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哪些烹飪壞習慣影響孩子健康
媽媽們會給寶寶細心準備每一頓餐飯,而且必定營養(yǎng)充足、美味可口。但是,有沒有留意烹飪時有一些壞習慣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話,那么寶寶一定能在媽媽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1、把油加熱到冒煙。
大部分烹調油加熱到冒煙后,不僅口感變差,還會被分解,其中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劑成分也被破壞,并形成有害健康的化合物。因此,加熱時,只要看到鍋中的油開始發(fā)出微光后就可以放心烹飪了。
2、過度翻炒食物。
過度翻炒會讓食物無法被充分加熱,欠缺特有的滋味,還會將一鍋美味菜肴變成雜碎糊糊。
3、鍋中食材放得過滿。
這樣反而會延緩烹飪速度,讓食材變得軟而黏。如果一道菜肴需要嫩煎,食材裝得過多會導致它們散發(fā)出大量水汽,使其喪失脆嫩口感。同樣的,鍋中放的肉太多會讓鍋內溫度迅速下降,導致粘鍋和烹飪時間過長。最佳措施是根據(jù)食材的軟硬程度和質地分批烹飪。
4、烤肉剛出爐就切。
烤肉出爐后應該在熱環(huán)境下靜置一會兒,讓肉組織松弛。否則切時會出現(xiàn)大量血水,影響美觀和口感。
5、洗完生肉不清洗水池。
沖洗生肉時水池會受到生肉中細菌的污染,很有可能引發(fā)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6、用高溫加熱不粘鍋。
高溫會使不粘鍋內壁以煙霧的形式釋放出有毒物質,引發(fā)肝臟受損和生長發(fā)育功能問題。所以,使用平底鍋烹飪前一定要調低溫度。
7、在不粘鍋中用金屬器具攪拌。
金屬器具會把不粘鍋表面刮破,讓其內壁的全氟化碳進入消化道,對健康造成危害。用不粘鍋烹飪時,最好用木質鍋鏟。
8、直接用食品攪拌機攪拌很熱的液體。
這種做法很有可能讓高溫液體四處迸濺。如果在攪拌時移開食品攪拌機頂端的瓶塞,用折疊的紙巾或毛巾蓋住瓶口,就能有效預防。
9、將耐熱玻璃制成的餐盤放進烤箱。
雖然耐熱玻璃能直接在爐火上加熱,但仍然無法承受烤箱的溫度,高溫會使它破碎。
10、過度攪拌面糊。
這樣會讓面粉變成面筋,做出的點心口感很硬。最好輕柔攪拌,直到面糊的顏色均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