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痛洗澡聳聳肩 5小病洗個澡就治好
肩膀疼這樣的“小毛病”去醫(yī)院看,醫(yī)生也沒辦法給你根治了,關(guān)鍵還在于平時的習(xí)慣,不過,正確洗澡就可以解決你肩頸痛這樣的小毛病哦!洗澡治???你沒聽錯~ 一起來了解下吧!
手腳冰冷:洗澡后沖下冷水。
溫?zé)岬乃艽碳ぱ軘U張,改善血流狀況,可以從里到外暖身活血。具體做法是在入睡前2小時用38℃—39℃(夏天用 37℃—38℃)的水泡澡20—30分鐘。泡澡時,水浸到肩頭即可,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在洗澡后將腳放在冷水中沖一下后拿出,使擴張的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縮,從而把熱量“封閉”在體內(nèi),令升高的體溫保持更長時間。需要提醒的是,洗完澡后要穿上襪子,以免熱量從腳底散失。
身體水腫:洗澡時屈伸腳踝。
水腫就是本應(yīng)排出體外的水分蓄積在體內(nèi)導(dǎo)致的??梢栽?9℃—40℃的水中泡15—20分鐘,水浸到肩頭即可,利用水壓來消除水腫;若嫌麻煩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腳踝屈伸活動,如轉(zhuǎn)動腳腕、彎曲腳趾等,還可以對足底和膝蓋做一些按摩,都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水腫。
肩頸酸痛:洗澡時聳聳肩。
上網(wǎng)、打字時間久了容易肩頸酸痛,此時可以用40℃—41℃的水泡10—15分鐘,水位要到脖子,能促進人體排出積蓄在血液里的乳酸等物質(zhì),緩解酸痛;還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聳肩活動,緩解肌肉緊張,如果眼睛酸脹,還可以用溫?zé)岬臐衩矸笱劬?,有緩解視疲勞的效果?/p>
身體疲累:水溫別太高。
有時累得一動也不想動,洗個澡會讓你睡得更香,隔天神采奕奕。具體做法很簡單,用39℃—40℃的水洗澡10—15分鐘后,感覺體溫稍有下降時再上床睡覺,會使人很快進入深度睡眠。需要注意的是,水溫不能過高,否則會令心跳加速,反而導(dǎo)致身體更加疲勞。
心情郁悶:給水加點香味。
洗澡可以放松身體,心情也會隨之變好。具體做法是將味道清新的浴液倒入水中,水溫控制在39℃—40℃,浸泡全身或沖洗15—20分鐘,水會讓人有種飄飄欲仙感,有放松身心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大吃一通之后進行,飯后半小時內(nèi)洗澡會令血液難以集中到胃腸,影響消化。
洗澡也能治疾病
洗澡治病方法一:飯前30分鐘洗,增強食欲
專家認為,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可有意識地在飯前30分鐘洗澡,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后,再用溫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復(fù)5次;如果有浴缸,可以先在熱水中泡一會,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后從口吐氣,再用稍溫的水沖沖腹部,這種交替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胃酸過多、胃潰瘍者,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分泌。
洗澡治病方法二:熱水里加生姜,祛除寒氣
許多女性及體寒的人經(jīng)常會全身發(fā)冷,手腳容易冰冷、麻木,甚至在夏天也不例外。專家指出,以中醫(yī)的觀點來看,這多是因氣虛、血虛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供應(yīng)量不足。這類人群在有空時可多泡泡澡,并在熱水中加入生姜,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身體暖和起來。在淋浴時,可先用40度的熱水沖浴肩部和膝蓋以下,邊洗邊做肩部上下運動和腳部踏步運動,等充分暖身后,再用冷水沖10秒鐘。反復(fù)5遍,冷水和熱水交替沖淋,血管一冷一熱不斷伸縮,以達到暢通血液的目的。但體質(zhì)較弱的老人與小孩盡量避免冷熱交替。
洗澡治病方法三:搓搓臉洗掉疲勞
由于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神經(jīng),偶爾搓一搓臉,人馬上就神清氣爽起來。勞累了一天后,在洗澡時搓搓臉,熱水能更好地刺激這些神經(jīng),在摩擦和水溫雙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熱擴張變粗,血液循環(huán)加快,舒展表情肌,可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面部的緊實紅潤,長期堅持可防止面神經(jīng)炎、視力減退。
搓臉方法:按摩時兩手掌在面部上上下下揉搓,直到臉上發(fā)熱為止。力度可以稍重一些,每秒一次,搓3—5下,每次不少于3分鐘,干性皮膚的人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過快,以免搓傷皮膚。但需要注意的是,40度的水溫消除疲勞最理想,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而水溫過低,會讓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洗澡治病方法四:洗澡時大口呼吸,緩解便秘
每到季節(jié)變換、工作勞累時,不少人都容易出現(xiàn)功能性便秘的癥狀。專家表示,除了日常的生活調(diào)理外,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點淋浴腹部,可增進氣血流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有緩解便秘和防治痔瘡的效果。對于神經(jīng)性便秘的患者,可沿著腸部用40度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度的溫水沖10秒鐘,反復(fù)5次左右,能夠加強大腸部位的蠕動。
洗澡治病方法五:按摩腳,緩解疲勞、浮腫
專家提示,中醫(yī)上講“百病始于氣”,腳步沉重、浮腫多是因人體內(nèi)“氣”不暢,導(dǎo)致血液循環(huán)受阻造成的。而腳上神經(jīng)密集,洗澡時重點刺激各部位反射區(qū),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正常運作??梢韵扔?0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沖浴,然后針對性地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后,再用低溫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同時腳部邊沖邊活動,重復(fù)數(shù)次后以達到刺激穴位,通暢氣血的作用。
洗澡治病方法六:沖洗重點部位,減輕身體疼痛
對于風(fēng)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損傷、局部僵硬疼痛等問題,可以在洗澡時多加幾個動作。專家說:淋浴時以40度的熱水在疼痛部位噴上10分鐘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如頭、肩和腰等部位,可以邊沖邊做舒展運動,前后左右轉(zhuǎn)動,可逐漸打通血淤,促進血液循環(huán)。因提重物或受撞擊而閃了腰的人,傷后不宜馬上洗澡,否則會加劇疼痛。應(yīng)于疼痛緩解后,在40度的熱水中泡10—20分鐘,有助于消炎止痛。因腎氣不足造成其他原因的腰痛可用熱水在腰部來回沖浴,并適當(dāng)做做腰部屈伸運動,也可得到緩解。
結(jié)語:洗洗澡就能夠治療手腳冰涼,肩頸痛這些個小毛病,在平時洗澡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堅持以上介紹的方法哦!可以很好的幫助大家養(yǎng)生保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