備過程中會發(fā)生嘔吐,這可能與硫酸鎂的刺激及短時間內(nèi)大量飲水有關,可將硫酸鎂混入飲料后口服,然后緩慢口服白開水,以不感到明顯腹脹為標準。
3.導瀉效果觀察:一般半小時左右后即開始排便,(若飲水結束4小時后仍未排便,則為無效),一般患者連瀉5-7次即可基本排清大腸內(nèi)糞便,腹瀉至排出液呈清水樣無糞渣為好,如果檢查時腸道仍有許多糞便,就會影響進鏡和觀察,甚至不能完成全大腸檢查,如未能排清則需及時告知醫(yī)生護士,必要時行灌腸處理,清腸后應嚴格禁食。
4.能力補充:對于年老體弱、體質(zhì)差、腹瀉次數(shù)較多及檢查時間較長者,醫(yī)生會適量經(jīng)靜脈輸液,以補充熱量,保持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