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的功效 2015年三伏灸是什么時候
三伏天在小暑的之后幾天,現(xiàn)在小暑已經過去,三伏天正式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么三伏天該如何做好養(yǎng)生工作呢?三伏灸相信愛養(yǎng)生的你肯定都知道,具有治病養(yǎng)病養(yǎng)生的功效,可以冬病夏治,那么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于三伏灸的那些事。
三伏灸,祖國醫(yī)學的瑰寶,此時,人體腠理疏松,氣血暢通,藥性易于深達臟腑,三伏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三伏灸市中醫(yī)院開展三伏灸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每年來該院接受三伏灸療法的患者有許多,臨床發(fā)現(xiàn),不少咳喘患者除了進行規(guī)范的內科治療,在三伏天到醫(yī)院貼了“三伏貼”以后,冬天哮喘發(fā)作的次數(shù)減少了,癥狀減輕了,病情較輕的患者甚至有的就沒發(fā)作。兒科醫(yī)師也從臨床發(fā)現(xiàn),很多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俗稱“易感兒”的孩子們,自從貼了“三伏貼”以后,冬天感冒的次數(shù)少了,癥狀輕了,病程短了,吃點藥就容易控制。除哮喘之外,“三伏貼”對咽炎引起的咳嗽以及過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療效,同時三伏灸藥餅貼敷治療肩周炎、網球肘等寒濕痹證有顯著療效,且不受時間限制。
三伏灸的具體方法
選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藥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于穴位上。每伏各貼藥一次,貼于相應穴位,各種病癥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貼2-4小時,兒童貼1-2小時,貼藥后皮膚有發(fā)熱感,灼痛感,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但以能耐受為度。敷貼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膚都會有灼熱和紅潤,如果穴位上的皮膚起泡,效果會更好,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
三伏灸是天灸療法中的一種,因其選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治療,所以稱為三伏灸。天灸則是中醫(yī)傳統(tǒng)灸法中非火熱灸的一種,又名為自灸、冷灸,也稱“藥物發(fā)泡”或“敷貼發(fā)泡”。該法選用某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敷貼于人體的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甚至起泡,通過經絡的調節(jié)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天灸療法源遠流長,最早見于北宋年間,民間廣泛應用于治療內外、婦、兒各種疾病。目前最常用于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哮喘的發(fā)作與肺、脾、腎三臟有關,三伏灸選取相應的背部俞穴如肺俞、脾俞、腎俞,再加上大椎、定喘、百勞等能發(fā)揮平喘、補肺、健脾、益腎作用的穴位來進行。三伏灸的具體方法是:選取麻黃、元胡、白芥子、甘遂、細辛、麝香等藥物按比例研末,用時以姜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于穴位上。每伏各貼藥一次,貼于雙側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貼3-6小時,兒童給1-2小時,貼藥后如皮膚出現(xiàn)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chuàng)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療的同時應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2015年三伏灸時間
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實踐證明,三伏灸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力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適應癥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感冒、過敏性鼻炎;虛寒性胃痛;腎虛腰痛、關節(jié)痛、痛經,及各種體虛、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
“三伏灸”根據(jù)人體經絡循行規(guī)律、穴位功效、年歷中24個節(jié)氣規(guī)律和時間治療學原理,以及人體體質情況和發(fā)病特點,選擇在夏季“三伏”最為炎熱的時候,采用具有特定溫通發(fā)泡作用的中藥,貼敷在穴位上,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三伏灸是選取麻黃、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藥按比例研末,用時以姜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于穴位上。每伏各貼藥一次,貼于相應穴位,各種病癥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guī)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三伏”之際,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貼敷治療效果最佳。當然,如果錯過了頭伏也沒關系,可以從7月23日中伏開始貼。8月2日是補伏,可以補錯過的頭伏、二伏或三伏,一樣能達到治療效果。
三伏天艾灸具體有以下好處
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處就是解暑, 祛濕,祛寒,降火
因為艾灸補充的的是 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濕氣重的緣故。中醫(y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fā)炎癥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癥、咽喉炎、鼻炎等。在中醫(yī)里治療各類炎癥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才是有效治療,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癥不愈。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后,人在炎熱的環(huán)境里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三伏天艾灸的第二大好處是:無論天氣多么炎熱,身心卻是舒暢無比
這就是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空調、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 力、抗打擊力強。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xiàn)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 特征,是身心健康寧靜所表現(xiàn)出的感染 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 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說,古大德醫(yī) 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艾灸的的第三大好處是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時機
寒是萬病之根,濕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 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于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濕,打通經絡。
三伏天艾灸的第四大好處是延年益壽
太醫(y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 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 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艾灸的第五大好處是修心養(yǎng)性,也是最有收效時機
從因果的角度講,人的脾氣不好,容易生氣,害怕、膽小,計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煩躁不安,無緣無故發(fā)火,莫名其妙煩惱,疾病纏身,慢性病、疑難病,長期依賴藥 物疾病,身體有說不清的難受卻查不出原因…事業(yè)障病,冤親債主病。從中醫(yī)的角度講,是風寒濕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體正處于散發(fā)的時令, 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么,風、寒、濕、暑、燥、火等邪 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凈,身體得以輕松,心胸逐漸開闊,病痛逐漸解除,理解力逐漸增強, 智慧越來越多,身心清凈,身體輕松,寧靜自然。人體是小乾坤,清凈的身心與天地感通。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 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的修心養(yǎng)性。
結語: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您總結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于三伏灸是不是了解了,三伏灸的作用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三伏天進行三伏灸可幫助我們養(yǎng)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希望上述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