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碰了一物背上竟長出洞
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在人們的生活中聚積,拔火罐更是一種常見的方法,拔火罐的好處是很多的,也是現在不少人會選擇拔火罐的原因,但是如果拔火罐的注意事項沒有掌握好的話,或者讓沒有專業(yè)技能的人幫你拔火罐的話,就有可能造成下面這位大爺的“慘劇”,所以掌握好拔火罐的方法很重要。
昨日晚間,醫(yī)院接診到一個高燒病人,可當醫(yī)生進一步檢查后,竟發(fā)現……患者背部有七個快結痂的"洞"。
經過詢問得知,這七個"洞"竟是被火罐拔出來的。路邊小店拔火罐,竟將背部拔出七個"洞"。
這七個"洞"是怎么來的?
入院的高燒病人60多歲,他說—— 5月22日,由于肩頸僵硬,前往家附近的街邊按摩店理療。店員說,肩頸部有風濕,可以用拔火罐的方式祛濕。
于是,開始在這家按摩店拔火罐,每天都會去,每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持續(xù)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李大爺稱:"按摩店店員建議,每次都是拔的同樣幾個地方。"
據李大爺回憶,其實第一次拔的時候,就感覺不是很舒服,不過為了治好病,還是堅持了下來。誰知,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背部拔火罐的7個地方出現了燙傷水泡。
水泡不小心弄破了,李大爺也沒做過多處理,還仍然每天洗澡,最終導致了細菌感染。當醫(yī)院接診到李大爺時,背后的7個"洞"傷口恐怖,"洞"處皮膚呈不同程度的燙傷。
細菌進入血液引起菌血癥,再晚些可能危及生命。醫(yī)院外科醫(yī)生介紹,李大爺送入醫(yī)院時,高燒39.6℃,并且背部傷口用未消毒的衛(wèi)生紙覆蓋著。
經檢查,是因為背部水泡破裂感染后未及時處理,每天沾水感染加重,細菌從創(chuàng)口進入了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導致了菌血癥。
一般來說,出現菌血癥的患者往往發(fā)生急性的多個器官的轉移性感染,并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癥狀。謝亮醫(yī)生表示,李大爺送醫(yī)及時,經治療后,已經沒有大礙。
但是如果錯過了及時的治療時機,很有可能形成敗血癥,最終危及生命。
火罐到底能不能拔?
中醫(yī)上說,"風寒濕,用火祛",拔火罐是一種溫熱的治療方式,主要作用是祛風散寒,行氣活血。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火罐,拔火罐要注意以下6點。
1、如果是為了治病,拔火罐一定要去正規(guī)醫(yī)院,經醫(yī)生專業(yè)診療決定后,才能采取這種治療方式。因為不是每個人、每種病都適合拔火罐,所以醫(yī)生的專業(yè)診療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能自己覺得可以拔就去拔了。如果是為了緩解疲勞,可以選擇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正規(guī)理療店。
2、拔火罐的用具一定要消毒。除了之前放置于消毒柜等處消毒,在使用之前,還要用95%含量的酒精進行消毒。 pS:拔火罐之前要保持用具干燥,用酒精消完毒后要等待用具變干,不能還是潮濕的就拔。
3、在拔火罐過程中,醫(yī)生不能離開病人。醫(yī)生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在病人身旁,隨時監(jiān)護病人的皮膚情況,一旦病人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處理。
4、不能在同一個位置重復拔火罐。短時間內,同一個皮膚位置只能進行一次拔火罐治療。而李大爺出現燙傷,正是因為按摩店店員,一直重復在同一個位置給李大爺拔火罐。
5、有皮膚病的患者不能拔火罐。同時,高過敏體質和抵抗力差的人不適合拔火罐,如果確實需要拔火罐治療,這個就需要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診療判斷了。
6、火罐拔完后,要經過四個小時才能洗澡。并且剛拔完火罐時,不能直接對著空調、風扇吹。
醫(yī)生還表示,如果有人不慎出現拔火罐燙傷的情況,如果不能馬上就醫(yī),也一定要及時進行消毒,可以口服消炎藥。如果癥狀沒有減輕,一定要立馬送醫(yī)!
小貼士
拔火罐是好事,但只是某些人不適合或者拔火罐方法不對,才會造成這種情況,親們不要以偏概全哦。
比如,李大爺這種情況,就是拔火罐的方法不對引起的!拔火罐,一定要正規(guī)!
執(zhí)法支隊醫(yī)療衛(wèi)生監(jiān)督大隊大隊長表示,拔火罐屬于醫(yī)療行為和非醫(yī)療行為之間的真空地帶。如果,用于一般保健,緩解疲勞可以在理療店設置。
如果,用于治療疾病等診療行為就只有去醫(yī)療機構才能做,相關機構要取得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許可證,技師要取得醫(yī)師執(zhí)業(yè)證書和醫(yī)師資格證書。
如果在普通理療店,有治療疾病等行為,市民可以向屬地衛(wèi)生執(zhí)法監(jiān)督部門舉報。
如何拔罐及拔罐后的注意事項
刮痧和拔罐,是中國醫(yī)學遺產之一,也是我們平常保健用的方法最多的兩種治療方式,好處就在于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功效。
不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還可以無師自通。本人就是因為拔罐的次數多了,現在不僅可以幫別人拔,還頗有心得。
下面我就把自己拔罐的經驗及注意事項跟大家分享一下。
要被拔罐的人脫掉上衣,平躺在床上。
先進行簡單的背部按摩,使背部肌肉放松、發(fā)熱,然后在背上涂上能保護皮膚的潤滑油,像橄欖油之類的。
從背部中間往兩邊、從上面往下面慢慢挨著放罐,抽取里面的空氣,力度和時間以被拔罐者能接受的程度為宜。
此處注意,放罐的地方一定是肉比較厚的地方。留罐的時間一般為5分鐘,過長則易起水泡,使皮膚破損。
除了在相關的穴位上留罐以外,還可以在疼痛點上留罐,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從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
罐拔完了以后,在背部來回多揉搓幾下,使淤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膚發(fā)熱。然后在背上蓋一塊毯子,不要著涼了。
家里有條件的話,可以買那種里面夾了紅豆的毯子,用微波爐加熱了蓋在背上,效果非常好。
拔罐以后八小時之內千萬不要洗澡,因為拔過之后的皮膚細胞處于張開狀態(tài),洗澡勢必會把大量的濕氣帶入體內,適得其反。
當天最好不要吹風、吹空調,跟洗澡的原理是一樣的。
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覺時床單的衛(wèi)生及干濕狀況。因為此時皮膚處于很脆弱的狀態(tài),要是床單不夠衛(wèi)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我曾經就有過親身的痛苦的體會。
我是租的房子,在一樓,條件不是很好,關鍵是很潮濕,拔罐那天雖然是換的新床單,但是屋里濕氣太重了。第二天一起床,背部就起了大片的紅疹,癢得非常難受,最嚴重的時候,癢得全身發(fā)抖,直冒冷汗。
這樣的情況熬了半個多月才慢慢恢復健康。這真是多么痛的領悟。
注意事項
一定要是夏天,最好是三伏天。
拔罐的時候不能吹風扇和空調,能出汗是最好的。
為了安全起見,拔罐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的人, 最好是不要用火罐,用真空罐就好了。
拔罐后起泡是正?,F象,不用擔心, 也不要戳破,以免引起皮膚感染。
拔火罐要找準穴位
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
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
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體的穴位情況等,因此拔火罐最好到相應正規(guī)醫(yī)院拔。
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復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xù)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實,這種是錯誤的。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xù)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拔火罐兩小時后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盡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哪些人不宜拔罐
1、孕婦、女性月經期
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
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2、高熱、抽搐和痙攣發(fā)作者不宜拔罐
對于癲癇患者則應在間隙期使用。
3、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慎用
更不宜刺絡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4、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負壓吸拔
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5、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癥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fā)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6、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
以避免影響骨折對位及愈合,急性關節(jié)扭傷者,如韌帶已發(fā)生斷裂,不可拔罐。
7、酒足飯飽者
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適。
8、皮膚有潰瘍、破裂處,不宜拔罐
在瘡瘍部位膿未成熟的紅、腫、熱、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癤腫禁忌拔罐,以免造成嚴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腫塊,亦不可隨便拔罐。
9、孕婦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
拔完火罐后,不要受風,防水,注意保暖拔完之后3個小時內不要吃涼的食物。 起罐后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幾小時或數日后自己就好了。
結語:拔火罐是一種很常見的中醫(yī)理療方法,正確的拔火罐方式可以緩解病人的病痛,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是也不是什么人,什么情況下都能進行拔火罐的,不然的話就不是治病,而是致病了,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牢記,平時一定要多關注這些方面的事情,維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