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口無是非定律:
在婆家傳遞是非,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婆家人的關系,往往是血緣關系,而你和婆家人的關系并沒有血緣,疏不間親,這是常理。因而,兄弟姐妹,上下之間有了矛盾,話說到你面前,你得善于開解,不能褒貶是非,甚至為人強出頭。你把家人都當親人,回避這種是非,是明智之舉。家庭內(nèi)部矛盾,需要化解而不是加深。
7、體貼疼人定律:
婆媳關系一般,沒有特別的矛盾,但也沒有特別的不好處,這種有基礎的婆媳關系,要升華一下的話,只需要對婆婆多體貼,知道疼婆婆,那么婆婆的心就會完全向著你,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兒女都會好。在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中,兒媳的作用不可小瞧,往往融通上下左右,因為男主外,女主內(nèi),而主內(nèi)的婆婆和媳婦關系融洽,整個后方力量就強大了,家和萬事興,婆媳關系融洽,就是一大家人的福分。
8、綿里藏針定律:
面對挑剔的婆婆,你平常都一忍再忍,但總難入婆婆的法眼,那你就不妨在綿里藏上一根針,扎了讓人痛,但又不致于造成大的傷害,甚至只是讓對方感到鋒芒所在,而反省是不是自己做得過了。從此在說話做事上,有所收斂。這種綿里藏針的辦法,需要一點點智商,需要一點點勇氣,又不致于將婆媳關系惡化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只是用一種委婉的態(tài)度,給婆婆一點告誡和提醒,甚至有時可以是看似溫和又讓人說不出口的“威懾”。
9、團結(jié)多數(shù)定律:
對于蠻不講理的惡婆婆,你做出千般討好的努力,都軟化不了她。你心好,她就說你想討好;你體貼,她說你有所企圖,這種狀況讓你想當個好媳婦,下跪都做不到。這樣的婆婆,在家中是不可能得到公認的。作為媳婦,可以團結(jié)家庭中的大多數(shù),孤立婆婆這個少數(shù),當她發(fā)現(xiàn)全家人的態(tài)度都傾向你時,才有服軟的可能。只有她軟下來,這婆媳關系,才可相安無事。
10、夾縫逃逸定律:
再好的媳婦,誤入自身帶有諸多夾縫的環(huán)境,都會受傷,或是受到擠壓,有憋悶之感。在這種情況下,有時逼著你去做個惡媳婦。如果你不愿意活在夾縫中,更不愿讓婆媳及家庭關系,弄得更緊張,甚至更有害,那就得選擇一種逃逸的辦法。分家、出外單住,或是搬走,不在夾縫中了,婆媳關系也就不再緊張了。比如,公公好色,對媳婦有企圖,婆婆出于嫉妒,也要把不滿的怒火引向媳婦。又比如,婆家兄弟姐妹間關系緊張,那你嫁到婆家,也就承繼了這種矛盾。這種夾縫往往是你改變不了的,因而三十六計走為上。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