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欠的背后 “暗藏玄機”
俗話說,“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忽視打哈欠這個細小動作,其實哈欠的背后“暗藏玄機”哦!
哈欠的背后 “暗藏玄機”
正常人在感到疲勞時,常打幾個哈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氣的吸入,可使人的疲勞暫時減輕。可是,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者,頻頻打哈欠,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先兆,應提高警惕。
大約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病的病人,在發(fā)病前一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頻出現(xiàn)打哈欠現(xiàn)象。其原因是老年人,特別是患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者,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管腔變窄,血管壁彈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減少,而大腦對氧氣十分敏感,僅占體重2%左右的大腦,卻消耗全身需氧量的25%左右,因此,當大腦缺血缺氧時,即引起哈欠頻頻。同時,打哈欠還可使胸腔內(nèi)壓力下降,上下腔靜脈回流心臟的血量增多,心臟的輸出血量增多,腦細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這種改善是暫時的,因此,頻頻哈欠常預示缺血性腦中風可能在近期發(fā)生。
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出現(xiàn)無誘因的頻繁哈欠,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yī)院檢查,在醫(yī)生指導下,對高血壓、高血脂等積極進行治療。飲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飲食,戒煙限酒,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以降低紅細胞、血小板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wěn)定,防止激動,并注意防寒保暖。這些都對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發(fā)生有積極作用。
仿生養(yǎng)生 大益身心
跟隨毛澤東多年的保健醫(yī)生86歲的王鶴濱、清華大學兩位83歲的教授夫妻、一位85歲的退休干部,和一位90歲高齡的普通工人。通過與他們的閑談,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談到與生物有關(guān)的一些養(yǎng)生方法,他們認為可貴、常用、易行、有效,通過歸納綜合,我名之為“仿生養(yǎng)生法”。其法如下:
日朗:太陽是明朗的。人們要效法它,使自己心靈的天空充滿光明,即便有時出現(xiàn)“陰云”,也要盡快驅(qū)散,別讓它在心中存留太久。
月靜:月亮是靜謐的。人的心境應以靜為主。要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不要讓世間那些繁雜的事物,擾亂了你寧靜的心。老子提倡“恬淡”,其實就是心靜。
柳柔:柳絲是輕柔的。即使在狂風暴雨中,也不失柔性。人的秉性應以柔和為主,做事多一些彈性。柔并不是軟弱,沒有骨氣,柔能克剛。人多一些柔情,多一些容忍謙讓,反而能化解許多不快,也會有助于身心健康。
松挺:松樹是挺拔的。無論風霜雪雨,它都傲然挺立。我們可效法松挺,挺直腰板,昂首挺胸,精氣上行,就會精神旺盛,充滿自信,神采飛揚。
石穩(wěn):石頭是穩(wěn)固的。人的心態(tài)要效法石穩(wěn),盡量不受心境、環(huán)境的左右,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以穩(wěn)定的情緒與心態(tài),直面人生與世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是日常的一舉一動,也都宜以穩(wěn)為妥,穩(wěn)能保持冷靜,防止激動,也有助于人的氣機通暢和心神愉悅。
龜欲:烏龜是長壽動物,它有兩大特性:龜息與龜欲。龜息,是呼吸極慢,吐故納新,有類導引氣功;龜欲,就是指欲望極低,烏龜一生雜食且量很少,極易知足。人也應降低自己的貪欲,人的最大欲望不是名利錢財,而是健康長壽,這是人類終生的企盼。
猴嘻:猴子是最活潑可愛的,它們的生活充滿嬉戲,一天無憂無慮,樂呵呵的。這就啟示我們,人的生活、心態(tài)、情緒,應該充滿喜樂,充滿童心。樂而忘憂,嘻可驅(qū)愁,過好每一天,這是很多長壽老人的養(yǎng)生秘訣。
蟻食:螞蟻身體小,進食就更少。人食不宜過多,味不宜厚;清淡為主,半飽即可,這樣會長久地保護好脾胃功能。
鶴舞:仙鶴體形修長,體態(tài)安詳,動作優(yōu)美,一展翅,一投足,姿態(tài)舒展,凝神聚氣,鶴舞動作中蘊含著很多養(yǎng)生道理。我們效其舞姿,應頗受益。
自然界中,萬物萬象,特性各異,可效之處,不勝枚舉。以上所舉,在于啟示朋友們,盡可能多看多思,多效多法,多悟多行,其中獲益必多。
改變生活方式能延壽
來自倫敦的羅森醫(yī)生表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行為和生活方式對你壽命的影響遠比基因要大得多。
喝奶可以增加7.2歲
牛奶是純天然的最有營養(yǎng)的抗衰老和補給身體的食品。牛奶能提供能量,使肌膚更有活力,減少疼痛,使過敏體質(zhì)得到改善,加速身體復原,振奮情緒。
唱贊歌可以增加2歲
早晨睜開眼,對你身邊的人大聲說:“你真美。”同時想一想外面的云、草地。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永遠在心里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經(jīng)常贊美別人的人能活得更健康。
常測血壓可以增加25.2歲
你可以買個血壓儀在家自測血壓,而不再像從前那樣跑到醫(yī)院里讓醫(yī)生測。就買那種最常見的腕式測壓儀,每月測一次。一個能擁有相對較低血壓(115/75)的人通常比那種血壓相對較高(140/90)的人多活25年。根據(jù)你的實際年齡,如果你的血壓過高,那就一定要想辦法降下來。加強的方法是:加強鍛煉,減少脂肪、鹽、酒的攝入量,而且不要玩那些過于驚險的游戲。
換只手做事克制火爆脾氣
如果你是個面對不順心的事,總愛發(fā)火或者忍不住會大聲咆哮的人。有個簡單方法或許能幫你控制住脾氣,那就是改變你慣常的用手習慣,即:若你是右撇子,請多用左手;若是左撇子則多用右手。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了這一點,研究者讓那些習慣用右手的人“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都改用左手,如用左手控制鼠標、攪拌咖啡或是開門等,左撇子則常用右手做這些事。
研究結(jié)果顯示,原來愛沖動的人,在試著使用非慣用手2周后,就能降低沖動行事的傾向,侵略性格也有所收斂。
一天吹牛三次可降低焦慮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超過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講一次大話,超過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過三次。對多數(shù)人來說,說大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這是為了顯示自我、增加自信、彌補心理落差。比如通過夸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獲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適當?shù)?ldquo;吹牛”能降低恐懼和焦慮,比如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就用“希特勒永遠造不出來能將麥克阿瑟炸掉的炸彈”等大話穩(wěn)定軍心。
但是,“吹牛上癮”的人,則要警惕是否有心理疾病作怪。比如躁狂癥早期,會導致精神亢奮、自我評價過高。
睡不夠傷血糖
據(jù)美國“近日醫(yī)學新聞網(wǎng)”報道,《糖尿病關(guān)愛》雜志刊登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一份報告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血糖升高,進而可能會增加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新研究負責人,費城兒童醫(yī)院兒科內(nèi)分泌學專家道里特·科倫博士表示,保持血糖穩(wěn)定,青少年的理想睡眠時間為7.5-8.5小時/晚,缺少睡眠會降低胰島素分泌量。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青少年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預防Ⅱ型糖尿病。
長期睡眠不足,每天睡不夠6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2倍。連續(xù)3天睡不好覺,降血糖效率會下降25%。失眠會對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控制形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代謝系統(tǒng)。
總結(jié):看了這么多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習慣的講究,是不是你自己也有這些呢?沒關(guān)系,從現(xiàn)在起改變一下下吧!(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7,作者:楊忠敏、何少初、明明、蒲昭和、郭建、陳宗倫,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