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加這幾味“中藥”健康又滋補
做飯加這幾味“中藥”健康又滋補
做飯加這幾味“中藥”健康又滋補
有幾樣藥食同源的食材既是烹飪好料,又是中藥佳品。平時不妨在飯里加幾味“中藥”,滋補又健康。
肉桂:溫中健胃、散寒通經(jīng)
肉桂是家庭中燉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調(diào)味品,在西方,會有用肉桂打成粉末加入咖啡、奶茶中調(diào)味。肉桂同時也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有記載的中藥食材。肉桂辛、甘、大熱,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絡等功效??梢杂糜诰徑庋ダ渫?、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痛經(jīng)等癥,一般人都可以食用,不過因其具有活血的作用,孕婦要慎服。
肉桂羊肉湯的做法:將6克肉桂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后,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和氣脹的作用。
薏苡仁:健脾止瀉
生薏仁,即我們常說的薏仁米,也是記載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的一味中藥。中醫(y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常與其他藥物配伍,治療水腫、脾虛泄瀉、風濕久痹等疾病。
薏米蓮子百合粥的做法:主食或甜點,加入薏米50克,蓮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爛,再與粳米50克同煮,然后加入適量紅糖(或蜂蜜)調(diào)味食用。有健脾祛濕,潤肺止瀉,健膚美容,治療面部痤瘡的作用。
白扁豆:健脾化濕、利肝去火
白扁豆全國各地都有產(chǎn),秋冬兩季多見。扁豆味甘,性微溫,有健脾化濕,利尿消腫,清肝明目等功效。在《千金方》中曾記錄有用白扁豆緩解暑濕的例子。其與香薷、厚樸等配伍,能治療數(shù)月貪涼引起的外感風寒。
白扁豆瘦肉湯作湯菜的做法:加入白扁豆50克、豬瘦肉200克,祛腥后用砂鍋燉煮,沸騰后食用,具有健脾化濕之功。該湯可推薦給小朋友食用,對于小兒脾虛泄瀉、消化不良、暑濕瀉下等癥狀都有很好療效。
八角: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八角是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調(diào)味品,它有獨特的芳香,味辛、甘,性溫,入肝、腎、脾、胃經(jīng)。中醫(yī)認為,藥膳里增加點八角能增強免疫力及預防流感。除此之外,八角還具有治療胃寒疼痛、胸腹脹滿、腎虛腰痛、干濕腳氣等癥的作用。
黃芪八角魚片的做法:取魚肉片500g,黃芪15克,八角5克,青椒絲少許為食材。黃芪、八角略洗煎汁備用,將魚片去腥味處理后加黃芪八角汁少許略腌,然后下鍋炒一下,放入少許青椒絲翻炒,即可做出具有陰陽雙補,益氣溫胃作用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