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凍了怎么辦 手凍了不妨試試民間偏方
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立春了,但是天氣還是非常寒冷的,現(xiàn)在不少人手上都有凍瘡,而且又紅又腫還非常的癢,那么手凍了怎么辦呢?中醫(yī)治療受凍了的偏方有哪些呢?糖尿病人受凍了怎么好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一一講究吧。
目錄
1、手凍了怎么治 2、冬天手凍了怎么辦
3、治療凍瘡的8個偏方 4、中醫(yī)治療手凍了的方法
5、手凍了食物來幫忙 6、手凍腫了怎么辦
7、手凍了又癢怎么辦 8、手凍了生凍瘡怎么辦
9、糖尿病人手凍了怎么辦
凍瘡常見于冬季,由于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fù)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xiàn)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zhuǎn)暖后自愈,易復(fù)發(fā)。
手凍了怎么治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xù)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于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霉素軟膏涂擦,待炎癥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后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干后將藥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云南白藥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云南白藥藥粉調(diào)成糊狀外敷,并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后,直接撒云南白藥藥粉于創(chuàng)面,用消毒紗布包扎,數(shù)日內(nèi)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干,然后貼上膏藥,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xiàn)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涂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fā)熱,每日3次,連續(xù)3周,適用于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yù)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fù)擦常發(fā)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jīng)常,保證不再復(fù)發(fā)。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皸裂處,涂擦后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shù)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數(shù)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jīng)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凍瘡是因天氣寒冷所引起的,多發(fā)生在手腳的末端、鼻尖、面頰和耳部等處?;继幤つw蒼白、發(fā)紅、水腫、發(fā)癢熱痛,有腫脹感。嚴重的可出現(xiàn)紫血皰引起患處壞死,潰爛流膿疼痛。
冬天手凍了怎么辦
冬天手凍了怎么辦?手凍,也叫凍瘡。一到冬天,好多人會手冷、腳冷,甚至手會被凍傷,出現(xiàn)水皰、潰瘍。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氣候轉(zhuǎn)暖后自愈,易復(fù)發(fā)。那么冬天手凍了怎么辦?下面一起來看看。
凍瘡的形成
凍瘡是由于受寒冷因素影響之后,皮膚的小動脈就會收縮,持久收縮之后,血管的收縮能力就喪失,造成擴張,然后血液淤積,造成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組織的炎癥。
凍瘡常見于兒童、老人以及一些身體較弱的和不經(jīng)常體育運動的人。
1、白菜治療法
取白菜(菜幫更好)、茄子根各等量,洗凈后煎成濃湯,趁熱洗泡患處,每日2次。
2、蘿卜治療法
將蘿卜切厚片,用火烘軟烘熱,貼于患處,涼后繼續(xù)烘熱,至患處有發(fā)癢感覺,每日1-2次;或?qū)⑻}卜切厚片,煮熟后,趁熱貼敷患處,涼后更換,每日2次。
3、大蒜治療法
大蒜瓣去皮,入鍋內(nèi)蒸熟,在患處來回涂搽搓揉,直至蒜瓣搓碎揉爛不能再用為止,每日3-4次;或把蒜瓣搗泥,用火烤溫熱后,均勻涂于患處,紗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3-4天。
4、大蔥治療法
大蔥白(連須)100克,或者配茄根、老姜、干辣椒等適量,熬水,趁熱先熏再洗泡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2次。面頰、耳郭部位者,也可用毛巾蘸水濕敷患處。
5、生姜治療法
取鮮生姜適量,在火上烤熱后隨即切薄片,來回涂搽患處,至發(fā)熱為止,每日2-3次;也可將鮮姜搗汁,加熱熬成糊狀,涼后涂于患處,每日2次。
6、辣椒治療法
干辣椒適量,水煎,趁熱洗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2次;或?qū)⑿迈r尖辣椒切細絲,入50°以上白酒(或75%酒精)中浸泡10-20天,使用時用酒或酒精涂搽患處,每日2-3次。
預(yù)防手凍措施
凍瘡一旦發(fā)生,在寒冷季節(jié)里是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zhuǎn)暖后才會逐漸愈合,而且容易反復(fù)。欲減少凍瘡的發(fā)生,關(guān)鍵在于入冬前就應(yīng)開始預(yù)防。
1、在寒冷環(huán)境下工作時宜注意肢體保暖、干燥。
2、對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應(yīng)予保護,鞋襪不宜過緊。
3、在寒冷環(huán)境下工作時間不宜過長。
4、受凍后不宜立即著熱或烘烤,以防潰爛成瘡。
5、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耐寒鍛煉,如冷水洗臉,冷水洗足,或冬泳、晨跑、打太極拳。
6、加強鍛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yīng)能力。
7、伴有其他相關(guān)性疾病時應(yīng)積極治療。
8、對反復(fù)發(fā)作凍瘡者,可在入冬前用亞紅斑量的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局部皮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凍瘡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fù)發(fā)作,不易根治,所以疾病防治很重要。
治療凍瘡的8個偏方
方一:雞蛋一個,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黃,放于鐵勺中,文火烤至黃油析出,冷卻備用,用時外敷患處即可。
方二:取辣椒和麥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適量煮沸3分鐘,去渣,趁熱用棉花蘸藥水洗患處,每日一次。如腳凍瘡,可泡腳10分鐘,此法用于凍瘡未破者。
方三:棉花焙焦研成細末,外敷患處,每日一次。此法對于凍瘡破潰者療效尤佳。
方四:夏天取新鮮芝麻葉,在以往生過凍瘡的皮膚處反復(fù)搓搽20分鐘,1小時后用水洗凈,可達到根治的效果。
方五:用蘿卜葉子煲水,然后把煲好的水連同蘿卜葉一起泡,泡到水涼了為止,可以立刻止癢。這樣多泡幾次,凍瘡就沒了,很見效的。要新鮮的蘿卜葉子才見效的,一次大概要1公斤左右。要挑葉子比較老的那種,然后拿來煲水,煲開了就可以了,治療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方六:用曬干的紅辣椒泡在燒開的水中,稍微冷卻后把凍傷的手或腳放進水中,泡到水涼后拿出來,然后把泡在水中的紅辣椒取出來貼到凍傷的地方用布包好(最好是在晚上臨睡覺前做),第二天早上取下來,使用兩次就可痊愈。如果是重患者,可再接著用幾日。用辣椒包住凍傷處,過一會兒會很難受,只要你堅持到第二天早上就會有效果。
方七:冬季氣溫低,很多人常會生凍瘡,手腳腫痛難忍,且奇癢令人難受,現(xiàn)有一偏方可以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涂到凍瘡處,會稍有痛感,這說明已有藥效,堅持涂一個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凍瘡處,以后就不會再生凍瘡。
方八:在每晚臨睡前用溫開水泡3到5分鐘凍傷處,然后涂上一層甘油,來回揉擦凍傷位置兩三分鐘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連續(xù)使用三四次,就可以治愈凍瘡。有凍傷病史者,往往每年都在同一部位發(fā)病,所以預(yù)防很重要。每年秋季開始,就用手掌搓熱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堅持到次年春天。若能連續(xù)控制兩個冬季不發(fā)病,就說明基本治愈了。
中醫(yī)治療手凍了的方法
(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diào)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
(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
(4)新鮮桔皮3~4個,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鐘,連渣取出,浸泡并用藥渣蓋過患外。
(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搗爛,敷于患處,用紗布包扎3天,對于復(fù)發(fā)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注意有潰瘍時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紅花20克、附子20克、荊芥20克、紫蘇葉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并用藥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處。 (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用豬油調(diào)勻后涂患處。
(10)紅靈酒: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樟腦15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紅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藥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黃蠟250克,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
(13)樟腦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調(diào)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
對于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nèi)服中藥治療,處方:黨參9克、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當歸9克、丹參9克、陳皮6克、患部寒涼顯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藥用水1000毫升,煎數(shù)沸,取汁;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已潰者于洗后用黃連水紗條換藥;功效:消腫止痛、用于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
冬天怎么護理凍瘡
凍瘡的護理應(yīng)注重保暖,另外,應(yīng)避免將局部皮膚弄破,還應(yīng)加強鍛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應(yīng)避免暴露在濕冷環(huán)境。煙民朋友要注意,吸煙對凍瘡不利。
生凍瘡后保持干燥,切忌抓撓,宜逐漸加熱,如用溫水而不用過熱的水浸泡,或干搓手、面,以雪來搓手、面等逐漸加熱的方式,而不宜立即著熱,用火烘、熱水燙洗等暴熱復(fù)溫法,以防潰爛成瘡。
還需要保持屋內(nèi)溫暖,生凍瘡后可少量飲酒或姜糖茶等熱飲,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而有利于末梢循環(huán)的改善。在凍瘡未潰發(fā)癢時,切忌用手搔抓,以免破損,而已經(jīng)破潰者,更應(yīng)注意清潔消毒,保持干燥,防止反復(fù)感染和病情加重。
看了以上的介紹,現(xiàn)在你知道了了冬天長凍瘡怎么治療了。
手凍了食物來幫忙
冬天長凍瘡怎么辦?除了涂擦凍瘡膏外,一些食物也可以緩解凍瘡的癥狀。冬瓜連皮吃、啤酒泡手腳、香蕉皮搓手足等是治療凍瘡的好方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冬天長凍瘡怎么辦。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冬天長凍瘡怎么辦呢?巧妙運用一些食物可以趕走凍瘡,一起來看看這些方法吧!
1、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凍瘡患處能消炎、鎮(zhèn)痛、去癢。吃紅辣椒或者每天喝200毫升的姜水,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凍瘡感染引起的疼痛。
2、冬瓜
冬瓜連皮吃治凍瘡。凍瘡主要的表現(xiàn)是組織的水腫,在凍瘡初期時可以吃一些化濕利濕的食物。冬瓜就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冬瓜皮,對于皮膚的水腫特別有效。可以在煮冬瓜的時候連皮一塊兒吃掉,或者把冬瓜皮削下來后晾干泡水喝。
3、蜂蜜
冬季皮膚干燥,可用少許蜂蜜調(diào)和水后涂于皮膚,可防止干裂。治療凍瘡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然后涂蜜包扎,隔日換一次,若未破潰,可不用包扎,僅涂蜂蜜即可。
4、蘆薈
蘆薈治療皮膚疾病的效果非常好,直接將新鮮的蘆薈汁涂抹在凍瘡表面即可。
5、柚子皮
用曬干的柚子皮煮水,燒到很濃時取此水熱敷凍傷處,但破皮之處忌。熱敷的溫度要注意,剛開始時,毛巾溫度不可太燙,可抖抖熱氣再敷。待凍傷處適應(yīng)后逐漸增加溫度,最高時應(yīng)毛巾從鍋中拿出直接熱敷。
6、生姜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shù)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7、啤酒
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jīng)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8、香蕉皮
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皸裂、凍瘡。每到秋冬二季,許多人會患手足干,皸裂,用香蕉皮擦數(shù)日后,立竿見影,可使皮膚潤滑,不再發(fā)干,也可用來擦臉美容,效果很好。
9、洋蔥
將洋蔥搗成泥,放入冰箱冷藏,然后將其敷在凍瘡上即可。
10、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xù)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鐘凍瘡處有發(fā)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11、茄子
取冬天地里的茄子秧(連根)兩三棵用水煎,水開之后再煮20分鐘,用此水泡洗凍瘡患處,同時用茄子秧擦洗患處,二至三次可治愈。
12、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后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13、山楂
將山楂1枚置于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后搓成泥狀涂患處,同時將患肢置于火爐上方烘烤,邊涂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治療手凍了的4大中成藥
京萬紅燙傷膏
適用于凍瘡潰破者。先用溫開水把患處洗凈,再外涂京萬紅燙傷膏適量,每日一次。用藥2~3天即可收到明顯效果。
十滴水
取棉簽蘸十滴水涂搽皮損處,每日3~4次;對于已形成潰瘍或繼發(fā)感染者,則用十滴水稀釋液浸濕紗布敷于患處,每日2~3次,每次敷20~30分鐘。
傷濕止痛膏
適用于未潰破的凍瘡。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干后貼上傷濕止痛膏,每日一次,2~3次即可見效。小兒皮膚嬌嫩,要勤換藥,一般以12小時為度。
脈絡(luò)寧注射液
把脈絡(luò)寧注射液20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
友情提醒
1、重傷員應(yīng)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yù)防破傷風發(fā)生。
2、預(yù)防凍傷,應(yīng)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涂些油脂。站崗值勤應(yīng)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桿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膚,都有預(yù)防凍傷作用
手凍腫了怎么辦
在寒冷的天氣里,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外露及其凸出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部、手、腳等,都極容易發(fā)生凍瘡。一般在氣溫5℃以下發(fā)生,至春季氣候轉(zhuǎn)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發(fā)。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復(fù)發(fā)。那么手凍腫了怎么辦呢?
工具/原料
鮮芝麻葉
西瓜
紅辣椒
生姜
白茄根
方法/步驟
1、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后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xù)1周。
2、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xù)1周。
3、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xù)1周。
4、生姜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xù)1周。
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xù)1周。
注意事項
1.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fù)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huán)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yīng)盡早活動指(趾)關(guān)節(jié),防止關(guān)節(jié)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fù),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手凍了又癢怎么辦
手凍,是冬天的常見現(xiàn)象。手凍初期,會很癢,如果不好好處理的話,再者就是腐爛。
工具/原料
熱水,防凍膏之類
熱水袋、熱毛巾等發(fā)熱物品
手套、手捂等保暖物品
防凍藥膏,腐爛處理藥膏
方法/步驟
1、洗手注意:如果平常是堅持用涼水洗手的(或者洗熱水不方便的),那就一直堅持,不要忽然用下熱水,這樣很容易手凍的。 冬天應(yīng)該都是用熱水洗手吧。
2、熱敷:熱水袋、熱毛巾等放在癢的地方,一天至少兩次(早晚),堅持幾天就差不多了。
3、防凍處理:洗手之后,最后在手上涂些防凍膏之類的東西。
4、日常保暖: 手凍已然,那就更要好好保護了,以防惡化。冬天的話,漂亮的手套和手捂是不錯的保暖選擇。
5、惡化處理:如果有惡化的跡象的話,那就去醫(yī)務(wù)室涂些藥膏,以防感染已經(jīng)極度惡化。
對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應(yīng)經(jīng)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yīng)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平時應(yīng)經(jīng)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huán),每年復(fù)發(fā)凍瘡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以起到預(yù)防作用?;純霪徶?,宜及時盡早地治療。市售凍瘡膏、貂油防凍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療效。
手凍了生凍瘡怎么辦
天氣冷了,我們總是想把自己保護的暖暖的,可是還是有外露的皮膚,例如手或者是臉部。突然有一天,天氣變得異常的冷的時候,我們的保暖措施同有做好,這個時候,最易被凍到的手凍傷了,手凍了生凍瘡怎么辦,我們要如何處理呢?
一洗冬青水
當你的手被凍傷了,有了凍瘡的話,用冬青煮水來洗手,是最好的土方法。可用冬青水洗手以防凍傷手,萬一凍傷了手,也可以直接用冬青煮過的水來洗手,效果很好。就是直接剪幾枝冬青枝,注意,要葉和枝一起,然后放進鍋里,倒入清水,煮到沸騰后,倒入臉盆,稍涼后,把手伸進去,就可以了。
二用茄子枝
當你的手被凍傷了,有了凍瘡的話,用茄子枝煮水來洗手,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對農(nóng)村的孩子來講,茄子枝家里院子里的是不會砍掉的,都會任它在那里長著。等孩子的手凍了,有凍瘡后,父母就會折了來煮水給孩子治療凍傷的手。折成小斷,然后倒入清水,煮至沸騰,倒入臉盆,等稍微涼一下的時候,把手伸進去,然后抓起茄子樹,用茄子枝搓已經(jīng)凍壞了的地方,見紅為好,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三泡熱鹽水
當你的手被凍傷了,有了凍瘡的話,也可以用洗熱鹽水的方法來應(yīng)對的。那就是把水燒到大開后,倒入臉盆中,然后倒入適量的鹽,等水稍微有點涼不燙的時候,就把凍壞了的,起了凍瘡的部位泡進去,最好伴有按摩凍傷的地方,讓血液得到舒暢流通,每天可堅持泡十到十五分鐘,連續(xù)一個禮拜后,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了。
四用香蕉涂
當你的手被凍傷了,有了凍瘡的話,也可以采用香蕉肉擦涂凍傷的地方。具體的作法是,先用熱水把自己凍傷的地方清洗干凈,然后取新鮮的香蕉一根,去掉皮后,開始用香蕉的肉來擦涂被凍壞了的手的部位。注意,把整根香蕉擦涂完了后,讓香蕉肉自動剝落,而留在手上的渣千萬不要洗掉,就讓它自然地帶著就可以了。等它自然干了,脫落就可以了。堅持一天兩次,幾天后,凍瘡就好了。
五泡辣椒水
當你的手被凍傷了,有了凍瘡的話,也可以采用泡辣椒水,或者是洗辣椒枝煮的水的方式來治療凍瘡的。辣椒水,就是把切好的辣椒放入清水里,煮到沸騰,然后倒入臉盆后,把沒有出現(xiàn)傷口的手放進去搓洗就可以了。而煮辣椒枝水如煮茄子枝水是一樣的道理,若干辣椒枝,加清水,至沸騰,倒入臉盆,不燙后,手伸進去,抓辣椒枝,搓凍瘡處,可達到治愈的效果。
糖尿病人手凍了怎么辦
低溫寒冷時,糖尿病人手腳容易得凍瘡。凍瘡又癢又痛,還不能隨便抓,不僅影響美觀,也給糖尿病人的生活造成不便。那么,糖尿病手凍了怎么辦呢?
1、涂抹護膚油
糖尿病患者在經(jīng)常暴露的部位,可適當?shù)赝磕ㄗo膚油以保護皮膚。當有水泡和水泡破清形成潰瘍面時,最好請醫(yī)生處理,以免處理不當加重病變而促發(fā)并發(fā)癥。
2、加強耐寒鍛煉
經(jīng)常練習用冷水洗臉、洗腳、洗手。不過此項鍛煉應(yīng)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而定,不可盲目進行此項鍛煉。平時天氣好時可多到戶外做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運動,天氣不好時減少外出,可在戶內(nèi)做爬樓梯、原地跳躍(有視網(wǎng)膜病變者不宜做)等運動,以助活血通絡(luò)而保暖。
3、注意保暖
做好防寒,穿著要暖和。糖尿病患者還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從而預(yù)防手腳冰涼的發(fā)生。不僅外出穿著要保暖,尤其不要忽視了手、腳、頭頸部的保暖,晚上睡覺時最好穿著棉襪以助保暖。如果患了凍瘡,不要用火烤或放在很熱的水中浸泡,以免因受凍部分失去知覺而發(fā)生燙傷。
4、常搓手
經(jīng)常搓搓手,可以借助磨擦生熱來增加局部的溫度,同時還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從而從根本上預(yù)防凍瘡。另外,經(jīng)常搓搓雙手,可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由于手部有眾多的肌肉、關(guān)節(jié),它們的運動都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diào)控,經(jīng)常搓手還能強化手、腦的反射,大腦也會越用越靈。
5、穴位按摩
中醫(yī)按摩可通過疏通經(jīng)絡(luò)、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有效緩解冬季手腳冰涼的癥狀。常用的穴位有勞宮穴、陽池穴、氣沖穴、涌泉穴等。
(1)、陽池穴
陽池穴位于手背側(cè)的腕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的指縫。陽池穴是三焦經(jīng)的原穴,而三焦是五臟六腑的總指揮,是元陽之氣的主通道,按摩該穴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溫和身體。每天早晚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陽池穴各100次即可。
(2)、勞宮穴
勞宮穴位于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時中指指尖的位置。每天早晚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手掌的勞富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熱為宜。
(3)、氣沖穴
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cè)。臍中直下5寸(約16.7厘米)距前正中線2寸(約6.7厘米)處。氣沖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用同側(cè)食指指腹按揉該側(cè)氣沖穴,然后再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可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huán),有益溫暖下肢,按揉至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即可。然后再換另一只手按揉另一側(cè)的氣沖穴。
(4)、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足前凹陷處的第二三腳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每天早晚用手掌分別快速揉搓雙側(cè)涌泉穴100次,可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有助緩解手腳冰涼的癥狀。還可配合按揉各腳趾100次。
注意事項
1、手凍,真的會很癢,但是不要一直撓。會撓爛,而且不利于凍處復(fù)原。如果受不住的話,可以擦適量風油精或者紅花油等暫時止癢。
2、如果腐爛了的話,如果戴手套的話,注意不要遮住腐爛部位。
3、食療法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方法,不妨試試。吃些暖熱的有助于防凍的餐飯,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結(jié)語: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總結(jié)的有關(guān)受凍了怎么辦的方法,相信看完之后我們都應(yīng)該更加詳細的了解了吧。手凍了又癢是更加難受的,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夠總是饒不然會更加的難受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