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胃口變差當心大限將至!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老人的胃口與死亡率存在聯(lián)系:胃口不好的老人死亡來得更早。因此,研究人員提醒,胃口有問題的老人要引起足夠重視。
研究人員對1258名70―82歲的老年病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從事該項研究的丹尼特?沙哈博士表示,在排除了老人健康狀況、身體活動量、人口學特征、營養(yǎng)等影響因素后,研究發(fā)現(xiàn),胃口改善后,老年病人的死亡風險有所降低。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養(yǎng)生學教授楊力認為,胃是身體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也是人體能量的發(fā)源地。所謂“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更是點出胃乃健康之本。
胃雖然是消化系統(tǒng)的重要器官,是生命從自然界獲取營養(yǎng)的重要場所,但它還是重要的內(nèi)分泌器官和免疫器官。研究表明,胃腸道存在著多種能分泌肽類的內(nèi)分泌細胞,其總數(shù)超過體內(nèi)其他內(nèi)分泌腺的分泌細胞總和。分泌細胞的分泌物質,在保證胃腸本身消化與吸收功能的同時,還參與和調節(jié)著全身幾乎所有系統(tǒng)或器官的功能活動。因此胃出問題,會引發(fā)老人多器官紊亂,出現(xiàn)多種臨床癥狀,甚至誘發(fā)死亡。
臨床上,老年患病者的飲食習慣也常常成為醫(yī)生評估其病情惡化或死亡風險的重要參數(shù),也為家人提供了“預警”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身體器官開始衰老,保持一個好胃口就顯得非常重要。
楊力建議,一是細嚼慢咽,充分地利用唾液咀嚼食物,慢慢吞咽,減輕胃的負擔,利于營養(yǎng)吸收。二是飲食規(guī)律,定時定量。三是以軟為主。一些比較有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它們最難消化。四是少吃多餐,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楊力還提醒說,對于患胃病的老人,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長期吃藥有副作用,而胃病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治愈,只能靠“養(yǎng)”,從生活習慣的改變中獲得。
腸胃調理方法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后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chǎn)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并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后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nèi),不可能產(chǎn)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鐘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癥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
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后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饅頭可以養(yǎng)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4、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
5、豆奶雖好,但為寒性,牛奶也為寒性,胃病的人應盡量少食或不食。
6、有胃病的人飯后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后不宜工作。
7、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yī),中醫(yī)的良方對于養(yǎng)胃特別有效。
8、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yǎng)”,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yǎng)胃食物,不過對于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