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忌口的食物
濕疹的治療一般根據病情,口服藥以抗過敏為主,輔之外用藥。濕疹與過敏有密切關系,因此找到過敏源是治療濕疹的關鍵。患者可以在醫(yī)院做敏源檢測,也可以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積極尋找可能引起發(fā)病或加重病情的原因,并注意避開這些因素。
病理病因
皮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機械性、化學性、真菌性、寄生蟲性、過敏性等因素:
1、機械性、項環(huán)擦傷、自體挫傷、搔抓引起外傷性皮炎、燙傷、凍傷、放射性損傷等。
2、化學性、化學洗浴劑涂擦刺激性藥物,膿性分泌物長期刺激。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須發(fā)癬菌。
3、寄生蟲性、如蠕形螨、疥螨、蟬、虱,蚤、血吸蟲、鉤蟲等。另外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均可導致皮炎的發(fā)生。
4、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jié)功能。
癥狀體征
患有皮炎的常見癥狀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皮膚出現(xiàn)片狀、條狀或不定形狀紅腫,有滲出時可有痂皮復蓋,當皮膚有損傷時可有糜爛或潰瘍出現(xiàn),局部有痛癢感。
2、當皮膚被大量炎性滲出物復蓋及慢性皮炎時,可見有皮膚被毛脫落。皮膚增厚,有皺裂。
3、患真菌性皮炎時,患部脫毛,局部有白色粉末狀結痂,痂下及周圍有紅色突起。
4、患寄生蟲性皮炎時,頭部、背部、腹部可見有發(fā)紅的疹狀小結,表面有黃色痂皮,并有脫毛現(xiàn)象和劇癢感。
中醫(yī)治療
⑴辨證論治
① 胎熱證
證候嬰兒期,皮疹常在兩頰發(fā)生紅斑,針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處,滲液干涸則結橘黃色痂皮,痂剝脫后又顯露出潮紅的糜爛面。舌質紅,苔少,指紋紫色。
治法清心導赤護陰止癢。
方藥方用三心導赤散加減。
② 濕熱證
證候兒童期,皮疹以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為多見,部分融合成片,輕度浸潤,并多集中在肘窩、腘窩等部位。自覺癢重,搔破滲血或滲液。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shù)。
治法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西醫(yī)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zhèn)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損消退后,最好能繼續(xù)用數(shù)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xiàn),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霉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盡快控制癥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huán)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濕疹偏方
1 用金銀花藤煮了水洗澡,用新鮮的花藤,洗了2次就好了。
2 用貝悅金盞花面霜,不要捂,幾天就好了
3.粳米粥治脾虛濕熱型濕疹
準備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將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人少量冰糖,作為晚間餐點食用,疹癢就會自愈。
4.地瓜水果粥改善濕疹
這款方子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先準備地瓜100克,蘋果、橘子各60克,葡萄干6克,檸檬汁少許,砂糖1大匙。然后把地瓜削皮切成1厘米厚的扇形;蘋果去皮去芯,切成1 厘米厚;橘子去薄皮備用。鍋中放入地瓜、蘋果、橘子和葡萄干、檸棣汁、砂糖、水2杯,煮到地瓜變軟即成。
濕疹不能吃什么:
1、忌致敏食物
如果在飲食方面發(fā)現(xiàn)有致敏的食物,如魚、蝦、蟹、牛肉、羊肉、雞、鴨、鵝、花粉等引起,應徹底禁忌這些食物,以免引起變態(tài)反應,導致寶寶濕疹復發(fā)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
不要吃蔥、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陰助陽,對濕疹是一種刺激,應該避免食用。
3、忌發(fā)濕、動血、動氣食物
中醫(yī)認為對皮膚濕疹的人來說,應該要忌吃發(fā)濕的食物,如竹筍、芋頭、牛肉、蔥、姜、梨、蒜、韭菜等;動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動氣的食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因為濕疹這一疾病容易復發(fā),所以常導致很多患者多次治療后失去了信心,轉而尋求諸如用薏米水、花椒水等一些民間偏方。對此,皮膚科專家表示,偏方治療存在個體差異,刺激性大的偏方請勿嘗試,因為濕疹最怕刺激。疹用花椒水浸泡,會因刺激使得局部炎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