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飲暴食飲水過少 這些傷腎陋習你有幾個
目錄:
第一章:暴飲暴食飲水過少 這些傷腎陋習你有嗎
第二章:中醫(yī)教你七個簡單的養(yǎng)腎方法
第三章:五種超級養(yǎng)腎的黑色食物
生活中,你是不是經(jīng)常做這樣的事情:濫用鎮(zhèn)痛藥;過量服用某些中草藥;過度喝飲料;暴飲暴食等等,如果你常做,那么要小心了,這些都是傷腎的壞習慣,大家都該遠離它們。
暴飲暴食飲水過少 這些傷腎陋習你有嗎
抽煙喝酒雖然可以讓你一時得到快樂,對身體的傷害卻是不可估量的。肝臟等問題讓你苦不堪言,這其中很多都是由于生活習慣造成的;有些習慣容易傷肺,有些習慣容易傷肝,還有些習慣讓腎苦不堪言。那么哪些習慣傷腎傷身呢?
1.濫用鎮(zhèn)痛藥
長期服用或大劑量服用一些消炎鎮(zhèn)痛藥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腎損害。
2.過量服用某些中草藥
臨床發(fā)現(xiàn)會“傷腎”的中草藥有:雷公藤、關木通、牽牛子、蒼耳子、罌粟殼、生草烏、使君子、青木香、廣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導致的腎損害最大,其次是關木通。
3.過度喝飲料
軟飲料和運動飲料的過度攝取會間接損傷腎。人體內(nèi)的酸堿度為7.2,這些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后體內(nèi)酸堿度明顯改變。
4.吃過于松軟的面包
面包和糕點中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溴酸鉀,吃起來口感松軟,但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jīng)、血液及腎臟。
5.暴飲暴食
現(xiàn)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會吃下過量的“美味”,這些廢物大多經(jīng)過腎臟排出,飲食無度無疑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6.酒后喝濃茶
有的人認為酒后喝濃茶能解酒,其實這非但無效,還會傷腎。專家表示,茶葉中的茶堿可以較快地影響腎臟而發(fā)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7.40歲后別吃肥肉
美國人把心血管疾病稱為“男性病”,他們發(fā)現(xiàn),四五十歲、大腹便便、抽煙的男人,大多“懷揣”著一份心血管疾病診斷書。愛爾蘭國立大學醫(yī)學專家建議,要減少這一現(xiàn)象,女人一定要管好丈夫的嘴,幫男人戒煙,再寫一份護心食譜。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的專家指出,男人最愛吃肉和油炸食品,對動物脂肪的偏愛會導致油脂過多,沉淀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形成血栓。要想管住男人的嘴,就要讓他們多吃魚、豆制品、堅果、燕麥和大蒜,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克星”。此外,還要少吃鹽,多吃水果,40歲以后不要吃動物內(nèi)臟和肥肉。
8.飲食太咸
飲食偏咸,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fā)腎病。
9.經(jīng)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專家提醒憋尿會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fā)作,能引發(fā)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10.飲水過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
11. 吃含鉀高的果蔬
對于有慢性腎功能障礙的人來說,如果經(jīng)常吃含高鉀成分的果蔬,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腎的傷害很大。
12. 蛋白質吃得過多
蛋白質吃得過多,會導致體內(nèi)的血尿酸濃度升高,引發(fā)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升高對腎臟的毒性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腎小管和腎間質發(fā)生病變,最后發(fā)展成慢性腎功能衰竭即尿毒癥。
13.壓力太大
壓力太大會造成失眠,精神緊張,而這些可能會造成血壓升高,從而間接影響腎臟的正常運轉,長此以往,會給腎臟帶來不小的傷害。
14. 熬夜
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xiàn)腎功能問題。而飲食習慣偏咸,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fā)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fā)腎結石、腎積水等。
15. 久坐
《黃帝內(nèi)經(jīng)》指出“久臥傷氣、久坐傷腎”,腦為“髓之海”,而腎“主骨生髓”。久坐會導致氣血經(jīng)絡受阻、代謝物質排泄緩慢,容易產(chǎn)生腰部腫脹、酸痛、麻木等癥狀。而以腦力勞動為主的上班族,在持續(xù)緊張地用腦后,又會給這些癥狀“添油加醋”,讓人全身疲乏、腰痛難忍。這種疼痛找不到固定的點,只是泛泛的、綿綿的疼,而且感覺酸軟,需要用手按著,用熱的東西外敷才能緩解。即使調整坐姿,還會覺得難受。這就是由于腎虛而引起的,是中醫(yī)虛證的一個共有特點。另外,腎虛還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特點,就是掉發(fā)嚴重,或者白發(fā)增多。
中醫(yī)教你七個簡單的養(yǎng)腎方法
中醫(yī)中的腎,與西醫(yī)中的腎臟不同,因為中醫(yī)將“養(yǎng)腎方法”范圍也很廣。中醫(yī)認為,耗傷過多腎陽氣,容易發(fā)生腰膝冷痛、感風寒、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病癥,下面中醫(yī)教你七個簡單的養(yǎng)腎方法。
1、握固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nèi),平時走路、坐車、閑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2、提踵顛足
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并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松,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后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jīng)腎經(jīng),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
3、熱水泡腳
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jīng)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達到滋養(yǎng)腎和肝的目的。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4、用腳后跟健走
健走的最好方法是,邁開大步,腳后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后腳腳尖踮起。腳后跟先著地,實際上就是刺激了“腎經(jīng)”穴位。經(jīng)常用這種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質疏松癥。
5、三元式站樁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與臍同高,兩臂抱圓;同時兩膝微屈,重心下沉.兩膝關節(jié)微微向兩旁打開。使襠要圓;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使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門穴打開。這樣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圓,整個人顯得十分圓融。這是一個補益元氣的基本站樁法。常做能使腎元充沛、筋骨勁強。
6、摩腎腧
并腿坐于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fā)熱,分別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稍缤砀饕槐椋勘榧s200次,可補腎納氣。
7、深呼吸
做深呼吸時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盡量用鼻子吸氣。呼吸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以6次深呼吸為一組。然后平息調整,可以再做。中醫(yī)說:肺主呼氣,腎主納氣?!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有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身放松,身體后仰,用整個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如此反復進行,每次撩擊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撞背功能強壯腰腎,疏通經(jīng)絡,循行氣血,平調陰陽。
提示:一天中養(yǎng)腎的最佳時間是早上5~7點,晚上11~1點,而早上腎陽最強,晚上最弱。中醫(yī)認為腎藏精,性生活后使腎的精氣虧虛,如果在晚上腎陽最虛時進行性生活,會加重腎虛,而早上腎陽最強時過性生活,則不易虛弱。
五種超級養(yǎng)腎的黑色食物
雖說大家向往皮膚越白越好,但營養(yǎng)學家卻推薦,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對于黑色食物的好處,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湖北省中醫(yī)院腎病內(nèi)科主任王小琴介紹,祖國的傳統(tǒng)中醫(yī)學,把不同顏色的食物或藥物歸屬于人體的五臟: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所以,生活中我們根據(jù)顏色選擇飲食,是種簡單易行的方法。而黑色食物對腎的滋養(yǎng)和呵護,更是受到了專家的肯定。
王小琴解釋,黑色食物一般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我們平時說的“黑五類”:
1、黑米:
米中的珍品———黑米,也被稱為“黑珍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有開胃益中、滑澀補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
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貴品種,屬于糯米類。主要營養(yǎng)成分(糙米): 黑米按占干物質計,含粗蛋白質8.5-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黑米所含錳、鋅、銅等無機鹽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軟糯適口,營養(yǎng)豐富,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因此被稱為“補血米”、“長壽米”等;我國民間有“逢黑必補”之說。
中醫(yī)認為黑米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古農(nóng)醫(yī)書記載:黑米“滋陰補腎, 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潤腸”,“滑濕益精,補肺緩筋”等功效;可入藥入膳,對頭昏目眩、貧血白發(fā)、腰膝酸軟、夜盲耳鳴癥、療效尤佳。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因此,人們俗稱 :“藥米”、“長壽米”。由于它最適于孕婦、產(chǎn)婦等補血之用,又稱“月米”、“補血米”等。歷代帝王也把它作為宮廷養(yǎng)生珍品,稱為“貢米”。
現(xiàn)代醫(yī)學證實,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yǎng)肝明目等療效。經(jīng)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fā)、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欲不振、脾胃虛弱等癥。由于黑米所含營養(yǎng)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層,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標準三等米為宜。
2、黑豆:
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有“營養(yǎng)倉庫”之稱的黑棗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補腎養(yǎng)胃補血的功能;
研究提示,黑豆中蛋白質含量高達36%-40%,相當于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黑豆還含有19種油酸,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吸收率高達95%以上,除能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還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
黑豆性平、味甘;歸脾、腎經(jīng);具有消腫下氣、潤肺燥熱、活血利水、祛風除痹、補血安神、明目健脾、補腎益陰、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痹痙攣、產(chǎn)后風疼、口噤、癰腫瘡毒,可解藥毒,制風熱而止盜汗,烏發(fā)黑發(fā)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
3、黑芝麻: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發(fā)、脫發(fā)、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黑芝麻含有的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在維生素E、維生素B1的作用參與下,能加速人體的代謝功能;黑芝麻含有的鐵和維生素E是預防貧血、活化腦細胞、消除血管膽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延年益壽的作用;中醫(yī)中藥理論認為,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fā)早白、脫發(fā)、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fā)枯、腸燥便秘等病癥,在烏發(fā)養(yǎng)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4、黑棗
營養(yǎng)分析:
· 泡制而成的黑棗是大棗干品,其補益作用大于鮮品,相比紅棗,它的養(yǎng)血補中作用更強。
· 黑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極強的增強體內(nèi)免疫力的作用,并對賁門癌、肺癌、吐血有明顯的療效。
· 黑棗性味甘溫,能滋補肝腎,潤燥生津。
· 黑棗最大的營養(yǎng)價值是在于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果膠,可以幫助消化和軟便。
· 黑棗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等。以含維生素C和鈣質、鐵質最多)。
·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多用于補血和作為調理藥物,對貧血、血小板減少、肝炎、乏力、失眠有一定療效 。黑棗有加強補血的效果。
吃的時候別一次吃的太多了,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副作用的。另外,黑棗和紅棗合二為一吃是保護肝臟的佳品。所以專家建議,黑棗對身體好處很多,適當吃些有利健康。
5、核桃
核桃則有補腎固精、利尿消石、潤腸通便、溫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腎虛腰痛、尿路結石等癥;這五種食物一起熬粥,更是難得的養(yǎng)腎佳品。
此外,還有黑木耳、李子、烏雞、烏梅、紫菜、板栗、海參、香菇、海帶、黑葡萄等,也都是營養(yǎng)十分豐富的食物。腎不好的人,可以每周吃一次蔥燒海參,將黑木耳和香菇配合在一起炒,或燉肉時放點板栗,都是補腎的好方法。
總結:養(yǎng)腎要講究方法,如何養(yǎng)腎?吃什么養(yǎng)腎?看完以上這些護腎方法的介紹,我想大家都知道怎么樣做了,那么就照著這些去做吧,很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