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遼之戰(zhàn)背景 宋金聯(lián)盟 約定共同出兵滅遼
遼朝后期,契丹貴族日趨腐化。建國之前,女真人一直為遼契丹人所壓迫。後來完顏阿骨打成功於1115年統(tǒng)一女真各部,建立能與遼抗衡的金朝。金朝屢屢戰(zhàn)勝遼朝,因此與宋聯(lián)盟,聯(lián)合宋朝滅掉遼朝。
金朝先攻下遼的黃龍府,1120年再攻打臨潢府,1121年攻占遼陽府,1122年再攻下大定府,1124年攻陷析津府及大同府,1125年俘遼天祚帝,成功消滅遼國。
天慶五年(1115年)正月,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建元收國,都上京會寧府(今阿城南),阿骨打即金太祖。當年秋,阿骨打率金兵奪取遼重鎮(zhèn)黃龍府(今吉林農(nóng)安)。遼天祚帝親率七十萬大軍前往討伐,后因內(nèi)部不穩(wěn),急忙撤退。至護步答岡(今黑龍江五??h西)被金兵打得大敗,死者相枕百余里。遼從此元氣大傷,無力與金相抗。金收國二年(1116年)到天輔四年(1120年),又先后攻占了遼的東京和上京,基本上控制了今東北地區(qū)。金國在建立之初,是一個奴隸制國家。阿骨打比較注意緩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重用一些漢化很深的渤海人做謀士,因此金吸收了先進的漢文化,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了女真文,國力日益強盛。
金連勝遼軍的消息傳至北宋,宋朝君臣想乘機滅遼,收回幽云地區(qū)。宋徽宗數(shù)次派使臣泛海出使金國,終于在宣和二年(1120年)與金締結(jié)盟約,規(guī)定:宋金兩國地位平等;宋金夾擊遼,長城以北的中京由金攻取,長城以南的燕京(即南京,今北京)由宋攻取;滅遼后,燕云地區(qū)歸宋,西京之地待拿獲天祚帝后給宋(平、營、灤諸州的歸屬未定);宋給遼的歲幣轉(zhuǎn)送金國。這件事史稱“海上之盟”。