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在寶寶身上的怪象 你肯定不知道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可在育兒這件事上,老人的話有時候還真的不能盲目聽信,老一輩口口相傳的東西不一定全是對的,而且還可能錯得離譜。
尤其是當寶寶發(fā)生一些看似異常、棘手的問題時,本就手忙腳亂的年輕爸媽們更加不知所措了,情急之下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一不小心坑了娃也是常有的事。
下面小編就簡單來說說寶寶身上有可能會發(fā)生的幾種“奇怪”現(xiàn)象,育兒常識學起來,才不至于在茫然之時干出傻事。
一、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xiàn)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
每個剛出生的寶寶幾乎都會出現(xiàn)黃疸現(xiàn)象,民間一直流傳的“喝葡萄糖水退黃”實在不靠譜,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血糖代謝。純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黃疸可持續(xù)2-3個月,這種情況屬于母乳性黃疸,對寶寶沒有影響。有人說要“暫停母乳”或者吃退黃藥,還有人說要給寶寶喝水退黃,這些做法純屬多此一舉。
總之,只要不是嚴重黃疸(出生一周后嬰兒黃疸指數(shù)<;17mg/dl),且不是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狀態(tài),媽媽們就不必多擔心,一般不需治療,積極喂哺,安心靜待痊愈就好了。
二、粟粒疹
不少新生寶寶臉上、鼻子上會冒出一些如針尖般大小的白色或者黃色小丘疹,這叫新生兒粟粒疹。與汗毛孔未開但皮脂腺已開始分泌有關,這是一種良性皮疹,既不會感染也不需任何治療,一般幾個月后會逐漸消失。
寶寶出現(xiàn)粟粒疹千萬不要用手去擠,這樣很容易引起局部感染;也不能隨意涂抹藥膏,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三、鸛吻紋
很多寶寶后頸、眉間、眼皮會有粉紅色斑或紅血絲,這種紅斑很有可能是鸛吻紋。是因為寶寶皮膚表層過多的毛細血管堆積造成的,在他們哭鬧、發(fā)熱、洗澡后,血管就會充盈,斑塊就會變得更紅、更明顯。這種斑塊不會給寶寶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不需任何治療,一般都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而逐漸變淡、消失,大部分鸛吻紋在孩子2-3歲內(nèi)會自行消退,個別長在頸背的鸛吻痕可持續(xù)更長時間甚至終生。
四、打嗝、打噴嚏、喉嚨“有痰”
當還未滿月的小寶寶總是打噴嚏,作為新手媽媽的你是不是會很擔心呢?難道是寶寶感冒了嗎?可是看起來并不像生病了呀?其實,寶寶并沒有感冒,而是他的呼吸系統(tǒng)可能有些羊水和過多黏液,為了清理這些東西,他們天生就具有一種防御反射:打噴嚏。
寶寶不僅出生后會打嗝,有些甚至出生前就開始打嗝了。這是因為寶寶狼吞虎咽喝奶時空氣進入到胃中,所以導致打嗝。媽媽們總是擔心寶寶打嗝會不舒服,其實真是多慮了,寶寶可并不會覺得這是困擾。一般并不需要處理,如果您真的擔心,那就讓寶寶喝幾口奶吧,這樣就不會打嗝了。
有些小寶寶在睡覺和喝奶的時候喉嚨會發(fā)出“呼哧呼哧”類似有痰的聲音,除此外并沒有別的異常,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喉軟骨軟化造成的。其實并不是真的有痰,而是因為小嬰兒喉軟骨相對較軟,呼吸和吞咽時擺動發(fā)出類似有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