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位于南美洲,不是個島國,境內(nèi)卻有個小島,受歡迎程度比日本、英國,甚至美國最繁華城市紐約還受歡迎!
這個島嶼地處加勒比海,總面積僅為0.012平方公里,全境卻有1250余人、超過90戶人家定居,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相當(dāng)于美國紐約曼哈頓的4倍。圣克魯斯島是它的名字。該島嶼上面建滿了建筑物,除了一所學(xué)校、一個飯館和兩家商店外,剩下的全是供人居住的房子,這放在任何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都屬于違章搭建。

別看圣克魯斯島如此受歡迎,就覺得居民們在島上居住是有利可圖。事實上,圣克魯斯島居民們生活條件極差,島上既沒有淡水,又沒有電力,還沒有任何物資,居民們根本做不到自給自足,那他們怎么生存的呢?據(jù)悉,當(dāng)?shù)鼐用竦臀镔Y靠哥倫比亞海軍軍艦運輸,大概每21天可以得到一次補充,發(fā)電靠全島唯一一臺發(fā)電機,它每日只工作5個小時,其他時間概不供電。

如果有人生病了,圣克魯斯島上是沒有醫(yī)院和醫(yī)生的,必須等軍艦來臨,才能回大陸治病,而若有人不幸身亡,由于島上用地緊張,并沒有墓地供他入土為安,同樣要等軍艦運輸至其他地方下葬,簡單來說就是死了人沒地埋。所幸因為圣克魯斯島“人口密度世界第一”噱頭,全球有不少吃飽了沒事干的旅客到此旅游,體驗一把島上生活,而他們一待就是三個禮拜,等軍艦來了才能走,所以島上居民依靠旅游經(jīng)濟(jì),勉強可以糊口度日。

既然條件這么差,為何圣克魯斯島居民非要聚集在小島上?原因得從150年前說起:
19世紀(jì)70年代初,一群來自哥倫比亞的漁民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圣克魯斯島,他們當(dāng)晚在島上過了一夜,醒來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擺脫了加勒比海最為兇猛動物侵襲,這座島上竟完全沒有蚊子!這個發(fā)現(xiàn)令漁民們驚喜,回家后立馬有人將全家老小接到了圣克魯斯島上定居。后來圣克魯斯島上沒蚊子消息不脛而走,越來越多人搬來島上生活,久而久之導(dǎo)致小島不堪重負(fù),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島嶼。由此不難感受到,活動于加勒比海的漁民們,對蚊子這種動物多么深痛惡絕,以及加勒比海蚊子多么兇猛。

歷經(jīng)150余年,圣克魯斯島上居民們早已互相熟悉,他們多為漁民們后代,其實就算不依靠旅游業(yè)也餓不死,但因為有旅游收入,每個居民都過的很愜意,每日走鄰居、拉家常、聚會是必做的消遣時光事情。最關(guān)鍵的是,圣克魯斯島上犯罪事件已經(jīng)杜絕,連個小偷也沒有,大家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偷東西被抓,想想都很尷尬,肯定會被全島的人笑話!所以只管享受歡樂時光就完事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