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不像其它蔬菜一樣可以大棚人工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莼菜在水中繁殖長大,受季節(jié)的控制。那么,莼菜什么時節(jié)有?莼菜什么時候采摘?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莼菜什么時候采摘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莼菜簡介
莼菜(學名: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性喜溫暖,適宜于清水池生長。由地下葡萄莖萌發(fā)須根和葉片,并發(fā)出4-6個分枝,形成叢生狀水中莖,再生分枝。深綠色橢圓形葉子互生,長約6至10厘米,每節(jié)1-2片,浮生在水面或潛在水中,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物質(zhì)。夏季抽生花莖,開暗紅色小花。
嫩葉可供食用,莼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莼菜含有豐富的膠質(zhì)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常食莼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主產(chǎn)于中國浙江、江蘇兩省太湖流域和湖北省,4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采摘帶有卷葉的嫩梢。

莼菜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兩性,須根系,主要分布在10-15cm土層;根狀莖具葉及匍匐枝,后者在節(jié)部生根,并生具葉枝條及其它匍匐枝。葉橢圓狀矩圓形,長3.5-6厘米,寬5-10厘米,下面藍綠色,兩面無毛,從葉脈處皺縮;葉柄長25-40厘米,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直徑1-2厘米,暗紫色;花梗長6-10厘米;萼片及花瓣條形,長1-1.5厘米,先端圓鈍;花藥條形,約長4毫 米;心皮條形,具微柔毛。堅果矩圓卵形,有3個或更多成熟心皮;種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莼菜什么時節(jié)有
太湖莼菜從明末清初開始人工栽培,生長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莖開始萌芽生長。在這個時節(jié)采摘的莼菜嫩片稱為“春莼菜”;“立夏”之后,氣溫上升,莼菜生長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稱為“秋莼菜”。目前,以東冊財團湖區(qū)和西冊消夏灣的莼菜產(chǎn)量最多。每年夏秋,那里大片地布滿了一簇簇莼菜,連綿數(shù)華里,仿佛給碧清如鏡的太湖湖面繡上了翠綠的“花邊”,美不勝收。
莼菜什么時候采摘
莼菜又名水葵、露葵馬蹄菜、菁菜、水荷葉等,屬睡蓮科的一種水草。主要分布于黃河以南的池沼湖泊中,以西湖莼菜最為著名。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葉食用,是一種地方名菜,古人所謂"莼鱸風味"中國的"莼",就是指的莼菜,口感肥美滑嫩,并且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維生素B12等營養(yǎng)成分,深得人們喜愛。
由莼菜做成的湯或羹格外鮮美,被列為杭州名菜,據(jù)說乾隆皇帝多次南巡杭州,每次都要以西湖莼菜做羹食用!盎M蘇堤柳滿煙,采藥時值艷陽天!贝号ㄩ_是采摘莼萊的最好季節(jié)。莼菜的收獲期很長,從每年四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可每隔兩三天來摘一次,七月份產(chǎn)量最高。

莼菜是哪里的特產(chǎn)
生于池塘湖沼。嫩莖葉作蔬菜。中國黃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慶市石柱縣所有沼澤池塘都有生長,在江蘇的太湖(還是“太湖八仙”之一),蘇北的高寶湖,尤其以湖北省利川市福寶山莼菜出口韓國、日本等國。杭州的西湖和雷波縣的馬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慶石柱縣黃水鎮(zhèn)等地生產(chǎn)的莼菜聞名于世。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葉食用,是一種地方名菜,古人所謂"莼鱸風味"中的"莼",就是指的這個菜,亦作藥用。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