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白附片的功效是什么
很多人看病治病都比較喜歡中醫(yī),畢竟中醫(yī)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治病方式,而且各種的中草藥治病效果奇特,就連一些西醫(yī)治不好的病,只要用中醫(yī)治療就可以治愈。而且重要的性情溫和,并不會產(chǎn)生很大的副作用,而西藥就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在中藥當(dāng)中,白附片的功效有哪些呢?
功效
白附片是大溫?zé)嶂帲谢仃柧饶?、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風(fēng)寒濕痹等癥。
對比區(qū)別
白附子與白附片
白附子與白附片是兩種不同的藥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稱相近,常易混淆,但它們的功效迥異。
不同加工
白附片,是將附子剝?nèi)ネ馄?、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過、曬干,或用硫黃薰白。而附子是烏頭的根,烏頭是劇毒中藥,將烏頭用膽馬水浸漂后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不同功效
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濕化痰、祛風(fēng)止痙和解毒散結(jié)的作用,臨床上用于風(fēng)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白附片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fēng)寒濕邪的功效,臨床上用于亡陽癥、陽虛癥及痹痛。
白附片與黑附片
白附片與黑附片統(tǒng)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樣。
不同加工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nèi)ネ馄?,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xí)稱“白附片”。
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黑附片(黑順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diào)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xiàn)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xí)稱“黑順片”。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并有縱向?qū)Ч苁?。質(zhì)硬而脆,斷面角質(zhì)樣。氣微,味淡。
相同功效
兩者統(tǒng)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兩者都是附子的炮制加工品,在功效方面,兩則也相近,但稍有區(qū)別.。
【性味與歸經(jīng)】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 鹽附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干燥處,防潮。
如果大家去購買白附片,那么一定要記得不能與其他的藥材弄混,比如白附子與白附片就不是一類藥材,雖然叫法有些類似。如果選錯了藥材的話,不但浪費了金錢,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危險,畢竟治療藥物是非常嚴格地,用錯藥物很可能出現(xiàn)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