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急救常識 > 正文

        吃烤螺為什么會導致兒童中毒

        2017-05-31 07:07: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烤螺是很多人夏季喜歡的食物之一。那么你知道夏季兒童吃烤螺為什么會導致中毒呢?

        兒童暴病 驚動四方

        去年,福建省長樂市漳港鎮(zhèn)龍峰村發(fā)生了一起兒童暴病事件,驚動四方。 那是八月底的一天,8名兒童集體玩耍時,在本村小溝內捕獲100多只福壽螺。他們就模仿烤羊肉串的方法,將5~10個螺敲碎去殼后,取頭部肉,用鐵絲串起來燒烤,然后撒上食鹽、味精等佐料,邊烤、邊吃。多者吃了四五串,少者也吃了一兩串。

        誰料想,吃后1個星期左右,這8名兒童陸續(xù)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頭暈、嗜睡、惡心、嘔吐等癥狀,多吃者癥狀更為嚴重,還出現(xiàn)發(fā)熱、昏睡、煩躁、感覺異常等。他們先后被緊急送往省、市、鎮(zhèn)醫(yī)院救治,但因無法確診,病情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名患兒的腦脊液檢查發(fā)現(xiàn)嗜酸粒細胞超標20倍。因嗜酸粒細胞超標與寄生蟲感染有關,該患兒即被轉往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會診。

        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腦脊液嗜酸粒細胞超標等情況,我們初步診斷該患兒為廣州管圓線蟲引起的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為進一步確診,我們分別對在福州、長樂兩地住院的患兒進行病原學檢查,結果在1名患兒腦脊液中發(fā)現(xiàn)2條廣州管圓線蟲幼蟲。至此,這起驚動四方的8名兒童 “暴病事件”,終于查出“真兇”。這些患兒立即接受了殺蟲治療,癥狀很快緩解消失,10天后全部康復出院。

        順藤摸瓜 深入追查

        8名兒童“暴病事件”查出了“真兇”,但為了摸清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流行情況,我們又進行了深入調查。

        我們發(fā)現(xiàn),龍峰村水溝、池塘、洼地和與其相連的稻田均有福壽螺(學名大瓶螺)孳生,且數(shù)量眾多。由于多年未開展滅鼠工作,村內老鼠密度極高,隨處可見老鼠吃剩的螺殼與排出的糞便。隨后,我們解剖了110只福壽螺,并檢查了 88份鼠糞,發(fā)現(xiàn)福壽螺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率為42.7%,老鼠為41%,且幼蟲極多。當?shù)鼐用窠?jīng)常下溝、下田捕螺,取其頭部肌肉與紅糟、咸菜混合煮吃,有的甚至還拿去販賣,居民中頭痛、頭暈者極為常見。

        福壽螺原產(chǎn)美洲,是水陸兩棲螺類,因可供食用,我國南方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自20世紀70年代起相繼引進。該螺食性雜、生長快、繁殖力強,在有些地方還成了公害,將農(nóng)民種植的空心菜等全部吃光。更為可怕的是,福壽螺可傳播廣州管圓線蟲病,尚未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認識“真兇” 確保健康

        對該起事件的“真兇”廣州管圓線蟲,一般人并不認識。廣州管圓線蟲屬人畜共患寄生蟲,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1986年前,我國大陸只發(fā)現(xiàn)3名感染者,且都是吃褐云瑪瑙螺引起的,近年發(fā)病人數(shù)有所增多,絕大多數(shù)與吃福壽螺有關,浙江省溫州市最多一次有70多人發(fā)病。

        廣州管圓線蟲是雌雄異體的寄生蟲,在老鼠腦部發(fā)育即將成熟后,移行至肺部血管交配產(chǎn)卵,每條雌蟲每天產(chǎn)卵7000~15000個。蟲卵在血管內經(jīng)6天左右的發(fā)育,卵內幼蟲開始成熟、孵出,并穿入肺泡,沿支氣管、氣管上升至咽部,隨吞咽進入消化道,再從糞便排出。帶蟲的糞便被福壽螺等吞食后,經(jīng)7~16天的發(fā)育,可成為感染性幼蟲。從老鼠吞食感染性幼蟲至糞便內可查出幼蟲的時間,一般需 42~45天。老鼠屬于廣州管圓線蟲的終末宿主,而陸生、水生螺類及蛞蝓等軟體動物,尤其是褐云瑪瑙螺、蛞蝓和日益增多的福壽螺屬其中間宿主。此外,蛙類、蛇類、魚蝦類、蟹類等屬于轉續(xù)宿主(吞食了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螺類或蛞蝓后,蟲體可在其體內長期生存,被適宜宿主吞食后繼續(xù)生長發(fā)育)。人生吃了這些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xù)宿主后,即可發(fā)病。

        廣州管圓線蟲主要侵犯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集中在腦部,其發(fā)病機制為蟲體移行及蟲體死亡所致的損傷及炎癥反應,可引起腦脊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因此,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炎病人,若有吃螺史,且病史、癥狀、體征符合,首先要考慮與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有關,然后進行病原檢查或流行病學調查予以佐證。一旦確診,要盡快接受殺蟲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至于殺蟲藥物,根據(jù)我們對感染鼠篩選結果,證實阿苯達唑等為目前有效的藥物,具有劑量小、療效高、副作用少等優(yōu)點。

        對廣州管圓線蟲,預防更為重要,要了解該蟲的傳播途徑與危害。盡管此蟲的宿主眾多,但只要自覺改變生吃或半生吃的不良飲食習慣,煮熟、煮透食物就可以殺死這種寄生蟲。特別在福壽螺和褐云瑪瑙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地方,禁止食用和出售福壽螺和褐云瑪瑙螺,并大范圍殺鼠滅鼠。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