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藥物能導致不育癥?預防不育癥的方法
不孕癥是指性生活正常的夫妻,經過長期的同居生活但沒有懷孕,具體講是由于精子或卵子形成障礙,不能結合著床的情況。不育癥是指有過妊娠經歷,但因流產、早產或死產而未能生育正常嬰兒的情況。是指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后,未能發(fā)育成長為胎兒并正常分娩成活的狀況。
由于生理疾病、精神因素、生活因素和不良性生活等多種原因都可造成婚后不育,因此預防婚后不育,也應從以下多方面入手。
1、婚前檢查:這是確保生育和優(yōu)生優(yōu)育的第一關。如果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男女一方或雙方生殖器官有先天畸形、疾病或影響生育的內分泌失調、結核病等全身性其他疾病,就應治好病再結婚,以免婚后不育。
2、積極防治生殖器官炎癥:男女雙方生殖器的多種炎癥是造成不育的常見原因。無論是平時的保健、經期衛(wèi)生、夫妻房事、避孕措施、人工流產或作婦科檢查等,都應預防生殖器感染。一旦發(fā)現(xiàn)生殖器感染,要及早治療,以免留下不育的后遺癥。
3、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各種不良的精神因素,如長期的緊張、抑郁、焦慮、煩悶、恐懼,都會使男女性機能失調,容易導致不育。而一旦解除緊張等不良精神因素,很快會受孕的例子并非少見。
4、消除不良生活因素:如嗜煙酗酒,亂服用藥品(尤其是安眠藥和雌、雄性激素等),是誘發(fā)婚后不育及胎兒畸形和自然流產的原因之一。男女雙方都應戒煙少飲酒,不亂吃藥。
5、掌握好同房受孕時機:育齡婦女一般每月只排一次卵,其生存時間也只有2-3天。只有抓住這個時機同房,才容易受孕。如果夫婦雙方生育功能正常,女方月經周期也正常,可以在月經周期的第11-17天,每隔1日進行1次性生活,即在排卵期過性生活,以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機會。房事后,女方還應墊高臀部,繼續(xù)臥30分鐘以上,使精子有充分時間進入輸卵管。而且同房后女方也不急于排尿,以防精液流出。有的夫婦盼子心切,性生活過于頻繁,認為可以增加受孕機會。其實,這樣做不僅有害健康,還會降低精子質量,反而不利于受孕。
會導致不育癥的藥物
鎮(zhèn)靜劑
應用巴比妥類藥物后,出現(xiàn)性欲下降、陽痿等。
麻醉劑
從對吸毒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吸食鴉片或海洛因后可明顯抑制性功能,精子的生成亦受抑制,還可出現(xiàn)射精延遲或不射精,特別是服用海洛因以后,上述現(xiàn)象更加明顯。
雄激素和雌激素
在許多男科疾病的治療中,雄激素的應用較廣泛,但長期、過量地應用雄激素后,將會抑制下丘腦-垂體-睪丸軸而使精子生成減少導致不育。另外,在應用雌激素治療時,如長期大量應用亦可使男性性欲迅速消退,最終可出現(xiàn)陽痿而影響生育。
抗胃酸藥
最常用的有甲氰咪胍(商品名泰胃美)、雷尼替丁等。
中藥
雷公藤、樟腦、麝香等。
治療腫瘤的化學藥物
絕大多數(shù)的化療藥物有導致男性不育的副作用。如環(huán)磷酰胺,該藥可破壞睪丸的生精細胞,使睪丸生精功能下降,如果在青春期或青春期用藥可致睪丸萎縮。
抗高血壓藥物
這一類藥物主要的副作用為降低患者性欲,可導致射精困難,甚至不射精。如甲基多巴、呱乙啶可引起陽痿和射精困難等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