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了,好多家里都已經(jīng)開始包粽子了,有些朋友比較的喜歡吃甜粽子。那么包粽子什么時候加糖?包粽子什么時候放糖?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包粽子加糖時間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粽子簡介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xiàn),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jié)慶食物。食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咸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包粽子什么時候加糖
因為糯米本身就帶有甜味,所以包粽子的過程中不需要加糖,包好后依據(jù)個人口味可以蘸白砂糖食用。

粽子怎么包
1、包之前頭一天把干馬蓮用水泡上(可承受更大的拉力),包之前兩個小時將紅棗用涼水泡上備用。再將鮮粽葉用水煮大約10分鐘后洗凈泡在干凈水中,待用。
2、先用勺把漂浮在江米水面上的一層發(fā)酵物(沫)撇干凈,注意不要弄到米里,然后將水澄出,再用干凈充足的自來水將米淘4—5遍以上(此過程注意不要用勺子用力攪動,否則米易碎),除去發(fā)酵味,將米放入水中,隨包隨撈。
3、取2—3片粽葉,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寬很長的粽葉,2片也可以。
4、將粽葉旋轉(zhuǎn),在l/3處折成漏斗圓錐形,一定要用手握好。
5、在漏斗中舀入江米,放入一半江米時,放入1個紅棗(加棗不是為了吃棗,而是為了出味,也可在最底部放一顆棗,米就不會漏出來了,然后放糯米,中間再放一個),再用其余的江米填滿,用手或淋水將江米壓實,也可以到鍋里的水沉一下。
6、接著將上端多余的兩片粽葉(粽葉尖端)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后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縫隙。
7、用馬蓮(馬蓮出味,最好不用繩子)環(huán)繞粽子數(shù)圈,將粽子緊緊裹住,并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捆得不夠結(jié)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粽子怎么煮好吃
1、將包好的所有粽子放入大鋁鍋(大鍋),加水,水量以粽子煮熟后還淹過粽子為宜(防止缺少水分,中途可添加開水)。可在粽子上面放上洗好的雞蛋一起煮。
2、開始加熱,加熱到開鍋后,;5—10分鐘,目的是為了讓米粘化粘在一起,再加熱時米不會從粽葉中溢出。
3、小火繼續(xù)加熱約1小時,再;10—20分鐘后,小火繼續(xù)加熱約1小時,粽子即熟。時間長一點,煮出的粽子味道濃郁。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