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醫(yī)養(yǎng)生 > 正文

        中醫(yī)教你如何保健胃腸功能

        2017-02-03 10:19: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除了穴位按摩之外,中醫(yī)師提醒,夏季炎熱、多雨高溫,出汗過多易耗傷氣陰,若又因精神緊張而造成神經與內分泌功能受到影響,容易有消化力減弱、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

        中醫(yī)教你如何保健胃腸功能

        中醫(yī)教你如何保健胃腸功能

        中醫(yī)教你如何保健胃腸功能

        現(xiàn)代人的腸胃道三天兩頭鬧脾氣,出現(xiàn)便祕、腹瀉、胃酸過多、胃炎等癥狀,為了擺脫不適,許多人藉著穴位按摩保健腸胃道,但中醫(yī)師提醒保健胃腸要對時,除了把握早上5點至9點的腸胃經運行時段,還要延長至11時脾經當令之時,按摩下三皇穴位,增強消化和運化功能,提升保胃顧腸的效能。

        保健胃腸功能養(yǎng)生首重早上5點至11點

        人體五臟六腑的運行具有連動性,在《黃帝內經》所列的12時辰經絡運行理論中,每個時段都對保健腸胃有其特殊的意義和關聯(lián),例如凌晨1點至3點的丑時走肝經,適合肝臟代謝人體包括腸胃道的毒素;凌晨3點至5點寅時,主掌的肺經因與大腸相表裡,熬夜不僅傷肺,也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功能受損。

        5:00-7:00卯時:大腸經

        不過,較直接影響胃腸道功能的時辰還是在早晨5點至11點之間。清晨5點至7點卯時,由大腸經主管全身氣血流動與身體的循環(huán),建議此時晨起喝杯溫開水,有利于養(yǎng)成排便的習慣,且把腸道中的廢物排出體外,減少發(fā)炎因子。

        7:00-9:00辰時:胃經

        7至9點辰時,不只是需補充食物的陰陽轉化之際,更是胃經當令之時,磨化能力最強,此時最好的養(yǎng)生方法是吃早飯。中醫(yī)師表示,早餐是大腦和身體活動的能量之源,也是保健腸胃的重要營養(yǎng)素,若不吃早餐,胃中沒有食糜充填,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tài),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侵蝕周圍組織,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另外也會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進而導致便祕。

        9:00-11:00巳時:脾經

        至于9點至11點的巳時,改為主管運化的脾經當令,可把胃腸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和水分運送到全身,除了保健腸胃,還有補氣益血、清除痰濕、幫助女性調經止帶的作用。

        穴位保健腸胃下三皇+五柱穴更強效

        養(yǎng)生風氣盛行,許多人按摩或熱敷穴位刺激氣血循環(huán),預防和緩解腸胃道不適,不過相較于常見的足三里穴之外,中醫(yī)師表示,在每天早上按摩董氏奇穴「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熱敷按壓「五柱穴」(包括巨闕、中脘、下腕、左梁門、右梁門),更能經絡氣機舒暢,提升保健腸胃道的效果,避免胃酸逆流與胃脹氣等腸胃不適癥狀。

        董氏奇穴:下三皇

        天皇:位置在小腿內側、脾經陰陵泉下1.5寸,又名「腎關」,保健腸胃的效用更勝陰陵泉穴。

        人皇:在脛骨之內側前緣,內踝骨上緣3.5寸處,相當于脾經三陰交的位置。

        地皇:內踝骨上緣直上7.5寸處,是穴天皇與地皇的中點。

        五柱穴

        中脘:位于臍上4寸,胸骨及劍突與肚臍連線之中點。

        巨闕:臍上6寸,胸骨及劍突與中脘連線之中點。

        下脘:臍上2寸,即中脘穴與肚臍之中點。

        左、右梁門:臍上4寸,中脘旁2寸之左、右各一穴。

        按摩時力道應適中,感覺輕微痠麻即可,通常持續(xù)按壓5至10秒,按壓時配合吐氣、慢慢放鬆,再緩緩吸氣,休息2至5秒,再重複按壓;每回重複5至10次,每天早晚各一回,保持恒心一定會看見效果。

        夏季顧腸胃清熱祛濕防暑

        除了穴位按摩之外,中醫(yī)師提醒,夏季炎熱、多雨高溫,出汗過多易耗傷氣陰,若又因精神緊張而造成神經與內分泌功能受到影響,容易有消化力減弱、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建議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祛濕防暑,飲食多吃些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此外,綠豆湯、菊花茶、冬瓜茶、蓮藕茶等甜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也是夏季不錯的保健食物。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