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一般在秋季采收,種植如同土豆一樣以塊莖培植。那么,洋姜什么時候種植?洋姜不能與什么同食?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洋姜什么時候種植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洋姜簡介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又名洋姜,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宿根性草本植物。原產(chǎn)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后傳入中國。秋季開花,長有黃色的小盤花,形如菊,生產(chǎn)上一般用塊莖繁殖,其地下塊莖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曬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莖也可加工作飼料。其塊莖或莖葉入藥具有利水除濕,清熱涼血,益胃和中之功效。 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1)作蔬菜食用
①鮮塊莖可素炒,或與肉絲共炒,香脆可口。
②腌漬:菊芋50千克,洗凈去雜,放入瓦缸內(nèi),放一層菊芋撒鹽,用鹽量為9千克,放好后倒入適量清水。一天后倒缸一次,以后兩天倒缸一次,約15天后可食用。風味可口,可作佐餐小菜,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療效。
(2)作雜糧、飼料或提取淀粉、制酒精等,地上莖也可加工作飼料。
藥用價值
藥用提取菊糖,供治療糖尿病用。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食療方面還可用菊芋塊莖100克,洗凈切碎,大米100克淘洗干凈,加水適量同煮成粥,調(diào)入食鹽、香油后食用。適用于糖尿病、浮腫、小便不利者。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洋姜對血糖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
研究顯示,洋姜中含有一種與人類胰腺里內(nèi)生胰島素結(jié)構(gòu)非常近似的物質(zhì),當尿中出現(xiàn)尿糖時,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說明有降低血糖作用。當人出現(xiàn)低血糖時,食用洋姜后同樣能夠得到緩解。
洋姜什么時候種植
洋姜播種于春季進行。穴播或溝播。種植株行距為50厘米見方。植穴挖松土壤施基肥后播種,但基肥不宜過多。播種深度約10厘米。播后覆土平穴。
菊芋,別名洋姜、鬼子姜,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菊芋以地下塊莖供食。我市各地有零星栽培,菊芋的塊莖中含豐富的菊糖,為果糖多聚物質(zhì),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栽培粗放,有發(fā)展前景。
1、植物學特征莖直立,株高2——3米。扁圓形,有不規(guī)則突起,地下塊莖是不規(guī)則的多球形、紡錘形,皮紅、黃或白色。品種按塊莖的皮色而分。葉基部對生,莖上部互生,長卵圓形,先端尖,葉面粗糙,葉背有柔毛,邊緣具鋸齒,綠色。葉柄上有狹翅。頭狀花序多個,生于枝端,黃色,外圍舌狀花,不易結(jié)實,管狀花黃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個具毛的扁芒。
2、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菊芋性喜稍清涼而干燥的氣候,耐寒、耐旱,塊莖在0——6℃時萌動,8——l0℃出苗,由于菊芋的地下塊莖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發(fā)新株,故常被誤認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溫。在18——22℃,日照12小時的條件下,有利于塊莖的形成。塊莖能在25——30℃的凍土層內(nèi)安全越冬。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很強,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產(chǎn)量。
洋姜不能與什么同食
洋姜不能和雞蛋一起吃
關(guān)于洋姜有一個傳統(tǒng)的說法,那就是洋姜不能和雞蛋一起吃,一起吃了輕者腹痛腹瀉,重著危及生命,但是至今為止也沒有科學的依據(jù)說明為什么會食物中毒,也沒有證明它們兩個是不是相克,單從營養(yǎng)成分上說,洋姜含有較多的果糖及果聚糖,雞蛋含有的是蛋白質(zhì)和膽固醇,這幾種成分并沒有產(chǎn)生相克的可能,由此可見雞蛋不能和洋姜一起吃純屬于瞎編亂造,不可信。
洋姜不能和狗肉一起吃
從食物的屬性上說洋姜屬于寒涼性食物,狗肉屬于熱性食物,兩種一起吃是有點不搭,說是會引起腹瀉,因此,這兩種食物最好不要引起吃。

洋姜不宜與兔肉一起吃
兔肉從食物屬性上說是屬于涼性食物,而洋姜也是屬于涼性食物,這兩種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脾胃虛寒,引起腹瀉,尤其是體質(zhì)偏寒的人跟不適合一起食用這兩種食物,會加重寒性體質(zhì)。
哪些人不能吃洋姜
凡有皮膚瘙癢性疾病、患有眼疾者少食或慎食洋姜。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