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粥排毒養(yǎng)脾有助減肥
山藥是滋補佳品,山藥的功效與作用你了解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及維生素,中醫(yī)上更是認為山藥具有排毒養(yǎng)脾的功效。下面介紹幾款山藥的做法。健康飲食吃起來。
藥膳粥來幫忙 排毒養(yǎng)脾有助減肥
山藥粥
用料 鮮山藥100~20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將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與粳米同煮即可。
功效 山藥健脾止瀉,益腎補肺。此粥四季皆可食用,對于慢性腹瀉以脾胃虛弱者最為適宜。
香附山藥燜肉
用料 香附10克,山藥20克,瘦豬肉100克。
制法 將香附布包與山藥、瘦豬肉共入沙鍋,加水燜熟,去藥包、調(diào)味放溫即可食用。
功效 香附理氣解郁,疏肝止痛,山藥健脾益腎,瘦豬肉補脾和胃,合為疏肝解郁,健脾止痛,適用于肝郁脾虛腹瀉、脅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瘦身排毒飲
用料 苦瓜粉2匙,山藥粉1匙。
制法 將苦瓜粉、山藥粉放入杯中,用熱水沖泡,加入蜂蜜(或白糖)攪拌飲用。
山藥藥膳的功效
山藥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且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yǎng)、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苦瓜和山藥均有減肥、降血糖的功效,一起服用可增強減肥排毒效果。
山藥屬薯蕷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蕷的塊莖。
栽種者稱家山藥,野生者稱野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
因其營養(yǎng)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制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我國主產(chǎn)于河南省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qū)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切去根頭,洗凈,干燥。
中國栽培的山藥主要有普通的山藥和田薯兩大類。普通的山藥塊莖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腳板薯”,山西懷縣的懷山藥,江漢南城淮山藥最為有名。
山藥營養(yǎng)價值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2、滋腎益精: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yǎng)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zhì),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yǎng)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4、降低血糖:
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
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山藥具有鎮(zhèn)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適用人群
1、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用法用量
1、山藥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fā)黑。
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3、山藥質(zhì)地細膩,味道香甜,不過,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并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4、好的山藥外皮無傷,帶黏液,斷層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鮮炒,或曬干煎湯、煮粥。去皮食用,以免產(chǎn)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5、山藥鮮品多用于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注意事項
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
食用功效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不燥不膩;
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
山藥禁忌
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有實邪者忌食山藥。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
結(jié)語:山藥的做法大家都了解吧,山藥也是很好的補腎食物和排毒食物。這么多的功效還不快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